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以問題導向引領調研方向 一份寫了18年的德清答卷
發佈時間 | 2023-05-04 09:11:07    

   在浙江日報報史館裏,一張2003年2月25日的報紙特別引人矚目。當天的頭版,刊登了《之江新語》首篇文章——《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

  以“問題導向”引領“調研方向”,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也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一直言傳身教的。

  2003年9月18日,習近平同志親自赴浦江,開創省級領導幹部下訪接訪的先河。此後,他帶頭堅持每年下訪。從2005年8月17日的《浙江日報》頭版報道《下訪是對幹部的一場考試》中可以看到,在德清縣下訪接待群眾時,習近平同志還提出,下訪接待群眾是考驗領導幹部能力和水準的大考場,來訪群眾是考官,信訪案件是考題,群眾滿意是答案。

  下訪接訪的過程,既是解決群眾訴求的過程,也是調查研究的過程。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當下,我們和省信訪局幹部一起循著足跡重溫歷史,從這份寫了18年的德清答卷裏,探尋從問題導向入手,練好調查研究這一基本功的秘訣。

  到困難較多、情況複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

  雨後的德清縣第二中學,滿目翠綠,沿著靜謐的校園小道往東,即可望見求知樓。這座教學樓二樓拐角處的“八五班”是一間特殊的教室,每名學生都以在這裡就讀而驕傲。“習爺爺曾經來過這裡。”看到我們來訪,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説。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德清下訪,就是在這間五六十平方米的教室裏熱情接待來訪群眾。

  當時,浙江在全國較早遇到“成長的煩惱”:經濟越發展,社會矛盾越突出,全省信訪總量連連攀升。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德清素以溫和形象示人,但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全縣信訪問題同樣突出。那時,聽到“信訪”兩個字,很多幹部都會皺起眉頭。

  “總書記卻不怕這個‘天下第一難’的工作。整整一個上午,他就在最靠近樓梯口的這間教室裏,與信訪群眾面對面,耐心細緻地聽他們道煩惱、説訴求,和顏悅色地給他們做工作、出主意。”時任德清縣信訪局局長葉國強告訴我們,當天習近平同志帶領有關同志下訪共接待群眾來訪185批296人次,當場解決40批,交辦限期調處101件,解釋政策、宣傳教育後自動息訴44件,“就像給全縣來了一場‘大掃除’,很多矛盾疑難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這次下訪接訪也給德清幹部上了生動的一課——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要到困難較多、情況複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研究問題,特別是要多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

  對此,省信訪局綜合指導處(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副處長吳彥介紹,習近平同志親自倡導推行的領導幹部下訪接訪,如今在浙江各地都已成為雷打不動的做法。德清還將觸角延伸到鎮街:縣裏每天安排一名縣領導到縣社會治理中心接訪,每月安排縣領導到聯繫鄉鎮下訪;鎮街則每天安排班子成員到鎮街社會治理分中心接訪,每週安排班子成員到聯繫村社下訪。

  由此,德清逐步形成了源頭防治、多元化解的良好信訪生態,將90%以上的信訪矛盾化解在鎮、村一級。目前,該縣已連續兩年獲評全國信訪工作示範縣,連續四年獲評省無信訪積案縣,德清縣信訪局還曾獲評全國信訪工作先進集體。

  奔著問題去、向著難處攻,越來越多的德清幹部,正自覺到下訪接待群眾這個大考場裏接受挑戰。德清縣信訪局局長吳麗娟説,群眾的聲音中,有真心讚美,也有批評建議,有的還挺刺耳,但我們正是要從這些牢騷聲中找出群眾急什麼、愁什麼、盼什麼,發現問題的癥結和工作的不足。

  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

  誠心誠意地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是習近平同志在德清下訪接訪時留給當地幹部群眾最深刻的印象。

  在正式下訪接訪前,德清縣裏通過當地新聞媒體播報和公開張貼公告,讓有訴求的老百姓進行預登記。最後哪怕過了登記期限,也細心地安排場所接訪臨時趕來的群眾。

  “為了確保省領導能聽到真實的聲音,當時有一條禁令:嚴禁地方幹部與這次接訪的群眾進行訪前接觸。”那場接訪活動中,有好幾批來自武康鎮的信訪群眾,時任鎮黨委副書記管繼好在1號接待室裏,一開始很是坐立不安。

