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看“八八戰略”大型主題展覽 感受嘉興20年蝶變
發佈時間 | 2023-09-20 09:07:10    

   大道如潮起錢塘,思想如水潤之江。9月8日,大道之行——“八八戰略”實施20週年大型主題展覽在浙江展覽館拉開帷幕,嘉興展區也精彩亮相。

  一張張生動的歷史圖片、一件件厚重的文獻實物、一段段精彩的視頻資料,為觀眾鋪展開一幅生動豐富、氣勢恢宏的歷史長卷。

  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提出,要進一步發揮八個方面的優勢、推進八個方面的舉措,即“八八戰略”,指引浙江走出改革創新開放圖強之路。

  此次展覽分為綜合展區和地方展區。綜合展區分為偉大擘畫、精彩蝶變、勇立潮頭三部分,重點詮釋“八八戰略”的提出、實施及其重大意義,展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實踐歷程,立體呈現在“八八戰略”指引下,20年來浙江全領域各方面發生的精彩蝶變,彰顯“八八戰略”歷久彌新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地方展區名為“共譜華章”,集中展示浙江省11個設區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忠實踐行“八八戰略”的生動實踐。

  在地方展區,嘉興從“初心之地”“樞紐之地”“和美之地”三大維度,講述20年來在“八八戰略”指引下,嘉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革命紅船起航地的美譽度、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這是一片涌動紅色基因的

  初心之地

  在嘉興展區入口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句詩——煙雨迷蒙訪舊蹤。這句詩取自1964年4月5日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訪嘉興南湖時寫下的《清明節遊嘉興南湖訪煙雨樓》。

  嘉興展區以“嘉興賦”開篇,“文化青”的底色無不透著嘉興厚重的歷史人文積澱,背景輔以南湖革命紀念館外觀造型,融合了江南水鄉古樸典雅的屋檐設計,彰顯了嘉興“兩個文化”源遠流長的獨特優勢。

  “在紅船起航的地方”幾個大字上方,是一幅大型油畫,再現了中共一大代表登船起航的歷史瞬間。1921年8月初的一天,正是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登上了嘉興南湖的一艘畫舫,成就了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2002年10月22日,習近平同志履新浙江的第11天,就專程來到嘉興,重溫初心、堅定信念,他感慨地説,如果我們的黨員同志能夠來到南湖看一次展覽,聽一次黨課,學一次黨章,觀一次專題片,瞻仰一次紅船,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就能得到“精神傳承、思想昇華”。

  “一個大黨誕生於一條小船。從此,中國共産黨引領革命的航船,劈波斬浪,開天闢地,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005年6月21日,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上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這樣寫道,這也是首次提出並系統闡釋紅船精神。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徵;紅船精神鑄就了中華兒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成為我們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

  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是嘉興這座城市的“根”與“魂”,紅色已然成為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底色。紅船精神已融入這座城市的每一個細節。如今,嘉興兒女在紅船精神指引下,自覺成為“首創”“奮鬥”“奉獻”精神的踐行者。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南湖紅船,在南湖革命紀念館發表重要講話:“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為了串聯起這兩座紅色之城,2021年兩地開通了國內首趟納入鐵路運作圖的“南湖·1921”紅色旅遊列車,它和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嘉興火車站復建老站房、南湖紅船、南湖革命紀念館等紅色資源一起,構建起了新時代“重走一大路”。

  烏鎮是嘉興的烏鎮,更是中國的烏鎮。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6年間5次到烏鎮調研,並強調要堅持“以保護歷史遺産來開發旅遊”的發展理念不動搖。“中國古鎮看嘉興”品牌,就是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謀劃的思路,讓千年古鎮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這是一座通達八方的

  樞紐之地

  習近平同志曾對嘉興提出,“嘉興處在上海和杭州之間,是長江三角洲很中心的位置,怎麼利用這種區位優勢,做好自己的文章?這種區位優勢,有人説是‘浙北現象’,有人講打‘上海牌’,但不管叫什麼,對這種關聯的作用,這種互動的影響,肯定是我們要著眼的工作重點之一。”

  20年來,嘉興牢記殷殷囑託,以只爭朝夕的姿態跑出了“嘉”速度,正如嘉興展區裏的那輛高速行駛的復興號列車。數據為證:2002年到2022年,嘉興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從678億元增加到6739億元,規上工業總産值從787億元增加到1.42萬億元,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從2568美元提高至1.81萬美元,農民收入連續19年領跑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56、全省最優,生態環境品質公眾滿意度“十連升”……

