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一線調查:退伍老兵溫州創業遭遇十年坎坷路 多部門推諉兩億投資項目慘遭卡脖子
發佈時間 | 2024-07-30 19:52:29    

  “我們試營業僅15天,鞋谷園區就為鹿城區創造了價值近4億元的390萬製鞋雙訂單,園區本可以為鹿城乃至溫州製鞋實體産業帶來大量訂單,我們信心十足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幹’,卻因為政府的原因將鞋谷關停2年多,這期間我們‘跑斷腿’、‘説破嘴’、卻得到是多部門推諉‘沒人管’的局面,黨和國家一直在強調改革營運商環境,可是碰到這種局面讓我們非常無奈。”溫州溫化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溫州溫化)負責人譚利奇對中國網記者説。

圖片1.jpg

  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在溫州創業的退伍老兵譚利奇卻始終開心不起來,日前,譚利奇將遭遇溫州鹿城區政府各部門卡脖子經歷反映給中國網,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調查並暗訪了相關部門。

  企業:理解配合政府卻讓“鞋谷”跌入“低谷”

  據了解,譚利奇來溫州20多年一直從事製鞋産業。2010年12月他們公司為配合鹿城區人民政府西向排洪工程建設,將原有廠房交于政府,2012年區政府將企業安置在鹿城區豐門街道尚吉路316號,約24畝,用於製鞋生産,土地性質為工業工地。

  本可以建廠房的地塊,由於政府部門政策處理沒有及時到位,被有關部門用作建築垃圾堆放點,企業多次反映無果,而垃圾這一堆就是5年,導致地塊到2017年才具備設計施工條件,2018年9月公司自籌資金2億多元開始建設。

  建設期間,碧桂園要在附近開發住宅項目,為改善商品房居住環境,鹿城區政府以會議紀要形式對周邊用地企業提出轉型,提升要求。為此,碧桂園委託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做了環境影響報告,顯示該地塊50米區域不能新建帶有使用揮發性有機溶液和其他有毒有害廢氣等原輔料的建設項目。

  由於該溫州溫化地塊南鄰碧桂園住宅區,西鄰鹿城區人民醫院,西北角鞋都第三小學,北邊潘岙錦園安置住宅區,最近的不足24米,最遠的也不超過40米,地塊被學校、醫院、住宅等敏感目標包圍。根據鹿城區發佈的《溫州市鹿城區製鞋行業整治提升方案》,鹿城區住建局的指導意見,均對溫州溫化地塊新建製鞋廠房做出限制,導致開辦鞋廠存在環保上的實質性障礙。

  譚利奇告訴記者,溫州溫化所在周邊擁有超2000家的製鞋企業資源,迫切需要將産品推廣和銷售。建設廠房的時候,鹿城區還有《鹿城區強三優二城市有機更新工作實施細則》即“退二進三”政策,根據該政策建成的廠房可以自主申報用地臨時功能轉變,將工廠臨時轉變成以“數字科技”、“AI設計”、“AI直播”、“AI跨境電商”、“新零售商業體驗中心”、“新零售數據與科技研發中心”、“網紅孵化培訓直播基地”、“鞋類品牌展示選品”為核心定位,著力打造對周邊無害業態的“溫州鞋谷數字經濟産業園”(以下簡稱:鞋谷園區)平臺運營方式來營運,來自主申報臨時功能轉變。

  但計劃沒有變化快。由於受疫情影響使得施工週期嚴重滯後,導致企業于2021年12月才拿到産權證,但是疫情並沒有影響區政策變化,2021年11月,區政府出臺《關於修改廢止部分行政規範性文件的通知》,廢止了“退二進三”政策使企業無法申報。

  2021年,鞋谷園區建成,但周邊碧桂園天麓府居民聯名向企業交涉堅決反對企業辦工廠,並向區政府、街道等地進行反映反對辦工廠,企業理解居民關心自己居住環境的心情,沒有強硬開工製鞋工廠。

圖片2.jpg

  2022年,企業按照數字經濟園的模式,向鹿城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提出試營業申請並獲得批准,15天時間取得巨大成功,也獲得了本地實體鞋企和周邊居民的認可。可是,7月28日,鹿城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以企業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為由要求鞋谷園區停業。

圖片3.jpg

  為了讓鞋谷園區繼續經營,企業多次向政府各部門反映,按園區模式運營是基於區政府環保要求和考慮到周邊社區居民、學校和醫院的需求,也希望政府能夠充分了解企業及周邊的實際情況臨時功能轉變是符合學校、醫院、鞋企及廣大群眾的利益,但是當地政府的推諉讓企業精疲力盡。

  記者暗訪:政策依據有了“鞋谷”卻依然看不到“陽光”

  2023年9月,溫州市自規局發佈公告,鞋谷園區地塊已調整為新型産業用地(M0),根據《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善市區創新型産業用地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為該地塊增加了更多使用功能。

  “看到這個資訊讓企業高興起來,終於可以看見‘陽光’,但是,相關部門卻説,必須是把建好的樓拆了,重建才能享受這個政策。”譚利奇失望地告訴記者。

  為了解當地政府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如何為企業紓困,記者跟著譚利奇走訪了鹿城區自規局、環保局、經開管委會、豐門街道、政務服務中心並電話聯繫了經信局等部門。

