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西湖邊,這支警隊服務群眾愛創新
發佈時間 | 2024-03-15 15:53:11    

   手機.jpg

        圖為民警正在為群眾打撈落水的手機。馮少駿攝

  眼下的西湖,草長鶯飛,遊人如織。為了做好安全保障,53歲的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水上派出所民警劉西建每天都很忙碌。“我主要負責三潭印月島的安全,別看島不大,沿湖一圈也就960米,進入春季旅遊旺季,雙休日遊客能有2萬人次。”老劉説,除了秩序維護、諮詢求助等,他們常常需要幫助遊客打撈掉進湖裏的個人物品。

  説話間,一名年輕姑娘跑過來,看表情劉西建便知道,定是又有東西落水了。拿出5米長的打撈桿,老劉調好桿上的攝像頭和螢幕,隨後將其伸進湖中。不到10秒,老劉就熟練地將姑娘掉進湖裏的手機夾了上來,順便又向圍觀群眾做了些反詐提醒。

  這打撈桿少説也有10多年了,杭州人對它並不陌生。打撈桿産自水上派出所的景安警務創新工作室。在這個不到10平方米的工作室裏,墻上挂著七八台無人機、遠端控制器,工作臺上則擺滿了各種電路板、電線、鑷子、螺絲刀等工具。就是這個小小的工作室,已經成功拿到8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最初的幾代打撈桿長度固定,只能在較淺水域使用;後來我們設計出能伸縮的桿子,更方便打撈。”劉西建説。

  桿子能伸縮後,新的問題又擺在眼前——不斷伸縮會導致內部連桿結構變松,最終影響前端的夾取功能。水上派出所副所長樓海鋒回憶,去年春節的一天,他們足足花了半個多小時,才把一名遊客掉進湖裏的手機夾上來。

  後來,經過他們團隊的不斷摸索,創新研發的“棘輪收放裝置”解決了這個問題。樓海鋒介紹,隨著不斷迭代升級,現在這根打撈桿打撈物品的成功率達到95%。

  “大家自費買材料、自學手工課,有想法就實驗,有問題就商量,還研發了攜帶型救生圈等産品。”樓海鋒説,“我們集思廣益,把警務創新的好點子應用到為民服務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來源:人民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