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縉雲 > 新聞速遞 新聞詳情
縉雲七里鄉因地制宜發展“山頭經濟”
發佈時間 | 2023-08-08 12:29:09    

   縉雲縣七里鄉,因距離縣城7華里而得名,地勢西高東低,東部區塊是“四城一體”之“高鐵新城”主戰場,而西部區塊則是連綿起伏的山區。近年來,七里鄉始終忠實踐行“八八戰略”,發揮生態和環境優勢,在鄉域經濟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上,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山頭經濟”。

  (一)“大姥山頭”香榧“香”

  七里鄉大姥山,最高海拔1100多米,氣候濕潤,土壤肥沃,動植物垂直分佈種類豐富,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從2015年開始,在大姥山農林有限公司的帶領下,因地制宜發展香榧産業,通過八年的持續種植,形成了集中連片4000多畝的香榧森林公園,並逐漸形成了一條集香榧育苗、推廣種植、香榧加工、産品行銷一條龍的香榧産業鏈,打造“雲頂香榧”品牌,同時,以短養長、一地多收,香榧樹下還套種了黃精等中藥材,套養了高山蜜蜂,打造了高端星空酒店,把香榧常青樹變成搖錢樹,成功打造可致富子孫的“香榧山頭”,未來可期。

  (二)“周弄山頭”露營“爽”

  七里鄉周弄村有一個山頭,距離縣城5公里左右,海拔500米,可以俯視縣城和七里“高鐵新城”,風景獨好,是看日出和晚霞的絕佳之地,通過持續招商引資,佔地20余畝的“野·隱”露營基應運而生,主打“露營星空、趣味團建、婚戀交友、親近自然、攝影拍照”主題,一下子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成為了最火熱的“網紅打卡點”,每逢週末節假日,基本座無虛席,熱鬧非凡,愜意的體驗讓人流連忘返,不僅帶來了流量,更帶動了周邊群眾的就業和農特産品銷售。

  (三)“戶九山頭”遇見“愛”

  戶九楓寨,聞名遐邇。説到七里,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地方,那就是“戶九”,天壽村戶九自然村,距離縣城約7公里,相傳由九戶“饒姓”人家遷居於此,故名“戶九”,有歷史有故事,有美景紅楓,有黃墻黑瓦,更有以慈孝文化建設為特色的縉雲縣七里鄉天壽村文化禮堂。整個村莊依山而建,佈局緊湊,清晰有序,是全縣保存完好的原生態古村落之一。

  一葉紅楓,既是美麗風景線,也是富民經濟線,春看山花,夏避酷暑,秋賞紅葉,冬踏白雪,除了美景美色,戶九520米的海拔成為了“520愛情高地”,戶九又成為了戀人嚮往的“愛情驛站”,隨著戶九的名聲遠揚,戶九遊客如織,絡繹不絕,遊客走進來,“山貨”走出去,“戶九山頭”因文旅融合而經濟繁榮。

  (四)“大園山頭”蜂蜜“甜”

  蜂飛雞舞蔬果飄香,在海拔400米的七里鄉大園村黃湖山上,蜂箱鱗次櫛比,獼猴桃散發著誘人的果香,蘆花雞信步啄食……,這裡群山環抱、空氣清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土生土長的“養蜂女俠”陶俊偉,在鄉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養下了1000多桶中蜂、5000多只蘆花雞、100多頭跑山羊,種下了300多畝高山獼猴桃。蜜源豐富、産品原滋原味,在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幫扶結對中,大園山頭“山貨”成了香饃饃,截止目前,已累計運送農副産品9批次,僅蘆花雞一項就為鄉域村集體增收50多萬元,拓寬了村級增收渠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五)“電商峰尖”築夢“美”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直播電商站上了“風口浪尖”,“九州新時代”是七里鄉第一高樓,依託距離縣城和高鐵西站近等優勢,七里鄉積極打造“築夢大街”,構建良好營商環境,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瀾藍匯·縉雲跨境電商園成功入駐,通過“政府+企業+農戶+直播”的管理模式,七里鄉數字電商直播園成功入選省級跨境電商産業園和第三批省級直播電商基地,通過直播“共富工坊”、農産品展銷中心、強村公司直播間等平臺的持續導入,形成了電商直播創業指導、供應鏈服務、運營陪跑、平台資源對接等一站式全鏈條電商服務陣地,打通“人、貨、場”連結,不斷強化了農村電商直播人才隊伍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電商人才的“源頭活水,截止目前,共舉辦面向農村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青年、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等不同人群培訓50余次,累計4500余人次,而基地內網紅達人的平均一場直播能吸引20000多人次流量,每場農産品銷售平均利潤達18000多元,持續打開了縉雲農特産品和工業産品線上銷售渠道。

  20年來,“八八戰略”就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了浙江高品質發展的通道,引領浙江一路前行。在忠實踐行“八八戰略”的發展道路上,七里鄉通過招商引資,通過龍頭帶動,通過産業鏈延伸,持續謀劃,久久為功,像“地瓜經濟”一樣串聯産業鏈,因地制宜的將一個又一個籍籍無名的山頭,變成了花果山,變成了露營基地,變成了森林公園,“荒山”變“金山”,即盤活了山頭經濟,推動了産業發展,又促進了鄉村振興,帶動了全鄉群眾持續增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通訊員 鐘繼明 蔣依笑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