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2億多用戶在B站觀看科技類視頻 科普UP主這樣焐熱冷知識
發佈時間 | 2023-06-01 09:14:07    

   5月20日至31日是浙江省科技活動周。近日,圍繞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的一系列科普活動火熱開展。其實在網路端,已涌現出大批科普博主。嗶哩嗶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睿近日表示,過去一年,平臺上116萬名科技類UP主創作了1482萬條科技類視頻,吸引了2億多用戶觀看。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打開‘著名學習網站’嗶哩嗶哩網站(簡稱B站),奇怪的知識增加了一噸。”以二次元文化發家的B站,在站內開闢了知識內容分區,科技內容成為最受歡迎的品類之一。

  日前,記者與3名擁有百萬粉絲的科普博主聊了聊,他們在B站做科普是怎樣的體驗?我們從中又能得到哪些經驗與啟發?

  “野生”知識

  對B站上的科普視頻,許多網友的評價是“好玩又野”。

  記者採訪的3名科普博主也都是“野生的”,此前都不是專職科普工作者。

  “硬核拆解”賬號運營者謝先生原先在一家通訊公司工作,平時喜歡收藏各種工具和器械。他拆過超聲波手術刀、公交車的報站器,還組裝過充電寶。

  “硬核拆解”,創作內容如其名,夠硬。密集的知識輸出,拆解全過程不加修飾地原始呈現,十分“簡單粗暴”。謝先生説:“其實拆東西就是我的愛好,從家用電器到黑科技産品,沒事兒就拆,隨手發佈在B站上,沒想到有這麼多人喜歡看。”

  這些粉絲裏有相關行業的設計人員、工程師,也有機械愛好者,甚至還有四年級的小學生發來私信。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奇怪問題,比如加油機為什麼能在滿油後自動停止工作?會“咬人”的鱷魚小玩具有沒有機理可循?

  看似無厘頭的內容,其實涉及物理、化學、機械工程等學科的知識。也許你對物理避之不及,也讀不懂動力學,但化解成這樣的通俗問題,誰都想一探究竟。

  很多問題,把機器一拆,答案也就一覽無余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種知識的‘野生感’越強越有吸引力。”謝先生説,“視頻的收藏量很高,許多網友説把我的主頁當作了一個小型知識庫。動動手能幫大家解答一點疑惑,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

  我們可以看到,網站正在顛覆我們以往對於科普的定義。科學知識不僅僅停留在教科書裏,生活中的各種奇思妙想都可以深挖、延展和解釋。

  破壁出圈

  不同次元間,是有“壁”的。

  更別説帶著向來高深、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入場。為此,科普區的博主下足了功夫。

  許多在B站“沖浪”的網友都聽説過專注科普小眾、冷門的古生物科學知識的UP主“芳斯塔芙”,這是英文“fun stuff”的音譯,意思是有趣的東西。在這名UP主的視頻裏,笑點與知識點齊飛,人稱“文案鬼才”。

  第一支原創視頻《奇蝦:初代霸主的故事》講解寒武紀頂級掠食動物奇蝦的興盛與衰亡。視頻在上傳後24小時播放量破9萬,粉絲數從700漲到2.1萬。

  這個賬號運營者是一對90後夫妻——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畢業生唐騁負責內容創作,曾在學術期刊工作的蔡春林負責運營。兩名科研人員轉型做了科普。

  “搞科普和搞科研完全不同。”蔡春林感慨,做實驗需要考慮深度,反覆論證,而科普對廣度的要求更高,需要把諸多紛雜的知識點融合在短短十來分鐘的視頻裏,還得讓大家看得進去、看得懂。

  “這些生命科學知識本身是不接地氣的,我們發現這屆網友特別喜歡聽故事。”唐騁説,寫文案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小編劇,賦予這些古生物人格設定。在他們的視頻裏,奇蝦是生物界的初代霸主,軟骨魚是頭鐵真漢子;科普企鵝的時候講述了它們“逆天而行”的奇幻漂流故事……“我們把古生物的演化歷程梳理成有前因後果的小故事,嘿,網友還挺買賬的。”唐騁説。

  準備一期視頻,唐騁和蔡春林通常需要搜尋大量文獻,比如最新一期科普玉米的歷史,歷史書上只有“明代傳入中國”寥寥幾言,在原産地南美的幾個國家史料記載也極少。他們就在各朝代、各地區的地方誌裏尋覓線索,相互印證,從構思到發佈,花了個把月的時間。

  科普區的另一大博主“大蠟燭”對此深有同感。他的視頻主題主要是梳理商業科技史。他説,準備一期視頻平均需要看50萬到100萬字的資料,一個選題做兩三個月是家常便飯。

  網上用戶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科普視頻?

  “大蠟燭”總結的經驗是,在一定共識基礎上的知識延伸。“我們需要了解義務教育階段大家的知識共識有哪些,科普需要在相對形成共識的知識基礎上做延伸,如果完全脫離他們原有的知識體系,很難連接。”

  果殼網CEO嵇曉華曾提出,科學必須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成為大眾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網上的科普創作者努力給科學知識“減重”,探尋能夠融入原有文化生態的不同路徑。

  地域、年齡,還有文化圈層之“壁”,在這些科普博主的探索下,悄然融化。

  蕩起漣漪

  記者採訪的幾名博主有一個共識:科普的目的並不是幫助大眾成為某一學科的專家,而是讓人們看見尚未觸及的世界。

  科技發展在加速,但大眾對此的掌握速度可能連線性的增加都沒有實現。現在,願意讀萬字長文去理解前沿趨勢的人很少,所以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來到網路上,面向更廣闊、更年輕的群體傳遞科學知識。

  科學界的知識太豐厚了,只要有好奇心,選題是無盡的。科普創作者説,靈感似乎永遠不會枯竭。其中的知識與見解也許不會對現實生活産生具體影響,就像一隻生活在海底快樂伸展的海馬,或許永遠不會與我們有任何交集。我們探索世界,除了生存,也是為了在這個星球上找尋自己的位置,嘗試讓看似獨立分化的人類,重新與萬千生物取得聯繫。

  不可否認的是,公眾科學素養的提升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科普作家曹天元在一次訪談中這樣描述科普的意義:“一個人經歷了科學話語的熏陶之後,會對科學懷有好感。自己不搞科學,也會支援孩子去搞科學研究,支援政府財政往科學研究上傾斜,天然地覺得科學研究是很重要也很值得做的事。”

  發佈一個科普視頻,就像往資訊汪洋裏投擲一塊小石頭,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水花,但是那些蕩起的漣漪已足夠美好。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見習記者 林曉暉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