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縉雲 > 新聞速遞 新聞詳情
縉雲清潔能源匯集站投運 每年可減排7.58萬噸二氧化碳
發佈時間 | 2023-09-07 13:33:18    

   近日,位於縉雲縣大洋鎮的麗水首個“共建共用”清潔能源匯集站——縉雲風光水儲能源匯集站正式投運,標誌著麗水全域零碳能源網際網路綜合示範工程全面建成。

  據悉,項目所在的縉雲南鄉板塊的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豐富,有380兆瓦的風光水電資源可待開發。其中大洋鎮平均海拔800米,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裕;現有的大洋水庫及盤溪流域梯級電站,為新能源接入、調蓄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穩固的設施基礎,讓該地成為國網麗水供電公司探索山區新能源開發利用的極佳選址。

  但是,大洋鎮遠離負荷中心、電網結構相對薄弱,無法滿足清潔能源規模化開發的送出消納需求。因此,國網麗水供電公司與國能(浙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探索實踐“多方投資、多能匯集、共用儲能”的建設新模式,合理分攤建設成本,共同投資6億元建設風光水儲一體化的綜合能源匯集站及配套網架送出工程。

  “匯集站實現了山區110千伏變電站的布點,讓我們高山地區享受到了更優質、可靠的電力服務,生産生活用電都更加安心、放心。”大洋鎮黨委書記陳岳勳告訴記者,能源匯集站既是“蓄電池”又是“穩定器”,推動可再生能源從“單打獨鬥”走向“組團發電”。在自然條件良好情況下,新能源穩定出力,並對儲能裝置進行充電蓄力;在峰電期儲能放電,實現削峰填谷和平移互補,持續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效率。

  “共建共用模式解決了多站分建、投資效率不高等問題,風光水儲一體化解決了新能源出力不穩、線路間歇性過載、空載等問題,讓清潔能源既‘送得出’又‘落得下’,把山區新能源開發消納從不可能事件變為現實場景落地。”國網麗水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風能項目正在爭取試點。

  據電力部門測算,匯集站投運後,預計年均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1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58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面積3萬畝。其全生命週期內可帶動當地生産總值超20億元,利稅上繳3億元以上,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切實把“綠水青山”生態資源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這一‘共建共用’的新能源開發創新模式是‘十四五’期間新能源多能互補項目在我省的先行先試,可為全省的能源安全清潔高效發展提供實踐樣板,對推動地方生態經濟和生態文明協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縉雲縣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丁鈞盛介紹,今後,縉雲將依託能源匯集站平臺,進一步豐富其“風光水儲”元素,謀劃推動南鄉板塊分散式風電項目的試點開發建設,提高清潔能源在全縣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助力生態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實現GDP、GEP雙增長。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楊世丹 通訊員 沈斌 余昊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