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大勢所趨,綠色金融大有可為。11月1—2日,由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和通州區委區政府主辦,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研究院和北投集團承辦的“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論壇”隆重召開,華夏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民吉受邀參加,併發表了題為《金融助力綠色低碳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的主旨演講。
李民吉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戰略部署,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發展綠色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城市副中心建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路徑,更是堅守金融政治性、人民性和普惠性的重要體現。
回望過去,綠色金融大有可觀,碩果盈枝
我國綠色金融已形成良好基礎,綠色金融頂層設計與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綠色金融規模快速增長。作為最早探索佈局綠色金融的商業銀行之一,華夏銀行始終將“推進綠色金融特色業務”作為全行戰略,率先建立全行綠色金融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基本建立了風險可控、經濟可行、社會責任可言的綠色金融發展機制;綠色金融産品體系不斷豐富,建立了涵蓋綠色貸款、綠色票據、綠色投資、綠色租賃、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承銷、綠色理財、綠色基金等集團化、綜合化的綠色金融産品服務體系;國際合作持續深化,與世行、亞行、法開署等國際金融組織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專業化能力持續提升,開展能效、可再生能源、儲能領域政策、市場研究,推出合同能源管理融資、光伏項目貸、戶用光伏租賃、綠色項目集合融資等專業化産品;探索金融支援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路徑;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提升環境氣候風險應對能力,以ESG風險管理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綠色貸款業務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6月末,華夏銀行綠色貸款餘額超過2700億元,綠色貸款佔各項貸款比例超過12.5%,位居同業前列,其中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融資比例超過80%。“綠築美麗華夏”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先後獲得中國銀行業協會、美國環球金融雜誌、國際金融論壇(IFF)等國內外二十多個專業獎項。競爭優勢逐漸形成,特色化、差異化、專業化的綠色金融服務獲得市場認可。
立足當下,綠色金融使命在肩,任重道遠
儘管綠色金融取得良好發展,但是,金融機構在服務綠色低碳發展中也面臨不小的挑戰:最大的痛點是正外部缺乏對價支付,金融機構自身在引導資金流向綠色低碳環保領域還未構建起清晰的經營邏輯,還需要財政貨幣政策給予更多的激勵政策。最大的瓶頸是缺乏識別應對轉型風險的能力,尚未形成有效、統一、成熟的風險識別、分析和評估方法,準確評估資産組合的碳排放強度、量化分析面臨的轉型風險、開展氣候風險資訊披露還有很大困難。最大的短板是金融産品和服務尚不能滿足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要求,還面臨規模化應用無先例,應用價值需要驗證,商業模式不成熟等諸多問題。
展望未來,綠色金融遠山在望,大有可期
站在充滿光榮與希望的新征程上,我們面臨著難得機遇,更承擔著重要使命,如何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以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是我們必須答好的時代課題。總的來説,要抓好“政策—數據—服務—創新”這四大基本環節。
在政策方面,要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優化創新制度環境,強化財稅支援政策,充分利用好碳減排支援工具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同時在金融機構內部資金轉移價格、資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傾斜,強化綠色金融考核評價,增強綠色金融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數據方面,充分發揮數字技術支撐作用,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隱私計算等技術獲取和使用碳數據。積極開展碳核算研究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提升風險管理水準,完善第三方核查驗證機制,提高數據準確性,最終實現國家統一標準,為金融機構氣候風險管理提供數據的可得性。
在服務方面,深入分析綠色發展産業鏈各個環節的融資服務需求,以“商行+投行+撮合”的服務模式,提供綜合化金融産品和服務。倡導以政府為主導建立綠色發展基金,向金融機構融資增信並進行風險分擔,為金融機構控制風險增加可行性。
在創新方面,要協同推進綠色金融和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提升綠色金融專業能力,逐步實現綠色識別精準化、環境風險評級智慧化、預警處置自動化。同時,運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平臺建立完善包括綜合資訊服務、碳金融産品交易、環境權益交易等在內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促進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的數據整合,推動金融機構綠色轉型和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合。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作為“北京的銀行”,隨著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步入快車道,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定位對華夏銀行綠色金融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華夏銀行將進一步助力城市副中心綠色金融資源佈局,將金融資源傾斜支援副中心綠色建築、綠色交通、綠色能源和綠色智慧基礎設施發展領域,為副中心綠色發展“融資”“融智”,切實發揮市屬國企的綠色金融主力軍作用,為首都綠色低碳迴圈發展、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中國發展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