  當時有來訪群眾反映當地一個養殖場造成環境污染、影響群眾生活的問題,習近平同志不厭其煩地問清每一個細節,虛心徵求各方意見後説,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我們要設身處地想一想,盡力辦好,希望有關方面抓好落實。同時,信訪群眾也要積極配合,通過依法、逐級、有序、理性的渠道反映問題,自覺遵守和維護信訪秩序。管繼好回憶説:“總書記説得有情有理,令現場所有人為之信服。”

  “總書記為我們樹立了典範。我們就應該把信訪工作作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聽完這段往事,吳彥同樣深有感觸地説。

  走進德清縣信訪局,我們看到,“民呼我為”平臺上時刻都在滾動著群眾通過網、信、電等各種渠道所反映的訴求和建議,工作人員一一記錄後,即時轉交給責任部門跟進落實。

  目前,德清已整合力量資源,整合多元手段,創新推出智慧信訪管理平臺,以數字化改革撬動信訪管理精細化、精準化、高效化,打破資訊孤島,從而廣泛匯集真實民意,及時化解矛盾,形成高效工作閉環。

  調研中,德清縣委辦有關負責人還告訴我們,德清對群眾的所有訴求,都實行“每日匯總、每週研判、每月通報”,對複雜案件則實行“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個方案、一包到底”的領導包案制度,以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

  真正把解決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

  沿著禹越鎮棲湖村河邊一條蜿蜒的小路走一會兒,就到了村民沈清志的家。

  看到我們帶來了2005年8月17日的《浙江日報》,年過八旬的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接過舊報紙,在頭版報道裏,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那是我一輩子最難忘的場景,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當年,沈清志第一個走進1號接訪室,他向習近平同志詳細訴説了自己的境況,提出希望把戶籍從省外調到德清的訴求。“按照當時的政策,戶籍跨省遷移有很多限制,但習近平同志還是實實在在地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一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老人眼眶瞬間濕潤。

  如今,雖然家人不在身邊,但沈清志老人的日常生活有鎮村幹部負責照顧,過著安穩幸福的晚年生活。

  群眾滿不滿意,是評判信訪工作好不好的根本標準。堅持“群眾的訴求就是努力的方向”,在全力以赴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的同時,通過信訪渠道摸清群眾願望和訴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舉一反三,加以改進,更好為群眾服務,如今已成為了德清信訪工作的一大特色。

  調研中,德清縣信訪局相關負責人講了一個故事。曾有困難群眾信訪反映:他們只能在戶籍所在地申請公租房,而不能到實際居住地申請,給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經過調查走訪,德清縣信訪局發現類似情況較為普遍,就迅速形成專報,建議對公租房分配政策進行調整。隨即,縣裏迅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調整公租房配租區域規定,從根源上解決了這一難題。

  在禹越鎮,鎮黨委書記盛丹華告訴我們,今年,該鎮就通過群眾訴求排摸分析,列出了包含25個民生項目的清單,開展“由我來領辦,群眾齊參與”的專項行動,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

  “德清的做法,很有典型意義和借鑒價值。我省一直十分重視在信訪工作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並要求各地不斷健全完善一整套的閉環處理機制,以不僅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還力求做到‘解決一個問題,破解一類難題’。”調研中,省信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我省開展領導幹部下訪接訪20週年。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省信訪系統將進一步緊密結合信訪工作實際深入開展主題教育,走進基層、走進群眾,悉心感受總書記對信訪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在循跡溯源中更好地改進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信訪為人民”的職責使命。

  如今的德清二中,在圖書樓三樓的一間會議室裏,四排長桌圍成一個“回”字形,仍保存著18年前的模樣。

  通過當年的新聞報道和相關當事人回憶,我們了解到,接訪結束後,習近平同志就在這間會議室裏主持召開信訪工作座談會,並提出,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從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領導下訪接待群眾工作的重要性,長期堅持,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信訪是送到府來的群眾工作。真正把解決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是德清也是浙江這18年來一以貫之的堅守。

  顯然,這場“趕考”,如今遠未結束,也將永不過時。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李攀 周旭輝 通訊員 俞思衍 鮑方瑜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