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一盞花燈何以閃耀千年
發佈時間 | 2023-05-26 09:14:26    

   仙居花燈又名仙居無骨花燈,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仙居花燈最大的特色是通體無一根骨架,燈面圖案由刀鑿針刺成孔,素有“中華第一燈”之美譽。

  近年來,嬌小玲瓏、古樸雅致的仙居花燈一次次走進銀幕、邁入廳堂,用微光向世人講述這一古老技藝的前世今生。

  不少人在一針一刺、一剪一鑿中領略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被手藝人“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打動。但也有人疑惑,如此精巧的手藝,究竟是如何流傳下來的?閃耀的燈火背後又有哪些故事?

  今天,讓我們巡著穿越千年的微光,一起探尋仙居花燈道不盡的歲月往事和蘊意深長的獨特記憶。

  一

  關於仙居花燈的起源,有一個美麗傳説。

  相傳唐朝貞觀年間,有一秀才為給年邁的母親治病,獨自前往神仙居採藥。神仙居山高林密、山路崎嶇,秀才在夜間迷了路。絕望之際,一仙女手持花燈翩翩而至,將花燈贈與秀才説:“花燈所照之處,便是歸家之路。”

  秀才遇仙一事很快傳開。經年,秀才金榜題名。聞訊後,鄉民們紛紛仿製,並稱此花燈為“唐燈”“仙燈”“狀元燈”。傳説歸傳説,仙居花燈的興起,仰仗于當地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仙居山多地少的自然環境催生了一大批倚仗木雕、石刻、建築、刺繡等技藝討生活的能工巧匠。歷史上,仙居還是商貿重地,東南古鹽道的水陸交匯“樞紐”便是皤灘古鎮。

  繁榮的商貿推動了人流、物流的匯聚,文化的交融,集繪畫、刺繡、建築等藝術于一體的仙居花燈便在皤灘古鎮應運而生,並應時而盛。若要追尋仙居花燈的“高光時刻”,還得看明清時期。

  明朝萬曆年間,皤灘古鎮已有盛大的鬧花燈活動。達官貴人挂燈,彰顯的是權利和威儀;商賈富戶挂燈,期盼的是財源廣進、日進鬥金;平民百姓挂燈,祈求的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時間,仙居花燈風頭無倆。

  小小花燈,氤氳流光千年。千百年來,仙居花燈在民間節慶活動中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明代畫家呂文英在《貨郎圖》“春”“夏”“秋”“冬”四副畫作中描繪了四十多種仙居花燈,生動記錄了當時的盛況。

  彼時,擁有仙居花燈成為彰顯身份地位和文化品位的象徵,製作仙居花燈也成了考量匠人技藝的“試金石”。明清時期,仙居花燈的發展達到鼎盛,花燈的種類越來越多,製作技藝也越來越精巧。

  可以説,仙居花燈鐫刻著一方的文化印跡,留下了珍貴的傳世技藝,也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仙居人的深情歲月。

  二

  與眾多瀕臨失傳的文化瑰寶相似,傳承千年的花燈製作技藝也曾幾近失傳,延續了千年的“微光”甚至險些“熄滅”。

  清末及國民時期,軍閥混亂,時局動蕩,百姓生活窮困潦倒,花燈市場極度萎縮。花燈匠人被迫轉行求生,仙居花燈的“燈火”逐漸暗淡。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大躍進”“文革”等歷史原因,仙居花燈被當作“四舊”遭到了無情的破壞。無奈的花燈匠人,忍痛放下了手中的刺針。

  手藝人總有些執念,花燈匠人們心中的微光始終捨不得熄滅。上世紀八十年代,仙居縣組織成立了花燈協會、花燈研究所等民間組織,一大批民間藝術愛好者積極投身仙居花燈的搶救與研究。

  千百年來,花燈技藝主要依靠手口相傳的方式傳承延續。缺少史料,人們便從皤灘古街陳氏宗祠、大學士府等古建築的梁柱、牛腿上的精美花燈圖案中尋找復興花燈製作技藝的破題“密碼”。

