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嘉興“消費馬車”跑得快
發佈時間 | 2023-08-03 08:48:02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是加速形成“雙迴圈”格局的關鍵環節。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86.92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居全省第2。

  從城鄉結構看,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95.09億元,增長1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91.83億元,增長10.1%。按消費類型分,上半年,商品零售1095.06億元,增長10.7%;餐飲收入91.86億元,增長4.3%。

  “上半年,商貿各項指標快速恢復,內需動能不斷釋放,流通體系不斷健全,我市消費市場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市商務局副局長劉吳宏表示。

  創新消費場景“帶節奏”

  如果你感覺到,今年消費市場節日特別多、活動特別多,尤其是集市特別火,那就對了!

  今年以來,嘉興基本按照“一月一主題、一週一活動”的頻次,通過市縣聯動“帶節奏”,不斷創新消費場景。

  從年頭上的煥新年貨節、春季車展,到“五五購物節”、餐飲消費歡樂季,從元宵燈會到嘉興“端陽大集”,圍繞一股煙火氣,各級政府、各大商業主體,從線下到線上,都鉚足了勁搞活動、促消費。

  記者觀察到,今年消費熱風繼續往兩個方向吹:一股風吹向餐飲美食,另一股風吹向夜間經濟。餐飲來看,“一隻龍蝦”的帶動力十分強勁。上半年,海鹽稻田龍蝦文化節、由橋龍蝦文化旅遊節、嘉善啤酒龍蝦節等餐飲美食類消費活動紛紛登場,其間發放文旅餐飲相關消費券約2000萬元,拉動餐飲消費超3億元。

  “我們正在研究新一輪促進餐飲業高品質發展政策意見,計劃從數字化改造、品牌建設、連鎖發展等方面進行引導和支援。”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夜間消費愈夜愈精彩。上半年,平湖市入圍浙江省夜間經濟試點城市,平湖南河頭歷史文化街區、海寧橫頭街歷史文化街區入選省級特色商業街試點名單,為我市發展夜間經濟添助力。

  從政策供給角度看,我市出臺了《嘉興市促進夜經濟消費若干措施》,提出在市本級打造4條夜經濟樣板街,各縣(市、區)分別打造1至2條夜經濟樣板街,依託商圈、街區舉辦南湖夜巷、星空營地、梅灣不夜城夜市、洪波公園集市等一系列夜間消費活動,持續培育夜間消費氛圍。

  優化消費供給“帶流量”

  從供給側發力,從産業結構發力,突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是今年以來嘉興促消費的一大著力點,也是亮點。

  讓老字號帶頭出彩。今年以來的各大促消費主題活動上,我市各老字號企業熱情站場、誠意暖場、堅決撐場,拿出足夠的優惠力度,贏得足夠的消費熱度,賺得足夠的曝光度。在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中,都不乏老字號的身影。五芳齋、嘉欣絲綢等13家企業還精彩亮相“2023港澳浙江周浙江老字號(澳門)精品展暨浙澳名優品展”,為港澳同胞帶去了江南味道。

  讓工廠店率先出列。今年4月,我市啟動2023嘉興工廠店消費季,聚焦本土服裝、食品、家裝三大特色産業,推出20家精品工廠店,開通6條免費接駁公交,組織企事業單位每週開展工會活動,為工廠店引流,已拉動工廠店銷售超2000萬元。

  “我們剛剛發佈了嘉興消費地圖,將嘉興的特色商圈、地標美食、工廠店消費挖掘出來、展示出來、串聯起來,方便市民遊客。”劉吳宏表示。

  讓內外貿一體化“出新”。嘉交會已經成為嘉興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品牌活動。2023浙江(嘉興)內外貿融合交易會暨嘉興進出口商品博覽會共有180家企業參展,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位境外採購商齊聚嘉興,現場達成意向成交金額8100萬美元。與此同時,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已經成為企業共識,今年又有12家企業、1家基地申報省內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和基地。

  新能源汽車消費出眾。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汽車零售額140.52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新能源車零售額為35.45億元,增長73.7%,拉動限上零售額增長4.9個百分點,新能源車佔汽車零售額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5.7%提升至25.2%。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我市持續深化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在全市範圍內投放汽車消費券或補貼近1億元,對新能源汽車補貼上浮,共拉動消費超35億元。南湖區正在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車貿易園,蔚來、比亞迪等品牌店已正式開業,原汽車商貿園正在謀劃有機更新,海寧市正在推動海寧皮革城新能源汽車綜合體招引培育。

  (原文標題: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勁增10.1%,增速居全省第2 嘉興“消費馬車”跑得快)

來源:嘉興日報    | 撰稿:記者 鄭小梅 製圖 張利昌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