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敬有禮 新聞詳情
這場杭州的“記憶工程”你參加了嗎?有人捐出了700張城中村老照片
發佈時間 | 2023-11-23 15:10:13    

   建築是一個城市的載體,也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符號。如果説城市也有記憶,那麼城建檔案就是城市發展的真實歷史記錄,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

  11月22日上午,一場關於杭州城市發展的“記憶工程”啟動——由杭州市建委主辦、杭州市城建檔案館承辦的“杭州城建記憶工程”啟動儀式暨檔案資料捐贈儀式在杭州城市建設陳列館隆重舉行。來自市建委、市檔案館、市城建檔案館及捐贈代表20余人參加活動。

  如何更好留住杭州“城建記憶”?不妨來先聽一聽捐贈者的心聲。

  捐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1990年,我聽説杭州要在2000年以前完成在舊城改造工程,杭州大部分老街老巷老屋都要被拆掉,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用照片的形式把它們留存下來……”

  杭師大退休教授劉曉偉從90年代初就開始拍攝杭州的老街巷,用二十餘年的時間走遍杭州的大街小巷,親自拍攝了許多老巷珍貴的影像。這次捐贈,他精心挑選出了100張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像是大井巷、大馬弄、德勝巷……很多都是杭州著名老街巷的珍貴老照片。

  他忍不住向記者介紹起來,“這些民居都是瓦房,最怕下雨,怕漏。這種房子現在都變成了嶄新的住宅小區,居民們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了。”

  用他自己的説法,這些照片都是他的大半生的心血,在90年代初那個當時工資還很低的年代,每個月要從工資裏掏出來一部分來買膠捲,還要洗照片,就是一筆大開銷,“光一次的沖印費就要四五十。”

  要捐獻出來,劉曉偉心裏也是很捨不得的。不過之前拍攝過程中的一次經歷深深觸動了他,他決定,捐!

       捐贈333.jpg

  劉曉偉捐出的大眾巷舊照片

  “有一次,我在拍攝時忘了給拍攝好的照片備註街名,後面整理的時候,已經分不清是范家鎮上的哪條街了。後來,我重新到這個地方,正好有幾位五六十歲的當地人正在街頭聊天,拿著照片問他們這幾條街是哪,結果才過去三四年時間,從小在那裏長大的當地人也已經不記得了。”這次經歷深深震撼了他,他從來沒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會以如此驚人的速度消失在集體記憶中。

  “無論你原先生活在哪,出生在哪,既然選擇了在杭州生活學習工作,那麼這座城市的過去就跟你有關,這座城市的未來也和你有關,而一個城市的記憶,有時也需要用一種物化的方式留存下來,杭州這些歷史街巷老照片能捐給城建檔案館,能讓更多人看到,杭州的新老市民可以通過這扇窗口了解杭州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從而對杭州有一種認同感、歸屬感和一種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的責任感。” 劉曉偉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成為城市發展史的補充

  如果要問從今年7月份以來開展的檔案資料徵集活動中,收到的第一份社會捐贈檔案是什麼?答案可能讓人意想不到——當時小學6年級的小朋友陳奕堯捐贈了一本《錢江二橋》書籍,該書詳細記錄了杭州錢江二橋的建橋歷程和施工技藝,是杭州跨江橋梁建設檔案的有效補充。

  這本書是陳奕堯小朋友從舊書攤上收集來的,在新聞上看到徵集活動的消息後,平時就熱愛歷史建築的陳奕堯覺得這本書很有價值,到了城建檔案館捐贈了這本舊書。

  提起這件事,陳奕堯媽媽很為兒子自豪,“他很有保護傳承歷史文化的意識。”

  市民姚偉新則有意識地把手中的相機對準杭州逐漸消逝的“城中村”。他説,自己在老家德清搞過史料,對史料照片有收集意識。

  2017年,杭州的城中村五堡開始徵遷。住在九堡的他第一時間就趕到了五堡拍攝,幾年下來,他光五堡就拍了幾千張照片。此後,他繼續拍攝了四十來個“城中村”,用獨特的視角記錄了杭州城市變遷,此次他向市城建檔案館捐贈城中村題材攝影照片700余張,屬於捐贈“大戶”。

  “市城建檔案館看了照片覺得很有用,我很高興。”他説。

  最近,他還在拍攝七堡老街的新面貌,打算跟舊照片來個新舊對比。“七堡老街,舊時有‘水陸碼頭小上海’之稱。原來是杭州城東最熱鬧、最繁華的老街,杭州第一輛通城郊的公交車就是通到七堡老街的。”

  不過他發現,七堡老街的地鐵站現在叫做紅普南路站,“如果沒有人記錄,以後的年輕人可能不會知道這裡曾經有過這麼一條老街,有過這麼段歷史。”

  活動將長期開展

  除了市民們捐贈的老照片、舊書籍,這次收到的社會捐贈檔案中還包括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朱炳仁捐贈的珍貴檔案。兩位大師作為城市建設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的科研成就、創作理念及優秀作品是杭州城建記憶的重要內容。對於此次徵集活動,大師及其團隊給予極大的支援和配合,記錄並捐贈了寶貴的口述和實物檔案。

  杭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館長楊赟告訴記者,這批大師的口述檔案非常寶貴,除了這兩位大師,他們還將陸續記錄其他大師和金牌工匠,以及建築行業內部的頂尖技術人才。

  “像程泰寧院士,杭州地標之一黃龍飯店的建築主體設計就是由他來完成的,作為親歷者,他對設計細節依然歷歷在目,把這些記憶保存下來很有必要,對行業內的年輕人來説,可以親身感受老一代設計師們對工作的熱情和理念,也很有激勵作用。”

  此外,市城建檔案館通過與杭州市檔案館、杭州博物館等單位館際共用方式,收藏進館了一批與杭州城市建設相關的新老圖片,極大豐富了檔案館藏。城建檔案館還與在杭高校合作,通過國外大學圖書館、基金會等渠道蒐集到了與杭州建築相關的海外照片檔案800余份。

  據了解,“杭州城建記憶工程”將是一個長期項目。

  “今年只是開始,市城建檔案館將持續開展“杭州城建記憶工程”和城建檔案徵集工作,記錄杭州城建發展的“生命史”,保存杭州城市歷史文脈,助推杭州打造文化繁榮、精神富有的一流歷史文化名城。歡迎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楊館長説。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陳穎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