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擁有多少圖書館、藏書量有多少,是這座城市文化的一種重要標識。
尤其是對於正處於培育終生讀書習慣階段的兒童而言,圖書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
近日,嘉興市文旅局發佈《嘉興地區兒童友好圖書館(室)建設標準》,就是要從“文化”細節為兒童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助力建設兒童友好城市。
01
這個包括3大維度87條指標的建設標準,詳細標識了兒童友好圖書館的建設內容。
空間建設方面,包括室外和室內空間建設。
前者總體要求應滿足無障礙設計規範的相關要求。
後者要求應根據不同年齡段閱讀需求分設相應的閱讀空間;應滿足無障礙設計規範的相關要求;應遵循安全性、趣味性、人性化、動靜分 離、情景閱讀等原則;應有直接採光和自然通風,室內空氣 PM2.5、甲醛、溫度、 濕度、二氧化碳含量均在國家相關標準明確要求的安全數值範圍內, 並定期檢測室內空氣品質。
另外,還在指引標識、書架、衛生間、清潔等都設置了嚴格的規範標準。
在資源保障上,包括文獻資訊資源、人員、協作與發展、輔導與研究等方面保障。
在服務效能方面,列出六大板塊,詳細羅列服務的內容。比如開館時長、年總流通人次、少兒活動、文獻外借量、流動文獻服務等都制定出了詳細的標準……
此外,在閱讀指導與推廣、兒童參與、需求表達、數字化服務、讀者評價等制定一系列規範。
很顯然,這不僅僅是個框架,而是事無巨細的建設標準和可能涉及的所有細節。可以説,是在軟硬體方面都有細則式要求的全面規範。
02
兒童友好圖書館(室)是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021 年,國家發改委聯合住建部等 23 個部委發佈了《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 2025 年,通過在全國範圍內開展 100 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兒童友好要求在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等方面充分體現。
這顯然是一個打造兒童優良成長環境的重要目標。與正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的“一老一小”相輔相成,體現的是一個善意社會的本質。
“兒童友好城市”源於1989年《兒童權利公約》中提出的兒童具有生命權、受保護權、發展權與參與權四大權利,兒童友好的最基本內涵就是尊重兒童的這些基本權利。
199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聯合國人居署正式提出“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議將兒童的根本需求納入街區或城市的規劃之中,即通過一定的措施,提升原有街區或城市的兒童友好度。
兒童友好城市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倡導兒童優先理念,鼓勵政府制定實施促進兒童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保障兒童的健康、教育、福利和安全,促進兒童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權利的實現。
顯然,這也是包括我國在內的每一個國家都面臨的重要的現實課題。因為,兒童能否健康成長是一個國家未來是否具備優勢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03
我們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傳承。
少年來自兒童,從“娃娃抓起”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服務系統。
許多細節措施都體現在各座城市務實的謀劃中——
城市規劃建設要體現兒童視角,豐富兒童文體服務供給,推進城市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開展兒童友好社區建設,開展兒童友好自然生態建設,服務兒童看病就醫和醫療保障,改善兒童安全出行體驗,持續凈化網路環境……
凡此等等,都是打造兒童順利成長、成才必要的環節。
總概之,“兒童友好”的落腳點在於:面向兒童的友好政策、友好人文、友好服務和友好環境。
正如《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所展望的:到2035年,預計全國百萬以上人口城市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超過50%,100個左右城市被命名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兒童友好成為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標識,兒童友好理念成為全社會共識和全民自覺。
而圖書館作為至為重要的、打造兒童友好城市的“文化”環節,為越來越多的城市所重視。
一個在書的海洋中成長起來的人,其展望未來的高度、理解世界的深度、服務人類的廣度顯然是可以預見、值得期待的。
嘉興市發佈兒童友好圖書館(室)建設標準,是打造兒童友好城市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為了這個全人類都在孜孜以求的目標而做出的現實努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鐘嘉平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