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嘉興市南湖區科協組織青少年走進嘉興同濟環境研究院,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生態課”。
“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新污染物嗎?有哪些危害?”“塑膠顆粒”“丟棄的藥品”……活動現場,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李東妮通過問答對話的方式,引導大家認知新污染物的來源、危害、檢測原理以及長三角水體中的新污染物情況和管控方式等,並強調目前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主要有四大類,分別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和微塑膠。
接著,小朋友在李老師及同濟大學長三角生態環境科普團隊帶領下,通過色譜中的“紙層析法”實驗,“沉浸式” 體驗了新污染物檢測原理。只見他們選擇一支自己喜愛的水彩筆,在分發的層析濾紙上畫上一道杠或者波浪等形狀,將畫好的紙條分別放置於水和酒精的杯子中,不一會兒,紙條上的色彩暈染開來,自下往上分離出不同顏色,而置於酒精中的紙條相對來説顏色分離的更快更清晰明亮。色譜法的本質是吸附和洗脫,其除環境監測之外,還廣泛應用於合成化學、石油化工、藥物研究和食品檢驗等領域,如檢測食品中的防腐劑、著色劑等。
“目前,長江環境樣品庫(英文簡稱“YESB”)中共保存了5萬多件樣品,儲存的有土壤、魚類、貝類、植物等種類。”嘉興同濟環境研究院科普導師薛麗麗還帶著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實地參觀了長江環境樣品庫,她介紹道,該樣品庫依託同濟大學于2014年建立,YESB立足於長江流域、輻射全國甚至全球環境問題,為傳統、新興污染物的實時與回溯性研究以及生態毒理學研究提供無價的樣品資源,為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來自南湖區新豐鎮中心小學的徐梓宸分享道:“我第一次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很開心。你看,這個是我做完實驗後保存的紙條,打算回家做書籤用。在長江環境樣品庫的參觀,也讓我對生態環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平時生活中可能會接觸過新污染物,但是不知道這背後是由什麼組成的,通過這樣的活動就會明白哪怕是一滴水,一塊土壤背後蘊藏著很多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人類生存,離不開生態環境,也更加明白個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和諧共生。”陪著女兒參加完活動的徐梓宸媽媽感慨道。
據悉,今年暑期,南湖區科協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資源,還組織開展了“STEAM科創研學”等系列活動,豐富青少年暑假生活,加強青少年科學知識普及,增強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傳播科學思想、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莫藍婷 通訊員 吳海霞 文/圖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