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敬有禮 新聞詳情
杭州亞殘運會火炬手王淵鵬:終於拿到屬於自己的“桂冠”
發佈時間 | 2023-10-19 15:23:33    

   桂冠,是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火炬的名字。

  亞殘運會火種抵杭之後,今天(10月19日)在淳安千島湖畔再次亮相,亞殘運會火炬傳遞從這裡開始。第36棒火炬手、杭州殘疾人書法家王淵鵬也見到了他心心唸唸的“桂冠”。

亞殘1.jpg

  王淵鵬在火炬傳遞現場 潮新聞記者 徐彥 攝

  上一棒火炬手左膝微曲,王淵鵬輪椅上固定的火炬被點燃,由志願者推著前進。

  他的手拿不穩火炬,卻能拿穩毛筆,在紙上一筆一劃寫下了“桂冠”二字,這二字伴隨著火炬形象設計宣傳圖,鐫入千萬人的腦海裏。

  這是王淵鵬第一次來淳安,他覺得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第一次到淳安,就來擔任火炬手,我特別榮幸,也覺得特別有紀念意義。”

  “這是杭州亞殘運會同款,是我寫的”

  重陽將至。幾天前,王淵鵬、張秀英夫妻倆坐在杭州余杭的家裏,準備即將要送給70歲以上老人們的書法禮物。

亞殘2.jpg

  王淵鵬(右)和張秀英在家裏。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王淵鵬坐在輪椅裏,等張秀英把筆遞給他後,用嘴咬緊筆梢,再擱放至右手上。食指和小拇指一側,中指和無名指一側。看起來不太穩定的握筆方式,卻牢牢地將毛筆固定在手上,寫字力度均衡,筆鋒遒勁有力。

  寫上一兩個字,王淵鵬就説一句:“拉走。”配合多年,他一説,張秀英就能將書法紙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方便他寫下一個字。

  夫妻倆有説有笑,一幅幅字流淌筆下,不一會兒,就寫完了半箱卷軸,詞典也快要不夠用了。他陷入思考:“接下來寫個什麼呢?”

  “不如寫個桂冠吧。”為杭州亞殘運會寫下的原作已被組委會拿走,記者不免好奇那幅墨寶的寫法。

  “這個好!如果哪位老人家拿到了這幅字,我就告訴他,這是杭州亞殘運會同款,是我寫的。”王淵鵬樂得瞇起了眼,仿佛已經料想到對方的欣喜。

  濃墨寫橫,輕筆畫豎,“桂冠”落在紅紙上,不禁讓人遙想當時情形——他也是這樣握筆凝神,寫了一遍又一遍,張阿姨一旁看著,和他討論寫得好不好……

亞殘3.jpg

  10月16日,王淵鵬書寫的“桂冠”。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最初,杭州亞殘運會火炬名稱書法徵集期間,他受邀寫下“滿隴桂雨 冠軍之夢”。被簡化成“桂冠”後,他又在一週的時間內,用正草隸篆等多種字體寫好。

  直到火炬發佈,才知道自己的字被錄用了,他萬分激動,“我能夠和鏖戰賽場的運動員們一樣,參與到亞殘運會中。”

  從一個癱在床上的少年,到聞名遐邇的書法家“江南殘子”,這個“桂冠”,用來寄語運動員,也可以用來送給王淵鵬自己——奪取人生“桂冠”的這條路,他走得並不容易。

  “我走了30多年,才走到這一步”

  幼年癱瘓,被迫輟學在家養病,床上一躺就是十多年,這些是王淵鵬曾經的人生。他有過頹唐時刻,也有奮勇抗爭的毅力。

  年過半百再回首,他卻對這份缺陷有所感激。“如果沒有殘疾,我現在可能和村裏很多同齡人一樣,在開拖拉機,不可能自學書法。”

