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澄懷初酒 > 新聞 新聞詳情
立冬開釀又一年,紹興黃酒飄香季
發佈時間 | 2023-04-21 14:13:42    

圖片41.jpg

   “兒子要親生,老酒要冬釀。”這是紹興人的一句土話。立冬開釀,是酒鄉紹興的神聖時刻,是自然環境、鑒湖之水和釀酒技藝産生神奇化學反應的時刻。11月7日,立冬時節,紹興酒廠紛紛拉開冬釀的帷幕。從這天起,冬天正式宣告來臨。水始冰,地始凍,萬物收藏,即將進入一段休養生息的週期。

  順應天時,紹興黃酒立冬開釀

圖片42.jpg

  立冬,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到來年立春的三個月,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候,也是傳統手工黃酒自然發酵的黃金時節。選在冬天釀酒,一來由於氣溫低,釀酒時雜菌無法生存;二來是冬季鑒湖的水質特別清冽,釀得的黃酒品質更為上乘。

  這一天,澄懷初酒會在酒廠舉辦祭酒神儀式,祈求一年風調雨順,釀出醇香老酒。敬獻祭品、凈手上香、恭讀祭文、迎神獻禮......澄懷初酒延續著紹興黃酒的祭祀和開釀儀式,向人們展示著黃酒發源地的“老紹興”風情。

圖片43.jpg

  敬天地,祭酒神,包含了釀酒人對天地神的一種敬畏,是一種善待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理念,同時也恪守釀酒規範,認真釀出醇香老酒的行動宣言,表達匠人們古法釀製技藝的堅守和傳承,體現了黃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忘初心,堅持手工釀造

圖片44.jpg

  蒸飯

  11月清晨的江南,薄霧朦朧。澄懷初酒的蒸飯車間裏,老師傅們早早換上了藍色的工作服,套上黑色半筒靴,繫上深色圍裙,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紹興人的冬釀一般以釀加飯酒居多,加飯酒在釀製過程中,因增加了飯量而得名,由於醪液濃度大,成品酒度高,因此酒質醇、厚,俗稱“肉子厚”,是紹興酒中的佳品。

圖片45.jpg

  老師傅將浸泡了十天以上的精白糯米,用一個長長的木挽鬥一斗一斗地舀進木質蒸桶內,十幾分鐘後,蒸熟出鍋的糯米瞧上去熟而不爛、聞起來飯香撲鼻,然後再運去衝淋鑒湖水使其快速冷卻。

圖片46.jpg

  落缸

  澄懷初酒的手工酒釀車間內,一口口足有半人多深的大酒缸整齊地在車間裏列隊擺放,甚是壯觀。每口酒缸的缸口都蓋著稻草編織的缸蓋,缸壁周圍圍著一圈稻草卷,這俗稱“缸衣”,是給酒醪發酵時保暖用的。

圖片47.jpg

  米飯經過冷卻後,被兩位師傅合力倒入酒缸內,米飯落缸後要均勻地撒入麥曲和酒母,這一過程稱為投料。投料後,拌酒師傅要充分攪動米飯,最好是將米飯翻個底朝天,讓每一粒糯米都充分接觸到麥曲和酒母。當缸裏傳來咕嚕咕嚕的聲音時,那便是米飯發酵了。

圖片48.jpg

  開耙

  冬釀有兩次發酵,第一次發酵被稱為前發酵,此時迎來了冬釀最為關鍵的一步——開耙。糯米在缸內發酵時,需要經驗豐富的釀酒師傅每天三到四次開缸觀察,判斷酒醪發酵的成熟程度,同時用一把特製的竹耙攪動酒醪,調節缸內因發酵而變化的溫度,讓新鮮空氣進入,便於微生物的繁殖與生長。開耙不僅耗費體力,還是個技術活,缸內酒醪的發酵程度全憑開耙師傅的感覺。可以説,開耙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成品酒的品質,因此開耙師傅必須有豐富的釀酒經驗,他們在酒廠裏也被親切地尊稱為“酒頭腦”。

圖片49.jpg

  澄懷初酒酒廠的“酒頭腦”陸建國老師已有30多年釀酒經驗,冬釀進入開耙階段,他開始不停的在車間內巡走,時而摸一下缸壁溫度,時而掀開缸蓋,看看發酵中的酒醪,時而又將手指戳入厚厚的糯米中,取一撮聞奇香,再嘬一口品其味,時刻關注酒缸內的發酵程度,從酒缸糯米的氣味、口感、狀態到車間溫度、氣候,每一個環節都對最後成品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天要對著車間內上百口酒缸重復以上動作,以便於適時的開耙。

  開耙完成的酒醪會灌入陶土壇中進行後發酵處理,老師傅將這些壇子整齊的放在低溫露天處,在自然環境下自行發酵80-90天,如果瑞雪降臨,那麼將預示著來年春分將會收穫一罈罈瓊漿玉液。

  如今,雖然紹興的多數酒廠已採用機械化的方式生産黃酒,澄懷初酒也不例外,採用現代釀造技術的同時,依然保留了手工釀造傳統,因為最好的酒一定是手工和天然的産物。

圖片50.jpg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彭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