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幫有禮 新聞詳情
比全國高出約10% 看浙江人有多愛讀書
發佈時間 | 2023-04-24 09:15:34    

   春天,閱讀的季節。繼去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北京召開之後,4月23日到25日,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

  浙江的經濟強,文化也盛,全民閱讀氣氛濃郁。2022年,浙江居民綜合閱讀率為91.9%,比全國數據高出約10%。

  憑什麼國家級閱讀大會落地浙江?這多出的10%裏,藏著多少浙江人愛讀書的秘密?

  歷史的基因

  悠長的歷史,厚培了浙江人和書的情感。

  《越絕書》,我國地方誌的鼻祖。書中記載著2500多年前,越王勾踐“晝書不倦,晦誦竟旦”的刻苦。大概,這就是古越文化的發祥地上,最初的閱讀故事。

  “書香浙江”的序幕,早早開啟。

  西晉、唐、宋時期,北方戰亂帶來了三次“衣冠南渡”。南遷的百姓豐富了生産力,“七山一水二分田”也成了魚米之鄉。山好水好、生活愜意的浙江,收穫了文人的偏愛。光浙東唐詩之路上,就有451位唐代詩人留下1500多首詩歌。

  尤其南宋定都杭州後,浙江迎來了文化大繁榮。讀書,逐漸成了百姓日常。

  那時,杭州布衣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已經普及,大大提升了印刷效率,書更易得,也更親民。浙江成為全國的刻書、藏書中心,“今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至今都是學界共識,此後相繼建立的天一閣、文瀾閣、嘉業堂、玉海樓“江南四大藏書樓”也都在浙江。

  當時,浙江發達的出版業還催生了書商的市場意識。南宋臨安城中的棚北大街就是書鋪一條街,氛圍堪比今天書市、書展的熱鬧勁。

  浙江人好出書,也好讀書。

  因為重視教育,明代浙江書院達到290余所,到清代更是多達1000多所。隋至清1300年間,科舉考試錄取的登科人總數11萬左右,其中浙江就有進士1.7萬餘人,佔全國一成多。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和觀念,至今在浙江民間代代相傳。

  量變引起質變。時間走到近現代,“書香浙江”的高原之上,崛起了一座座高峰。魯迅、茅盾、鬱達夫、徐志摩、艾青、穆旦……浙江籍作家佔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半壁江山。成就和大眾熟知度,決定了他們就是天然的閱讀推廣人。

  與此同時,文豪的人生與作品還傳遞著更深刻的內涵——

  魯迅的書含著愛國主義,吟唱浪漫情詩的徐志摩,也有一顆赤子之心,“再別康橋”的原因之一是追隨恩師梁啟超的中國文藝復興計劃。

  有了骨氣的“書香浙江”,清醒地認識到:讀書不只是一個人的小事,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大事;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準。

  這,也奠定了浙江對待閱讀的格局。

  時代的大“書房”

  先富起來的浙江人,對精神生活的品質和便捷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城市用15分鐘、在鄉村用30分鐘,都能走到有書的地方。

  有時,你可以遇見一個圖書館。

  還記得幾年前,全國都在關注的向拾荒者開放、被稱為“史上最溫暖圖書館”的杭州圖書館嗎?實際上,杭州圖書館在2003年就在全國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證閱覽制度,任何人進館閱讀書籍都不需證件和費用。而今,全省的公共圖書館都如是。人們稱讚:一座開放的圖書館,為杭州、為浙江樹起文明地標。

  此外,浙江還在2016年發佈我國首個公共圖書館地方服務標準,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方面再次走在了全國前列。

  有時,你可以遇見一家書店。

  受網際網路衝擊,投入産出不成正比的實體書店發展舉步維艱。可是,城市和鄉村都需要書店。

  於是,大企業搭了把手。2004年起,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開始了“小連鎖”工程,給小書店做靠山。大書店負責貨源保障、技術支援和品牌管理,小書店負責場地、人員和日常經營。現在省內有“小連鎖”書店500多家,服務還延伸到了省外。

  與此同時,政府還撥了專項資金補助困難書店、幫扶書店向網際網路轉型、低價甚至免費提供高品質場地開書店,努力呵護書店這個城市和鄉村都不能缺少的精神空間。這種姿態,也吸引了省外實力書店品牌入駐浙江。

