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推動“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
發佈時間 | 2023-06-16 09:36:26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禮儀是宣示價值觀、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當前,浙江省正在推進“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這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是邁向共同富裕偉大征程的時代續寫,它具有深沉的歷史厚度、走在前列的創新力度和豐裕的人文溫度。

  “浙江有禮”意在知禮重禮

  “禮”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從古至今,對“禮”就有“倫理規範與典章制度”合一的傳統觀、錢穆先生的“準則觀”、郭齊勇先生的“系統觀”、“緣飾化了的”社會“生活觀”等不同理解,也有在此基礎上延伸拓展的外延多樣、內涵豐富的禮育、禮教、禮治、禮秩、禮制、禮遇、禮儀、禮俗等。總的來説,“禮”是人在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文化建構,是規範人們言行、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治理、展現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和手段。浙江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深厚,“有禮”一直是浙江人引以為傲的文化基因。對中華優秀“禮文化”與“有禮”浙江傳統的時代性繼承以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推動“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的重要歷史基礎。“浙風十禮”在“浙禮”中看見文明中國,是時代賦予浙江文明新實踐走在前列的歷史使命。

  “浙江有禮”貴在“文明的實踐”

  “以人為中心的實踐”——這是馬克思文明觀的核心要義,也是“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的理論指南。馬克思文明觀始終建構在唯物史觀之上,為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提供科學的構想和方法論指導。“浙江有禮”要以“文明的實踐”為中心,確立三大維度:第一,人的物質實踐構成文明産生的根本動力。浙江省之所以能夠成為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物質生産的快速發展和發達的生産力是強大的基礎,這是根本動力;第二,人的發展程度展現了文明進步的歷史性和複雜性。文明實踐過程必然會存在各種矛盾和問題,我們應在馬克思文明觀的指導下,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抓住文明發展與“人之有禮”的主要矛盾,處理好戰略和策略之間的關係;第三,人的全面發展彰顯文明發展的價值關懷。人類文明新形態中,浙江文明實踐要從社會整體發展的高度,更加注重社會發展內生性和精神創造力的解放,注重對人的精神文化性的培育,使每個人成為自覺的主體。

  “浙江有禮”要在“人的現代化”

  浙江有禮的價值內核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這是一個西方學者于20世紀中葉提出的“舊命題”,也是今日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直面的“真問題”。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認為,現代社會要有效地發揮作用,人們必須具備某種品質、態度和價值觀念。他通過跨文化研究概括了個人現代性12個方面特徵,特別強調了四點:參與性公民、個人效能感強、高度獨立性和認知彈性大。總的來説,“人的現代化”是現代化的本質,將貫穿中國現代化全過程。以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為集中體現的“人的素質的現代化”是“人的現代化”的根本表現。“浙江有禮”文明新實踐,要集中回答精神文明建設在何種程度、以何種導向和方式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並以文明新實踐推動人的觀念、素質、能力、行為的現代化發展,為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浙江有禮”重在“省域新探索”

  精神文明建設既要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做法,也要立足本省的創新實踐;既要有省級的頂層設計,也要有市縣各地的探索推進。“浙江有禮”要努力實現四個提升:經驗型向科學型提升。超越從經驗、體驗角度的實踐方式,遵循文明“生成與發展、統一與多樣、活力與秩序”的基本規律,科學確定“路線圖”、精準制定“任務書”、合理繪好“時間表”,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精神文明高地;形式化向內涵化提升。“有禮”本身具有形式化、儀式化的要素,但實踐中還是應該從內涵性、具象化入手,從人的需求入手。了解人民群眾需要的主次性、多樣性,設計有禮載體、豐富活動內容,防止文明實踐活動的泛化、虛化與形式化;部門化向社會化提升。省域文明新實踐既關乎行為準則與道德修養的個體性養成,更聚焦社會面貌與文明風尚的整體性提升。它不是單個部門的“專題事”,而是關於全社會的“大家事”。要將積極倡導和有效治理結合起來,加大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強化法律法規保障作用,可以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文明要求轉化為法律規範,推動“浙江有禮”成為綜合施策、全員關注的標誌性成果;運動式向生成式提升。文明實踐最終都是潤物無聲、言傳身教的價值熏染和發人深省的價值內化,最終落化為一種自主自覺意識。因此,在方法選擇上,要以工作的常態化抵禦“雨過地皮濕”“活動一陣風”現象,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落細落小;以工作的生活化延伸空間、凝聚主體、匯聚資源,使文明理念具備可感知的對象、載體與形態;以工作的生動化豐富群眾的文明實踐體驗,將“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做得更加“有意思”“有趣味”。

來源:中工網    | 撰稿:張彥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