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縉雲 > 新聞速遞 新聞詳情
縉雲仙都出土國家二級珍貴文物——北宋金龍
發佈時間 | 2023-01-31 09:37:25    

   日前,經浙江省文物鑒定站專家審核,2022年在仙都金龍洞發現的北宋金龍定級為國家二級珍貴文物,為縉雲縣博物館館藏文物最高等級。這是自1997年在洞內出土鎏金銅龍等一批文物後,金龍洞第二次發現珍貴文物,進一步實證了“仙都洞天”地位和黃帝祭祀歷史。

3c4c30798dac41bf90c2030359c5c8c6.jpg

  “這是一次珍貴的‘巧合’!”回憶起發現金龍的場景,縉雲縣博物館副館長樊譯蔚依然十分激動。當時她和時任縉雲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的柯國明一起到金龍洞做學術調研,在現場勘查時看到一個黃豆大小的洞裏隱約閃著金光。樊譯蔚用隨身攜帶的考古探鏟挖出一團金屬,起初,她以為只是遊客遺棄的巧克力錫紙包裝。樊譯蔚和在場人員一起慢慢將其展開後,一條活靈活現的金龍出現在他們眼前。

2.jpg

  樊譯蔚初步判斷金龍是非常重要的文物,當即向省文物局和省考古所彙報相關情況。後經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現場鑒定評估,該金龍長3.3釐米,通體由黃金製成,確定其屬於北宋時期,定級為國家二級珍貴文物。

3.jpg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此次出土的金龍進一步證實了仙都黃帝祭祀歷史。據元《仙都志》記載:“金龍洞,在步虛山東,中有二洞相連,通明開敞。《舊志》雲‘洞深不可測,道家謂洞天即此也,宋天禧四年(1020)投金龍、玉簡于其中。’”由此可知,一千年前的仙都金龍洞曾舉行祭祀禮儀。

4.jpg

  縉雲仙都景區的步虛山及鼎湖峰東去五里,即黃帝祠宇後山腰處有形成于白堊紀晚期的天然岩洞,這便是出土“金龍玉簡”的金龍洞。1997年,洞內出土了鎏金銅龍等一批文物,包含有:鎏金銅龍、銅爪、銅錢、墨書木簡和填朱木刻簡、小金片。

  “金龍在歷史上是十分重要的祭祀物品,出土的文物進一步證明了仙都曾是古代官方祭祀場所。”柯國明説,據史料記載,唐宋元時期,朝廷曾多次派官員到仙都主持祭祀儀式,“此次金龍的出土,不僅證實了史書記載的真實性,也充分説明當地還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等待考古發掘。”

來源:麗水日報    | 撰稿:謝佳俊 汪峰立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