  有時,你可以遇見一個城市書房或者農家書屋——它們是圖書館和書店之外,第三個公共閱讀空間。

  2014年,溫州建成全國首家城市書房,閱讀免費,24小時不打烊。如今,全省已有城市書房超過450家,全國也有193個城市學習參照溫州模式,建成3305家城市書房。溫州也成為全國首個全民閱讀示範城。

  浙江從2010年底全面啟動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也在發展中意識到農家書屋存在資源舊、選擇少、活動少等問題。日前,浙江省發佈《關於推動“農家書屋+新華書店”(鄉村書房)高品質建設的通知》,提出要在全省打造100家鄉村書房示範點,讓村民不再有什麼看什麼,而是想看什麼有什麼,真正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一個一個點,連成了一張大網。而今,浙江各地建有公共圖書館、城市書房、實體書店(書吧)、農家書屋、藏書樓等閱讀服務設施約2.5萬個,圖書資源和閱讀活動豐富。

  緊跟數字潮

  時間繼續向前飛馳,科技的迭代越來越快。我們迎來了網際網路時代。

  踩對了時代風口,浙江的數字經濟騰飛起來。與此同時,浙江人也在嘗試用數字技術,讓全民閱讀一起“飛”起來。

  網際網路,代表速度和便捷。

  借書可以像網購一樣,點點手機就在家坐等“收貨”嗎?在浙江,可以。

  2018年4月,浙江圖書館聯合全省公共圖書館推出信閱服務。在支付寶登錄圖書館信用服務,憑藉芝麻信用,全省讀者可以免借閱證和押金,實現十余萬冊新書全省借還,百萬冊館藏書全國借還。無論鄉村、海島還是山區,快遞能抵達的地方,書就能抵達;快遞有多快,書就送得有多快。

  目前,信閱不僅覆蓋了全省90%以上的圖書館,還和省內單向書店、多家新華書店等實體書店展開闔作。這意味著,在店裏,書可以只借不買。

  網際網路,也代表著共用。

  圖書,一定要哪借哪還嗎?在浙江,不是。

  曾經,浙江和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省館和市級圖書館,各自擁有獨立的借還系統;有的市館與下轄縣(區)館之間,系統也不統一。數據不共用,資源就流通不起來。儘管每個館都有數字資源、無人借閱機、新媒體賬號,但只是單體館的服務品質提升,並不符合圖書館資訊化建設“共有、共建、共用”的初心。

  而今,浙江率先實現省內所有102家公共圖書館的紙質書通借通還。讀者不受區域限制,不僅可以就地借閱任意館的圖書,而且願意還在哪,就還在哪。

  此外,由浙江圖書館牽頭、全省百家公共圖書館共同開發建設的浙江省文獻資訊資源共建共用平臺也已開通。該平臺聚合了全省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的1127萬條書目數據,實現了全省文獻資訊資源聯合目錄的一站式檢索。

  網際網路,還意味著新的閱讀文本和空間。

  根據最新報告,2022年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4.92億;中國網路文學作家數量累計超2278萬、涵蓋57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

  俗話説,讀什麼書,成什麼人。無論媒介怎麼變化,人們對優質內容的渴求不變。

  為此,浙江率先整合網路文學生産大軍,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網路作家村、第一個網路文學研究平臺,還創新地給網路文學作家評職稱,提供穩定的生活和工作條件。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開班培育新生代網路作家,帶領省內外網路作家去基層采風,幫助他們把文字轉化成影視等産品,鼓勵他們用老百姓喜愛的語言,創作展現時代風貌、人民心聲的文學作品。

  目前,全省活躍的網路文學作家有1300余人,還有不少省外網路作家也被吸引到浙江。《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羋月傳》的作者蔣勝男、《大江大河》的作者阿耐……他們寫出了叫好叫座的作品。

  浙江之所以重視閱讀的品質和趨勢,因為這裡有愛閱讀的人。

  説了那麼多,浙江為什麼能舉辦全國全民閱讀大會,為什麼居民綜合閱讀率超全國數據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了。

  在讀書這件事上,既有歷史的機緣,又能及時回應時代與百姓的需求和嚮往——這,也許就是原因。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嚴粒粒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