  在人們的不懈努力下,共挖掘整理出二十七個大類、一百餘個花色品種。千年花燈得以重放異彩,仙居花燈再次回到了大眾的視野。

  1996年,仙居花燈亮相中國民間藝術品博覽會並斬獲金獎,贏得了“中華第一燈”的美譽;1997年,仙居花燈榮獲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2000年,仙居縣因針刺無骨花燈而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仙居花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仙居花燈也曾走出國門,遠赴美國、歐洲等地展覽,在世界舞臺閃耀東方韻味。2010年中國農曆新年即將來臨之際,仙居花燈受中國文化部的邀請,參加了由中國駐紐約總領館與美國紐約帝國大廈合作推出《中國之春》農曆新年櫥窗展活動。展陳期間,獨具東方韻味的仙居花燈吸引了無數遊客駐足觀看與合影留念。

  一盞花燈耀千年。正如針刺無骨花燈的製作過程,雖千瘡百孔、傷痕纍纍,但歷經磨礪,閃耀的是人間絕美的光彩。

  三

  長久以來,非遺一直深深嵌在一方水土的文明演變之中。非遺保護之難,根本原因或許就是非遺紮根生存的傳統文化土壤日漸式微。

  當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急速躍遷,紮根于鄉土文化的仙居花燈再次面臨生存挑戰,仙居花燈的棲身空間逐漸變窄。同時,古法製作仙居花燈存在工藝繁瑣、人工成本高、易風化退色等問題。如風中搖曳的燭光,剛剛“活起來”的仙居花燈,又遭遇“活下去”的挑戰。

  不僅是仙居花燈,各地的非遺的傳承保護都存在許多共性問題。如何讓老手藝煥發新華彩,活態傳承非遺技藝,呵護好文化“DNA”?筆者以為有三個關鍵。

  一是號準時代脈搏。非遺是一種世代相傳、反映群眾生産生活狀態和思維方式的民族民間文化。在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急速躍遷的過程中,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交流、衝突與融合日趨頻繁。在新時代,非遺文化受到衝擊,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唯有加快非遺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非遺“老樹”開出時代“新花”,變“靜態保護”為“活態傳承”,重新建立遺非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結,將非遺技藝有機融入現代生産生活,讓非遺成為“活”的歷史與文化。

  二是梯度培育人才。非遺是直接依靠人、作用於人的活態傳承,保護非遺的關鍵在於“後繼有人”。伴隨老一輩非遺傳承人的衰老與離去,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危機日趨突顯,“有藝可傳,無人可教”問題時有出現。

  應當加快記錄、編寫非遺鄉土教材,在中小學、職業學校開設民間藝術課程,厚植非遺文化基因;不斷拓寬培養渠道,創新培養方式,推動非遺傳統傳承方式與現代教育體系有機結合,培養更多青年非遺傳承人。

  三是推動多維融合。“清貧孤寂”是大多數非遺傳承人生活的真是寫照,也是人們對非遺傳承人的刻板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非遺技藝“指尖技藝”與“指尖經濟”的轉換通道尚未打通。

  可以巧借文創、旅遊、直播、電商等産業“東風”,持續推動非遺文化融合創新,為非遺插上騰飛的“翅膀”,助力非遺産業“飛入尋常百姓家”,助推非遺産業經濟騰飛。

  如何更好地讓一張張紙片,幻化成一盞盞色彩斑斕的花燈?仙居正在探尋適合自己的新解法。

  仙居縣編印出版了仙居花燈鄉土教材,在皤灘鄉中心小學引入花燈製作特色課程,在仙居縣職業中專創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教學基地,將仙居花燈製作技藝融入職業教育,持續培養仙居花燈“點燈人”。

  為了提升仙居花燈的“可見度”,仙居縣找準仙居花燈與黨政中心工作的連接點,在全域旅遊、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中有機融入仙居花燈元素,為仙居花燈的傳承推廣增添“點點星光”。

  技藝傳承,要“承”下去,也要“傳”出去。仙居縣探索創新全媒體賦能仙居花燈新路徑,亮相《非遺裏的中國》《2023年元宵晚會》,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不斷提升仙居花燈的美譽度。

  花燈無“骨”,傳承有“光”。我們期待,伴隨著“非遺熱”的持續升溫,仙居花燈能與新時代“雙向奔赴”“破壁出圈”,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炫目的華彩。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通訊員 戴君帥 潘侃俊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