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興發佈《嘉興市綜合行政執法系統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旨在全面落實省、市關於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著力提升服務水準,打造高品質法治化營商環境。
《措施》分別從“執法益企行”黨建聯建品牌、“企優信”信用修復品牌、預告式“綜合查一次”、“雲便問”遠端詢證、“繁簡分”簡案快辦模式、“首違不罰+公益減罰”模式、長三角毗鄰區自由裁量權清單、“村社吹哨 隊伍報到”工作機制、“預防性”和“警示性”普法、優化規範外擺經營等十個方面入手,對全市綜合行政執法系統如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出了指導。
記者注意到,《措施》中每一條舉措都體現了“服務”二字,溫暖服務、靠前服務、細心服務,目的就是要聚焦企業需求,主動擔當作為、深化改革創新,為持續擦亮“浙裏最‘嘉’”營商環境品牌、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典範城市貢獻綜合行政執法力量。
比如“村社吹哨 隊伍報到”工作機制方面,要推動綜合行政執法與基層社會治理有機融合,發揮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最優效能,讓群眾共用“大綜合一體化”改革成效。建立執法隊員一對一聯繫重點社區、重點村工作機制,梳理形成以綜合監管、執法保障、普法宣傳、民生服務為重點的基層“吹哨”清單,打造“1+1+X”基層綜合行政執法作戰單元,實現綜合行政執法力量沉底式延伸。
海鹽縣在企業集聚的工業園區試點設置“企業執法聯絡站”,切實打通服務群眾和企業的“最後一公里”。聯絡站通過梳理轄區內頻發、高發事件,主動走訪聯繫轄區企業,做好勸阻違法行為、收集違法線索、化解矛盾糾紛、代辦居民事項以及服務指導企業等工作,服務內容涉及林業、人防、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發展改革、農業農村等18個領域、168個事項。
“真是非常感謝,像一些專業的手續問題,我們有時候遇見總是一頭霧水,聯絡站工作人員手把手教,為我們企業解決了難題,幫了很大忙。”海鹽一家企業的負責人朱先生説。
原來,該企業此前因不了解規劃手續的補辦流程,導致規劃手續遲遲沒有辦下來。在得知該情況後,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的智慧灣企業執法聯絡站的執法隊員立即聯繫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並第一時間派人到企業現場踏勘。“企業執法聯絡站設在園區門口,企業能就近辦理,真是服務送到家門口了!”朱先生説。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軟實力、綜合競爭力、區域影響力的重要體現,而如何正確引導企業依法辦事也是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必不可少的一環。《措施》提到,要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針對社會普遍關注、媒體重點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領域或行業,要依託數字化改革成果建立研判預警機制,實施事前“預防性”、事中“精準性”、事後“警示性”普法,將普法教育貫穿行政執法全過程,形成執法與普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
對此,桐鄉市緊盯建築工地有效管理,編制《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建築工地篇》,指導該市建築工地管理,壓實管理主體責任。清單圍繞建築垃圾運輸處置、門責制履行、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等重要領域,梳理出高發頻發違法違規行為涉及的合法合規事項10條。
夜間施工擾民、未經審批擅自佔用城市道路施工、隨意傾倒建築垃圾……在建築工地上常見的這些違法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怎樣去避免這些違法行為的發生?這些疑惑在這份清單中都能找到答案。
《措施》還提到,要深化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綜合查一次”的運用,開展預告式“綜合查一次”,依託“大綜合一體化”執法監管數字應用和一體化智慧辦案中心,運用智慧化辦案取證設備,實現執法辦案現代化。同時,要實現繁簡分流、簡案快辦、難案速辦,對於適用“首違不罰”的違法行為,要探索利用公益服務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據統計,截至6月底,嘉興全市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案件共計16332起,其中“首違不罰”案件5368起,佔比32.87%。全市共開展檢查22749戶次,其中開展“綜合查一次”14835戶次,佔檢查總戶數的65.21%。與此同時,嘉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創新推行“簡案快辦”模式,優化執法資源配置,集中精力查辦精品案、大要案。該項工作自5月推廣以來,“簡案快辦”模式實施率達70.37%,普通程式案件平均辦案時長10.3天,較1至4月平均水準縮短了7.65天。
嘉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框架下,聚焦經營主體需求,尋找改革小切口,挖掘好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項目品牌,全力打造綜合行政執法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嘉興模式”。
來源:嘉興日報 | 撰稿:記者 黃建東 通訊員 錢珺瑤 王家慧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