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杭州開啟“速凍”模式 他們在寒流中溫暖守護
發佈時間 | 2024-01-26 14:49:22    

   冷凍.png

       1月22日,國網杭州市臨安區供電公司線路巡視人員巡視山區用電線路設備 吳忱 攝

  1月22日一早,杭州人的微信朋友圈就被“2024年的第一場雪”刷了屏,與之相伴的是不斷降低的氣溫:杭州氣象臺15時20分發佈低溫橙色預警信號,並預計杭州主城區氣溫將低至-4℃至-5℃,山區氣溫-5℃至-7℃。“速凍”模式下,家門口的路是否依然通暢安全、重要的公共設施會不會出現故障,格外令人牽掛。

  22日早晨不到6時,在海拔850多米的臨安區龍崗鎮玉山村,“義務觀冰員”邵中林匆匆走出家門。去年起,村裏通往山頂的35千伏輸電線路成了他的守護對象。“21日傍晚開始下雪,一直沒停。如果電線鐵塔上起冰起凍,就有可能影響通電,我要第一時間反饋現場情況給電力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

  雪後路難行,這條巡邏路線單程要走兩個小時,邵中林邊走邊拍照,給“班長”陳露發去資訊。同一時間,整個臨安山區有49名像邵中林一樣的“義務觀冰員”。雪越大,天越冷,他們越不能休息。“我們就是線路運作人員的‘眼睛’和‘腳’,萬一有情況,有‘義務觀冰員’通報,他們也能早點趕過來處理。”邵中林説。

  與邵中林一樣,以“動”制“凍”的身影遍佈杭城。從21日晚到記者發稿時,杭州城管部門出動道路、橋梁、隧道等保障隊伍10237人次,開啟“線上+線下”全天候無縫巡邏模式,對各類公共設施進行巡查,及時做好除冰保障。

  設備和道路需“防凍”,人更需要關愛。22日一早,建德市航頭鎮羅源村志願服務隊隊長黃芳帶著9名隊員出發了。他們兵分多路,分別走訪獨居和行動不便的老人。

  “注意保暖,能不出門就不要出門。”“烤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除了關心和提醒,這一次,他們還為老人“帶”來了愛心餐。中午時分,在84歲的獨居老人寧德成家中,黃芳和隊員們“就地取材”,做了南瓜炒肉片、炒青菜。“沒想到還能吃上現成的午飯,幸好有你們!”寧德成説。

  而在上城區閘弄口街道的天城路上,20余家商鋪在門口貼出了“暖心熱水免費提供”“免費熱飯”等告示,並早早擺出了熱水、薑茶,這些都是為戶外工作者們準備的。

  臨近中午,環衛工人王秀燕走進一家便利店,她領了一杯薑茶,又用店家提供的微波爐加熱了午餐。不一會兒,又有兩位送外賣的小哥在店裏歇腳。“這麼冷的天,能吃上熱乎飯菜、喝上熱乎茶水,身上一下就有勁了。”王秀燕説。

  暖心的並不只有一條街,杭州多條道路的沿街商鋪都在風雪中及時“供暖”,除了提供免費熱飲之外,還準備了暖寶寶、應急藥品等物資,溫暖寒風中的趕路人。

  寒潮之下,民生保障最重要。在杭州城北的勾莊蔬菜批發交易市場,記者看到,白蘿蔔、大白菜、香蔥等應季蔬菜堆成了小山。

  “為了應對寒潮,我們前兩天就增加了20%左右的進貨量。所以這次寒潮影響不大,蔬菜的價格甚至比前幾天還便宜。”來自山東的菜商陳霞表示。該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如果部分菜品出現短缺,市場可以從周邊快速配貨,保障市民的“菜籃子”不受影響。

  雪雖然停了,但據杭州市氣象臺預計,最冷的時間段將會出現在1月23日和24日,可能會有嚴重冰凍。

  22日17時許,杭州已將抗雪防凍應急響應提升為四級,要求相關部門及時清除路面積雪和除冰,做好能源保供和民生保障工作。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張夢月 王柯宇 楊漸 通訊員 王思思 胡瀟雯 董倩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