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垃圾分類 新聞詳情
分類在“嘉”·宣教有方|南湖區:小基地大作用 生活垃圾“變形記”
發佈時間 | 2023-09-22 14:05:13    

   舊衣換新顏、零碎的布料再利用“變身”多彩香囊、廚余垃圾被製作成環保酵素……在嘉興市南湖區宣教基地裏,手工達人們忙得不亦樂乎。

圖片1.jpg

  2017年,嘉興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南湖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活動,著力在方式上創新、在細節處發力,提高居民群眾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營造綠色發展新風尚。

  位於南湖區東柵街道的春明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就是嘉興市第一家從事垃圾分類宣傳的社區社會組織。為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增強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促進可回收物品再利用,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居民合理利用資源、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從2017年10月至今,春明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不斷挖掘垃圾分類中的好做法,廣泛向社會推廣展示。

  在新南社區,他們就為手工愛好者建起了在家門口就能學習交流的一個平臺——韻藝手工坊。社區布藝製作達人、剪紙達人們紛紛加入其中,變廢為寶,為居民群眾帶來精彩的手工作品展示及製作課程。一塊布、一根線、一張紙……經過手工達人們巧手一變,成為一件件精美的小物件。

  為了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春明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每月還會舉辦2場環保酵素製作活動,通過現場手把手教居民做酵素和酵素皂,培養居民使用酵素製品的習慣,讓廚余垃圾真正減量。截至目前,環保酵素製作活動已開展了上百場。

圖片2.jpg

  環保酵素簡單易做,製作材料隨手可得,糖、廚余垃圾(新鮮蔬菜、水果、果皮等)、水,比例:1:3:10(品質比),在一個5升的塑膠瓶中,加入 3000克的水,加入撕碎的新鮮廚余垃圾900克,再加入300克的紅糖,攪拌均勻,留出一定的空間,放置在陰涼避光的地方,每天打開瓶蓋,釋放反應産生的氣體,約1個月後,不再釋放氣體,擰緊瓶蓋,約3個月後,廚余垃圾沉入瓶底,上清液清澈,製作完成,倒出上層清液即可使用。而利用蔬果皮製作的酵素肥皂,不僅能從家庭源頭減量廚余垃圾,也能讓廢棄的蔬果皮産生新的價值,酵素肥皂和普通肥皂一樣,可以清洗雙手和衣物。

圖片3.jpg

  他們每個季度還會開展酵素免費兌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到變廢為寶的隊伍中來,從而實現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提高垃圾分類的處理效率。

  今年7月份,南湖區揭牌成立了垃圾分類學院,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圍繞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推動源頭減量、倡導文明習慣養成等課題,打造南湖區垃圾分類宣教體系,培養高品質專業人才,充實講師團力量、壯大志願者隊伍,為30大類分類單元開展工作提供專業化指導,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向規範化、程式化、可複製化發展。

  垃圾分類學院自7月28日成立以來,已舉辦4次全區範圍內培訓,培訓人數300余人、登記在冊講師人數達23人,講師團共開展各類培訓講座50余場,培訓人數1700余人。

  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協同發力、精準施策,接下來,南湖區將充分依託相關陣地,整合資源,共用資訊,定期開展“有禮講堂”、志願服務等,共同推進全區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工作走深走實;不斷加快構建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長效機制,走出一條“南湖特色”的垃圾分類管理新路徑。(圖文由南湖區分類辦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