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分別發佈了《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2》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
隨著兩份報告發佈,2022年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行榜也正式出爐,榜單十強城市依次為深圳、南京、杭州、廣州、武漢、西安、蘇州、長沙、合肥和青島。
榜單還顯示,嘉興排名第22,在浙江省內僅次於杭州和寧波。從長三角範圍看,嘉興排名第7,高於GDP排位。
據悉,今年是該系列報告的第4次公佈。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行榜的樣本城市,來自科技部支援建設的國家創新型城市。截至2022年底,科技部共支援103個城市(區)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由於數據可獲得性及城市、城區之間的可比性問題,編寫組僅對97個地級和副省級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價。
依據主體創新功能的不同,編寫組將97個創新型城市分為創新策源地、創新增長極和創新應用區三大類。嘉興被分在創新增長極類別。在同類城市中,有寧波、溫州等嘉興的省內“兄弟”,也有蘇州、無錫等長三角“近鄰”,還有南昌、貴陽等內陸省會城市。
嘉興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中關於嘉興的細緻分析,指出了嘉興創新能力的強項和不足。
報告首先分析了嘉興創新能力的總體情況:地區生産總值在97個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37,創新能力指數為60.65,排名第22,在46個創新增長極類別城市中排名第13。
記者進一步分析發現,排在嘉興之前三位和之後三位的城市分別是東莞、鄭州、南昌和長春、鎮江、貴陽,其中4個是省會城市。這也從客觀上印證了嘉興創新的不俗實力。
此外,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也通過兩份報告同步發佈。嘉興排名第26,在省內依舊穩居前三。
嘉興創新能力究竟強在哪?報告也站在全國層面進行了具體解讀。
報告稱,嘉興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財政科技支出佔比(4.78%)是全國平均水準的1.7倍;科技創新活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3.31%)是全國平均水準的1.4倍,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162.5人年)是全國平均水準的2.3倍;科技創新對高品質發展支撐引領作用強,高新技術企業營收與規上工業企業營收之比(46.9%)是全國平均水準的97.5%。
如此澎湃的創新動能,最大的來源是嘉興的企業。
截至2022年,全市擁有省重點企業研究院、省企業研究院和省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18家、242家和636家,規上工業百強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全市設立研發機構的規上企業有4202家,研發機構設置率為61.58%,高於全省24.2個百分點,絕對值、佔比均居全省第一。
目前,圍繞打造“135N産業集群”,嘉興正創新開展“院企”“銀企”常態化雙向對接活動,加快建立“政産學研金介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探索政産學研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
“不過,報告也指出了嘉興創新能力的短板所在,這為嘉興科技工作指明瞭方向。”上述負責人表示。
報告提到,從創新能力構成看,嘉興成果轉化力、技術創新力有待提升。與有關城市相比,嘉興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有待加大。此外,嘉興在人才培養、高新區發展、高水準技術創新基地建設等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
令人欣喜的是,針對這些短板,嘉興已經開始行動。
2022年1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嘉興秀洲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更名為“嘉興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以此為契機,嘉興開始了全市高新區“一區多園”建設工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更加優越的平臺。
同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嘉興成為全國首個跨省域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中唯一一個地級市,將在成果轉化力提升上探索新路徑。
為進一步補足短板,嘉興正積極與國家科技資訊資源綜合利用與公共服務中心等全國性大平臺對接,借梯登高,為嘉興高新區、科技創新主體(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提供優質科技資訊服務,著力打造全國顛覆性技術轉移先行地,吸引集聚顛覆性技術落地。
下一步,嘉興將圍繞“打造國家創新體系的戰略節點”定位目標,聚焦科技企業和科研院所兩大主體,加快構建“産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創新生態,全力推進全域創新,為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創新支撐。
(原文標題:2022年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第22,居全省第3 嘉興創新能力強在哪?潛力怎麼挖?)
來源:嘉興日報 | 撰稿:記者 裘建鋒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