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寧波這位醫生説:我對這片土地的感情不一樣
發佈時間 | 2024-01-05 15:08:33    

   每天上下班來回80公里,風雨無阻;為了讓住得遠的村民看病時可以少走路,她還把診室搬到村民家門口裏……46歲的王紅依是鄞州區鹹祥中心衛生院蘆浦衛生室的村醫,黝黑的皮膚是她紮根基層守護村民健康的最好見證。

  帶上一箱藥和一筐零錢

  她每週把診室搬到村民家門口

  每週五下午,是王紅依把診室搬到蘆浦自然村開診的時間。中午12點左右,她就帶上滿滿一箱常用藥品以及提前兌好的一大袋零錢,早早到崗。

  “農村老人十點半就吃好中飯了,不能讓他們等我。”蘆浦村有5個自然村,村衛生室就設在5個自然村的中間,其他幾個村子的村民就醫都挺方便,只有蘆浦自然村的村民走到衛生室要2公里左右。為了免去老人們的奔波,從幾年前開始,王紅依主動在每週五下午把診室搬到老人家門口。

  從中午12點到下午4點,王紅依在蘆浦自然村接診了50多位老人,一間七八平方米的臨時小診室被不斷前來的老人擠得滿滿噹噹。配藥、測血壓、解釋醫保政策,都是王紅依日常的主要工作內容。

  “血壓好的啊?那我怎麼頭痛病又犯了?”65歲的張阿姨不解地問。“最近是不是又在賺鈔票?只要不做了就會好。”原來,張阿姨接了在家零配件組裝的散活,整天低頭幹活導致神經壓迫造成偏頭痛。王紅依一眼識破,勸她要保養好身體。

  81歲的林爺爺拿著一疊空藥盒放在王紅依面前,要續配慢性病藥物。老人不識字,日常卻要吃3種藥。為了不搞混,王紅依為老人在藥盒上做了不同的標記:圓圈代表感冒藥,打鉤代表降壓藥,三角形就是胃藥。

  除了常規的診療、配藥以外,王紅依還需要第一時間為老人提供急症的轉診服務。獨居老人杜阿婆今年80歲,房顫多年,是王紅依的重點病人之一。今年7月的一天,正好是週五,老人起床後出現頭暈、嘔吐,稍作休息後沒有大礙,就沒在意。午飯時分,她突然不會走路了,摔倒在地。

  正逢此時王紅依來村裏坐診,她判斷杜阿婆的症狀與腦梗十分相符,立即聯繫了阿婆的家人,將她送往市級醫院。經診斷,老人被確診為腦梗。好在送醫及時還在時間窗內,醫生進行溶栓治療後,杜阿婆的症狀當晚就得到緩解,4天后出院回家。王紅依又為其申請了家庭病床,這樣可以按時到府巡診,有針對性地為阿婆開展各項治療、護理、用藥等後續醫療服務,既促進了阿婆的康復,又減輕了阿婆家的經濟和人力負擔。

  十年間每天來回80公里

  黑黢黢的皮膚是歲月給她的勳章

  2010年,33歲的王紅依從中心城區一家衛生院入職鹹祥中心衛生院。3年後,她服從安排到鹹祥鎮最偏遠的蘆浦村衛生室工作。這意味著,住在鄞州中心區的她每天上下班要來回80公里,路上花費一個半小時。“那時候小女兒還不到一歲,大女兒也才上幼兒園,我每天6點多就要出門……但我是土生土長的鹹祥人,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和別人不一樣。”

  蘆浦村常住人口大約300多人,年齡都在60歲以上,70歲以上的佔80%。當年,衛生站還是一間破瓦房,連廁所都沒有。從沿海公路通往村裏的小道人煙稀少,尤其冬季白天短,王紅依硬著頭皮一個人摸黑上下班,經常被突然躥出來的野貓野狗嚇出一身冷汗。但不管條件多艱苦,她都堅持到崗,哪怕颱風天,她也會換乘多條公交線路後,渾身濕透趕到村裏。

  一眨眼便是十年。

  如今,王紅依早已摸熟每位老人的家,也對老人的病情和生活習慣瞭如指掌,成了村裏每位老人最信任的“眾家囡”。她的皮膚因為海風和日曬變得黑黢黢,這,就是歲月給她的勳章。

  慢病管理工作做得紮實

  村民們的並發癥明顯減少

  “這十年來,在王紅依醫生的細心管理下,轄區老人由於慢性病導致嚴重並發癥的病例明顯降低。”鹹祥中心衛生院副院長汪麗娜説,這都要歸功於王紅依日常嚴格落實慢病管理,如今她負責的村子常住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高達95%。

  每年的體檢季都是王紅依一年中比較忙碌的階段,她要挨個通知為老人們約好時間。體檢結果出來後,她還會仔仔細細將每份體檢報告讀透。如果有異常,就為老人預約好下鄉坐診的醫共體專家。

  到上級醫院培訓時,她會將日常診療中遇到的問題一一請教專科醫生,無時無刻不將老人揣在心裏。同時她還主動到府給臥病在床的村民進行體檢,心電圖、量血壓、抽血等項目一樣不少。

  有空的時候,老人都喜歡去衛生室聊天,王紅依就趁這種機會春風化雨般地開展健康科普,內容細緻到“打幾圈牌後應該站起來換座位”“隔多久吃一次鹹菜腌蘿蔔”“降溫了多加件背心”……老人們都説,她比親女兒還貼心。

  “老人離不開我,我也放不下他們。”王紅依説,雖然村裏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少,但只要有需要,她願意繼續堅守在這裡。

來源:甬派客戶端    | 撰稿:記者 陸麒雯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