  嘉興作為浙江接軌上海的“橋頭堡”,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區位優勢顯著。正因此,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了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落戶嘉興,在命名和選址上充分體現了研究院立足浙江、面向長三角的定位,也是“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重大決策落地的首個案例。

  不僅如此,嘉善2008年被確定為習近平同志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基層聯繫點,2019年被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2022年,嘉興被賦予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指引嘉興加快實現由“立足全省域”向“放眼長三角”的躍升。

  在向“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邁進的進程中,嘉興清楚自己的稟賦優勢,也為自己制定了實現路徑,即打造“海陸空鐵”立體化交通體系,“大幹交通、乾大交通”的建設熱潮正將嘉興良好的區位優勢轉化為高品質發展勝勢。

  陸路方面,嘉興市“三縱三橫七連”的高速公路和“五橫五縱一連”的國省道網路加快成型,杭海城際、通蘇嘉甬、滬昆、滬乍杭等鐵路見證著“軌道上的長三角”呼嘯而來。

  水運方面,嘉興市擁有前海後河的獨特優勢,是發展海河聯運的理想之地。目前,嘉興市“一樞紐、八聯、十通道”的海河聯運總體佈局已經形成,海河聯運吞吐量佔全省海河聯運總量的82.5%。

  航空方面,嘉興市軍民合用機場改擴建工程全面開工,預計2025年投入運作,將成為長三角地區世界機場群中重要的功能配套機場;同步建設圓通物流項目,打造航空物流基地。

  這是一方流淌幸福的

  和美之地

  101這個數字,對於嘉興來説,有著特殊的意義。19年前,習近平同志搭乘101路城鄉公交車,親身感受嘉興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帶來的變化。

  猶記得,2004年3月23日,習近平同志從始發站嘉興火車站上車,一直坐到了終點站三星村站。

  下車後,習近平同志走到村民中間,了解群眾對城鄉公交運作的意見建議。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點讚城鄉公交,説公路都通到了村口,坐公交車就能進城。習近平同志高興地説,推進城鄉一體化是個系統工程,要整合資源,完善佈局。

  就在那次調研之後,2004年3月26日,習近平同志在嘉興召開全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座談會,提出“嘉興完全有條件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統籌城鄉發展的典範”。

  20年來,嘉興始終牢記囑託,持之以恒推進“千萬工程”,打造統籌城鄉發展的典範,城鄉居民收入比為長三角41市最優。

  如今,城鄉共用的公交網路已實現嘉興市域全覆蓋,101路公交車已成為生動展示嘉興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窗口。

  在嘉興展區還有一張照片特別吸引人:兩位農民高興地展示他們的“上崗證”。他們是南湖區余新鎮農莊村的許金陽和李偉忠。作為村裏的代表,兩人經過培訓,拿到了農民技術資格證書和農民技術人員技術職稱證書。他們説,這在當時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照片拍攝于2003年,當時,南湖區余新鎮對當地農民實行統一規範管理,分批進行職業“上崗培訓”。2004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千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的通知》,開始全面實施“千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重點開展農業專業技能、務工農民崗位技能等培訓。

  上崗培訓後,許金陽和李偉忠掌握了先進的種植方式和農業機械操作能力,並將這些知識手把手教給村民。村民有了技能,農作物産量大幅提高,收入增長也很可觀。2005年,農莊村集體收入提高了30多萬元;2006年,村裏就換上了插秧機等現代化農機。如今,農莊村的農業機械化種植水準已超過50%。

  隨著城鄉統籌的推進,嘉興農村高品質現代文化供給越來越豐富,精神文化更加富有,在彰顯共同富裕人文之美上成為典範。2023年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主會場在海鹽縣沈蕩鎮永慶村文化禮堂舉行,為村民奉上一道冒“鍋氣”的文化大餐,也讓文化禮堂成為村民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在桐鄉烏鎮看一幕戲劇,在海寧鹽官觀一場錢江潮,在海鹽看一次長三角最美日出,在嘉善感受“村BA”的無限熱情……嘉興展區還創新打造了“任意門”體驗空間,每次打開這扇門,可以“穿越”到嘉興的不同場景,都會見到不一樣的嘉興。

  如果“八八戰略”是一本內涵豐富的書,不如以看展的方式來讀一讀“嘉興卷”,置身於“八八戰略”實施20週年展現的一幅幅生動圖景,感悟“八八戰略”深厚的政治感召力、思想穿透力、戰略引領力,為奮進新征程汲取智慧與力量。

來源:嘉興日報    | 撰稿:記者 楊穎慧 通訊員 胡正一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