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巧施“騰挪術”,打開“新空間”
發佈時間 | 2023-09-04 08:55:26    

   記者從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我省2022年度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省級精品工程名單于近日公佈,嘉興共有4個項目入選,均列全省前十。其中,海寧市硤石街道軍民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同時入選的還有海鹽縣沈蕩鎮五聖村等4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紅聯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桐鄉市洲泉鎮屈家浜村等3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

  推動空間集散成片

  土地綜合整治,是一張增添村民獲得感的民生答卷,是一項謀劃以人為核心的民生大計。自2020年開展省級精品工程評比以來,嘉興已實現土地綜合整治省級精品工程縣(市、區)全覆蓋。

  這個時節,行走在海寧硤石街道軍民村,平整的機耕路兩旁,高標準農田綠韻綿長,“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的美麗場景躍然眼前。良田豐茂的盛景得益於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工程的實施。“整治後,一片片低效田、‘巴掌田’化零為整,項目區耕地(糧食)種植面積從633畝提高到1380畝,佔比從40.44%升至88.20%。”海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整治工作在有效解決農村用地碎片化難題的同時,也推進了村莊整治。

  秀洲區紅聯村位於王店鎮東北部,地勢平坦,水鄉特色濃郁。闊步發展中,紅聯村結合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積極發展觀光農業,並有機整合區域內的東興奶牛場,融入健康、綠色等多種元素。

  鄉村振興離不開産業振興。近年來,王店鎮依託奶牛産業優勢,以農文牧旅融合發展思維推動三産融合,進一步解鎖奶牛的“附加值”,逐漸讓東興奶牛場發展為長三角地區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週末來遛娃、擼牛,收穫滿滿。”“不用買票就能看到給奶牛擠奶,還能買到最新鮮的奶製品。”……採購、參觀、周邊遊,紅聯村東興奶牛場贏得了一致好評,也讓越來越多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為“共富”再添後勁

  現如今,農田規整連片,環境更宜居;老房子拆遷,村民搬進幸福新村;企業相繼落戶,帶動村民致富……通過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嘉興有效突破了土地要素制約的瓶頸,探索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截至目前,嘉興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5.9萬畝,“千畝方”“萬畝方”達13.3萬畝。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獲取增減掛鉤指標7.6萬畝,建成“四好農村公路”260千米,建成百戶以上城鄉一體新社區264個。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138個,創建鄉村振興精品村30個,創建美麗宜居示範村30個……土地文章的紮實深耕,深刻改變著嘉興的鄉村。

  如何將更多被“喚醒”的土地由點連線及面,做到高度、力度、深度兼備?我市印發了《嘉興市土地綜合整治工程推進方案(2023-2027年)》。

  “對比前一個五年的‘四百工程’行動,現在的土地綜合整治更加豐富、範圍更廣,內容也從原來的‘二整治一修復’(農田整治、村莊整治加生態修復)變為‘三整治一修復’,把低效用地整治盤活也增加進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土地綜合整治範圍從原先的單個鄉鎮變為現在的跨鄉鎮,也就是説,原先土地綜合整治集中在鄉村地區,現在的升級版已經“進城”,進一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為“共富”再添後勁。

來源:南湖晚報    | 撰稿:記者 鄧雪珂 通訊員 沈俊 高雪新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