圖片4.jpg

  7月18日上午,記者陪同譚利奇來到鹿城區政務服務中心自規審批科,其工作人員表示,新調整的新型産業用地(M0)的使用要求屬於規劃性質,其與企業現有不動産權證的性質不同,企業現有的土地性質仍為工業用地。只有土地回收再出讓,廠房拆遷再新建時,才能實現土地性質的轉變,當下只能按照不動産證上的工業功能去施工,審批只看産權證的土地性質,至於業態轉變需要聯繫經信部門。

  7月18日下午,記者電話聯繫了鹿城區經信局産業科工作人員等到反饋是,經信部門只根據土地産權證標注的性質來確定業態,工業用地只能做生産方面的産業,不能做其他業態,除非是區政府同意的臨時轉變功能的業態,如果因環保及投訴問題確實無法做生産類的業態,需要充分證明,再由區政府會同各部門進行商議來決定是否轉變功能。

  7月18日下午,記者與譚利奇再次來到鹿城區豐門街道,諮詢了經濟科科長邱殿照,他覺得,目前鞋都三期也缺鞋谷園區這樣的業態,但是解決當前問題還是需要上面領導統籌各個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解決土地功能轉變等歷史遺留問題,讓我們想想辦法再去找找關係。

圖片5.jpg

  7月19日,記者隨同譚利奇來到鹿城區政務服務中心,與鹿城區環保局審批科、業務督導科的工作人員分別做了諮詢和溝通。環保審批科諸俊輝表示,鞋谷地塊位置特殊,周邊是居民區、醫院和小學,因此,如果地塊做製鞋工廠使用,在廢氣排放和噪音污染上都不能通過,存在技術指標上的缺陷。在小學樓頂還有一個生態環境部設立的生態環境監測站在實時採集污染數據,該站數據直連生態環境部,一旦監測到大氣污染排放超標就會報警,現在的監測非常嚴格,保護環境的力度很大,處罰機制也很嚴厲。我認為這裡辦工廠是不合適的。中央、省裏都會觸發報警機制。結合噪音擾民與廢氣污染雙重因素考慮,是不建議以工業用地開展鞋業生産的。哪怕是投入生産的了,企業將來也是麻煩不斷,現在地塊改成了新型産業用地,應該找經開區商量下根據現在是時間情況,報區裏領導彙報下,看看怎麼解決。

圖片6.jpg

  7月19日,記者與譚利奇來到鹿城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諮詢了經濟發展科,該科室科長鄭瑞亮表示,經開區管委會不是具有轉變功能的審批單位,無法為企業提供轉變土地性質的幫助,能否按照新型産業用地(M0)要求來轉變功能,我認為不能,具體還是要問自規局,如果環保認為不適合做工廠,那你們讓環保出具意見書再説,現在我們也辦法牽頭找區裏領導協調。

  7月21日,本網製作了一項關於鞋谷園區恢復成製鞋工廠的民意調查,聯繫了周邊的社區居民進行了調查,短短一天時間,收到了近120戶業主的反饋,大家意見非常集中,反對開辦工廠將,認為適合開辦商貿園區、商場、酒店、菜場等。

  7月23日,記者與譚利奇來到豐門街道,告訴該街道書記朱克,現在是環保部門和周邊居民反對建工廠,朱克説,“辦工廠居民有什麼好投訴的”,要求溫州溫化趕緊搞工廠。

  評論:改革營商環境莫成空談 “鞋谷”何時重見“光明”

  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通過市場分析,溫州鞋谷重開經營預計每年將為溫州鞋企帶來3000萬雙製鞋訂單,為溫州帶來超20億元以上的稅源規模,每年可上繳政府土地收益金近1000萬元,可解決大量人員就業等多贏的局面。按照區裏臨時轉變用地功能的要求,鞋谷都具備條件,因為對比這邊類似業態,我們建設晚因此規劃設計方面是目前鹿城區條件最好的。我們多次向各部門能承諾對照臨時轉變功能,在用地標準及各項費用繳納上,將嚴格政府的各項要求執行。

  “如果將幾萬方的溫州鞋谷恢復成製鞋工廠,加工所需要用的材料多少都會有污染物排出,一想到會影響到小學孩子們和周邊的居民,包括醫院也堅決反對,我們內心也不願做廠房使用。這兩年實體經濟不景氣,之前來過鞋谷的很多鞋企都希望鞋谷早日經營,這裡園區環境好,大家可以直播,也可以跟採購商洽談,讓鞋企得到實實在在實惠。政府應該要深入了解這裡的實際情況,不能讓企業因為政府的原因,本來可以和諧發展,最後變成陳情、環保、企業倒掉的多輸的局面”譚利奇説。

  從中央到地方,都不斷強調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譚利奇,作為一個退伍老兵艱難本就創業,根據當地政策花費鉅資投資一個好項目,卻被關停2年多,至今沒有任何收益。這期間跑下來,各部門説法不一,相互推諉,沒有部門願意牽頭向鹿城區領導彙報,商討為企業紓困。

  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溫州市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不能在服務非公有制經濟上成為落後者,更不能再這裡讓改革營商環境成了“空談”。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