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三年撿到50多萬元財物 臨安這群人選擇這樣做
發佈時間 | 2023-12-04 14:16:57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浙江農林大學後勤服務中心物業管理部裏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近三年的工作中撿到的物品及現金總價值超過了50萬元。

  在浙江農林大學東湖校區1號教學樓,學校後勤服務中心的教室管理員易春花正和同事像往常一樣,對教室的多媒體設備、桌椅等進行檢查,兩人分工合作,仔細巡查每一排課桌,確保不錯過學生落下的物品。

  大學校園裏,學生在教室不小心遺失手機等各類貴重物品十分常見。上週末,易春花就在課後打掃時發現了學生落下的裝有3500元現金的背包。

  “這些孩子都是大學生,他們也沒有收入,就像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的,他們掉了東西肯定是很心急的。”易春花第一時間尋找背包裏是否有失主的資訊,“我們馬上去查了課程表,看看是什麼班級,然後一步步聯繫過去,找到學生還給他們。”

  易春花表示,自己在這個崗位已經幹了17年了,撿到師生遺失物品的事情時有發生,雖然自己一個月收入不到3000元,但是在撿到貴重物品及現金時,第一反應就是希望能馬上找到失主。

  她説,自己身邊的同事都碰到過類似事情,但是大家一直把“拾金不昧”這一傳統美德謹記在心,同時也遵守自己的職業道德,為學校師生做好服務工作。

  “我和同事的日常工作就是這樣,我們也一直這樣做,因為我們是搞服務的,為師生提供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宗旨。”易春花説。

  有了像易春花這樣的拾金不昧的服務人員,校園環境也更令人安心。

  “後勤阿姨看到學生落下的東西,都會放在值班室或者交到學校服務大廳,學生只要及時去服務大廳,大概率都會找到。這些物品,大都是保潔阿姨撿到上交的。”浙江農林大學學生周琪説,有一次他把筆記型電腦放在教室裏忘記了,後來就是在學校服務大廳找到的。

  “這對我們來説其實都是小事情,把我們撿到的線索公佈出去,學生們很快就會來拿,看到他們開心,我們也感到開心。” 同為教室管理員的潘春亞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浙江農林大學後勤的教室管理員、保潔阿姨們已先後撿到手機、筆記型電腦、耳機、銀行卡、身份證等物品,以及大量現金,總價值超過了50萬元。

  “撿到東西對員工來説其實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這些遺失物對師生來説,可能是很重要的。”浙江農林大學後勤服務中心物業服務部經理魏明説,“很多學生也通過這些事情,跟我們的保潔阿姨建立了比較親近的關係,在學習工作當中,遇到一些好的事情會來跟我們員工分享,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跟我們員工訴説,我們員工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給他們一些引導,真正起到了一種服務育人的效果。”

來源:臨安發佈    | 撰稿:辛文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