  王淵鵬得到了一些物質幫助,也獲得過許多精神支援。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裏唯一一份報紙,會被送來他的床前;生産隊唯一一台電視機,就安裝在他家附近,方便父親背起少年王淵鵬去看電視。

  為了謀生,他想過很多出路——先學中醫,《黃帝內經》都背完了,因自己沒法號脈、針灸而作罷;又學了幾年法律,也因不能考證而放棄。

  學習書法,最初也是他選擇謀生手段之一。

亞殘4.jpg

  王淵鵬的小楷作品。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王淵鵬覺得,自己寫得最好的字體是小楷。小楷需要手部的活動空間少一些,這在他能力範圍之內。

  其實,擅長小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費紙、不費墨。甚至更小的時候,他用的墨水還是父親鏟下鍋灰兌了水。

  “那時候條件不好,寫小楷的話,手機那麼大的紙也能寫,一天幾滴墨就夠了。要是寫大字,我一天要浪費多少紙多少墨啊!”

  他不記得賣出的第一幅作品寫了什麼,只記得當時的心酸,“給人家寫,五分錢一個字。”

  如今,王淵鵬的書法作品不愁沒有出路,他的部分作品被浙江省博物館等收藏,也有企業會主動到府求作品。靠著書法,他在老家宅基地上蓋了一棟小洋樓。

  他説:“第一你要用作品來説話,第二你要用人品來説話。我走了30多年,才走到這一步。”

亞殘5.jpg

  王淵鵬家中的書櫃。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兩個字總結前半生,是“活·該”

  “那天老婆問我怎麼總結我的前半生,我用了兩個字,你猜是什麼?”王淵鵬給記者賣了個關子。

  知足?堅強?……聽到這些詞,他都搖了搖頭。

  “是‘活該’。”話還沒説完,他們就忍俊不禁。怎麼會是“活該”呢?面對記者的疑惑,王淵鵬解釋道,兩個字中間應該加個點號——活·該。

  “光説‘活該’沒意思。”他説,“先活著,再應該。活著,就應該做很多事情。不是要埋怨,而是有努力、有接受、有擔當、有奉獻,這才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活”得越來越暢快的王淵鵬,覺得自己“該”奉獻了。

亞殘6.jpg

  張秀英(右)為王淵鵬送人的書法作品蓋章。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現在不像以前缺衣少米,殘障人士在社會保障體系下也能吃好穿暖。他覺得,當下殘障人士志願服務項目中,最需要的更多是給予精神支援,帶著他們見識並融入社會。

  王淵鵬組織的愛心公益群裏有將近300人,日常有書法教學、活動組織等志願活動。其中一部分也來到了杭州亞殘運會火炬接力的現場,為他加油助威。

  在他所住的村莊,鄉間小路電線桿上都挂著亞運宣傳條幅,融入這場盛大賽事,他也樂在其中。“雖然我因為身體原因,不能直接參與體育競技,但是背後的文化活動,我一直在參與。”

  早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前,被街頭巷尾的亞運宣傳標語説得心癢癢的他們,就已去過奧體中心,“搶鮮”感受賽會風采;

  今年春天,為了迎亞運,感受運動氛圍,他們帶著100多名殘障人士去余杭徑山登高,大巴車開上去後,志願者們抬的抬、背的背,大家一塊兒登頂祈福;

  7月,杭州亞殘運會各代表團收到了王淵鵬的書法禮品;不久前的杭州亞運會期間,他也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為完賽回程的運動員們寫下“錢塘自古繁華”等杭州相關書法作品,讓他們帶走一份關於杭州風情、關於中國文化的美好回憶……

  他覺得,不是要有錢有閒才能做公益,有心就行。

  “去年發行的一首新歌就叫《活該》。”聽到記者的介紹,張秀英立刻在手機搜索,夫妻倆認真聽著這首歌。

  “成年人總要有個交代……”第一句歌詞剛唱響,王淵鵬立馬點頭:“對,就是這樣,成年人應該要有個交代,給自己也好,給別人也是。”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徐婷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