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這份溫情從桐廬送出 傳向千里之外
發佈時間 | 2024-01-26 14:44:44    

   1月23日中午12點30分,經過4個半小時的採集,一袋247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從浙江某醫院出發被送往千里之外,為一名血液病患兒送去“生的希望”。捐出這袋“救命血”的,是來自杭州市桐廬縣的童維立,他是浙江省第988例幹細胞捐獻者,也是杭州2024年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赴約”當天上午,記者在浙江省某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裏見到了正在進行幹細胞採集的童維立。冬日的陽光落在窗戶上,照得整間病房明亮又溫馨,童維立安靜地躺在病床上,一台血細胞分離機在他邊上高速運轉,將他體內的血液抽離出來後,再輸送回去。

        獻血.jpg

  2023年12月的一個普通下午,正在上班的童維立突然接到桐廬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童老師,你的配型成功了!”電話那頭的聲音難掩激動。童維立剛開始還有些發懵,但很快便反應了過來,是他當初許下的那個“生命之約”有消息了。

  2020年,童維立在單位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中,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血樣入庫志願者。談到當時的初衷,童維立説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在部隊當兵的時候是‘為人民服務’,當時看到這個捐贈活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句話,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血液可以幫助到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從被通知入選初篩到高度配型成功,再到正式捐獻,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向童維立詳細講解了捐獻的注意事項,也詢問過他多次,是否願意參加幹細胞捐獻。童維立的每一次回答都十分堅定,他説:“能夠匹配成功,用我的血液去幫助一個有需要的人,這是一種生命的緣分,也是我在成為志願者那天就許下的約定。”

  長達四個半小時的採集過程中,除了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外,童維立的妻子方紅妍也一直陪在他身邊。中途,7歲的女兒打來視頻電話,看到爸爸兩條手臂上都插著針管,女兒在視頻裏貼心地給他“吹吹”打氣,跟他説:“爸爸,加油!”

  在剛得知丈夫要去捐獻幹細胞時,方紅妍的心裏也有過“嘀咕”,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經過童維立的詳細講解後,她就放下了顧慮,開始全力支援丈夫。她告訴記者,這幾天,兩個孩子在家都特別乖,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爸爸是去“救人”了。

  今年36歲的童維立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孩子們眼中的他是運動達人,還愛跑步、愛鍛鍊,更愛“幫助人”。在工作之餘,童維立經常會去參加縣裏的一些救援活動,從水上救援到進山尋找走失的驢友,很多的救援現場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同時,他還是桐廬馬拉松比賽的忠實粉絲,“桐馬”舉辦以來,每年他都會報名參加。因為身體素質好,童維立的整個捐獻過程進行的非常順利,提取環節更是十分高效,讓參與採集工作的醫護人員紛紛“點讚”。

  記者從桐廬縣紅十字會了解到,童維立是桐廬縣第六位成功參與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HLA高分辨配型相合的概率不到十萬分之一,像童維立這樣三年時間便接到配型通知的志願者,實屬“少數”。

  桐廬縣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胡飛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大概340多萬,而在申請的患者、需要配型的患者有將近十二、三萬人,但是因為“配型”成功率非常低,真正能夠幸運地配對成功的不到兩萬人,還有十幾萬患者還在漫長的等待過程當中。

  當前,桐廬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登記的志願者已經超過1500余名,為了呼籲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隊伍中,桐廬縣紅十字會每年都會通過紅十字日、世界急救日,以及平時的一些急救培訓,深入到鄉鎮、企業、大學開展造血幹細胞的宣傳。

  “漫長的等待”需要更多愛的助力。胡飛説:“志願者的隊伍越來越龐大,血液病患者生的希望就更大,所以我們也希望、並積極倡導我們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夠加入到我們的志願者的隊伍當中,為這些需要幫助的血液病患者帶去更多‘生的希望’。”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潮新聞 共用聯盟·桐廬 汪曉池 通訊員 鄭瑤雯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