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縉雲 > 新聞速遞 新聞詳情
癸卯年(2023)江南地母文化節在浙江縉雲舉行:民俗潤澤鄉間,激活文化基因
發佈時間 | 2023-12-06 09:46:02    

   11月30日(農曆十月十八),癸卯年(2023)江南地母文化節在浙江省縉雲縣壺鎮鎮項宅地母殿盛大開啟。

  整個祭祀大典的儀程共有十項,分別為擊鼓鳴鑼、敬上高香、敬獻茶帛、敬獻花籃、敬獻五穀、恭讀祭文、敬獻祭品、禮拜祈福、恭獻祭舞和獻祭望燎。活動以縉雲縣壺鎮鎮項宅村地母禪寺為中心,輻射縉雲周邊鄉鎮及縣市。眾多社會各界代表、香客信眾及廣大村民匯聚于地母殿前,共同感受著深厚的地母文化。

1.png

儀式現場

  縉雲地母廟會歷史悠久,至今仍保持著燎祭古禮,是一項極具民俗文化價值、社會和諧價值、歷史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的民間活動。今年1月,“縉雲地母廟會”已于入選浙江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深刻展現了縉雲地母文化的傳承意義。

  文化關乎國本。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新時代新形勢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瞭方法路徑。“千年以來,地母文化在縉雲當地綿延不斷,正是一種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結果。”作為協辦單位之一,河陽鄉村研究院的常務副院長、特邀研究員等參加了本次活動,並敬獻花籃,他們談了文化觀摩後的感受:

  首先,聚焦本土特色文化,以小切口展示深內涵。地母文化節以地母誕辰為載體,把蘊含家國情懷與文化密碼的故事講得精彩,在全民祈福的氛圍中將地母文化“大慈、大孝、大愛、大同”的核心思想加以傳承傳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相輝映。同時,地母文化中“萬物友善相處”也呼應著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需要。地母作為萬眾信仰的中華文化先祖,時刻激勵著中華兒女勇於擔當、奮發圖強。

2.png

儀式現場

  其次,營造大眾樂享的文化氛圍,讓人民群眾在文化傳承中自在又自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目的是使大眾不僅可以成為這些文化精粹的旁觀者、欣賞者,更能成為參與者、創造者,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尋常生活。地母文化節以人民群眾的樸素願望為抓手,讓人民切實參與到文化傳承的過程之中,從準備祭典到獻祭望燎,地母文化節的各個環節都有當地群眾參與其中,這對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形塑縉雲文化、鄉村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主體性都有著重要意義。

  最後,發掘利用傳統民俗節日文化活動,文化治理助推鄉村振興。以地母文化節為代表的中國民俗節日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寄託了人民群眾對於家庭團圓、生活喜樂的美好期許,是老百姓“願意信、一定信”的文化內容。以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為基礎,有組織地開展群眾性的傳統民俗節日活動,能夠助力培育鄉村文明風尚,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精神力量。同時,將新理念、新形式、新內容引入鄉村,同鄉村傳統民俗節日文化活動相結合,也能催生強大的經濟效益。

3.png

儀式現場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從黃帝祭典到地母文化,縉雲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實踐不斷走向縱深,積累了鮮活而豐富的經驗。只有切實激活這些彌足珍貴的中華文化基因,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才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據悉,本屆江南地母文化節是縉雲地母廟會列入省級非遺項目後首次舉辦,在豐富往屆內容的基礎上,還籌辦了地母文化研討會、地母詩詞創研會等多個子活動。中國民俗學會、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浙江省非遺保護中心研究館、浙江省民俗文化促進會、麗水市非遺保護中心、麗水市文聯、縉雲縣黃帝文化發展中心等省、市、縣等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圖片來源:縉雲縣江南地母文化研究會)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杜鈺婧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