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莫言:作家成為“嘴替”,説明他們的作品還沒過時
發佈時間 | 2024-07-27 10:36:13    

   短視頻盛行的時代,年輕人熱衷在網上尋找“嘴替”。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段文字,精準戳中人們的內心情緒,換來會心一笑。

  如今,許多作家也加入了“嘴替”行列,余華、史鐵生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許多年輕人被他們寫下的文字、説過的話打動,紛紛曬出讀書筆記,感嘆“後勁真大”。

  對這件事,著名作家莫言並不覺得意外,世界千變萬化,人類基本情感的變化卻相對緩慢許多。這也是多年前作家們説過的一段話依然適用於現在,並且還能引起讀者強烈共鳴的基礎。

  便如同人們今天去讀雨果、讀托爾斯泰,依然會被書中的人物、情節打動,原因就在於這些作品表現了人的共同性,那是一切文學交流和藝術交流的基礎。

  作家,“嘴替”的誕生

  想跟年輕人的情緒同頻共振,作家必須得有兩把刷子。

  在這點上,莫言很能跟得上潮流。他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這幾年,還跟好友王振一起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兩塊磚墨訊”,樂此不疲地更新書法作品,記錄出遊心得。

  在另一個微信公眾號“莫言”上,他又變換了風格,“我想和年輕人聊聊天”,有時送上手寫書法祝福,“輕搖小扇,樂讀奇書”,有時提醒大家多讀書,“拿起書本,放下焦慮”。

  許多網友給他留言,“可愛閒散的文筆”“我也喜歡聽莫老師嘮嗑”。

  不止是莫言的一些“金句”受歡迎,眼下,余華、史鐵生等作家甚至成了網友口中的“嘴替”,原因很簡單:他們筆下的文字、説過的話,精準拿捏了人們的心情。

  寫母愛,史鐵生的文字依然能夠令人淚流滿面,“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余華的《活著》和《十八歲出門遠行》等作品在網上流傳。有人從他的書中讀懂人生哲理,勇敢面對現實;也有人看到了生命的力量:世事無常,我們依然要對未來滿懷希望。

  儘管歲月漫長,但他們的作品仍舊能夠被反覆閱讀,本人也仍舊能成為年輕人的“嘴替”,莫言覺得,這恰恰是作家追求的一種東西。

  他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如果一個作家50年前寫的書,其中很多句子和段落能夠被現在的人拿出來引用,這説明他的書表現了人的一種普遍狀態,還沒有過時。”

  生活中的朋友,文學上的朋友

  很多時候,看似高冷的作家之所以能成為“嘴替”,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風趣”。

  比如,余華調侃莫言正從攝影愛好者往攝影師過渡,自己的散文集封面還用了莫言的攝影作品。那什麼時候能看到莫言攝影作品集的出現?莫言隨口接上話茬,“買余華的散文”。

  簡短的對話中流露出一股鬆弛感,難怪網友會説,“他們做個聊天節目也會很搞笑。”而這種恰到好處的幽默感,源自二人多年來的友情,也源自對彼此作品的欣賞。

  莫言跟余華曾經是同學,經常一起吃飯、聊天,在一個宿舍裏一住就是三年,“大家都是作家,都對文學抱了一種很莊嚴的想法。還有一點尤其重要,那就是互相欣賞對方的創作。”

  他們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文學上的朋友。余華欣賞莫言的作品,莫言對余華的小説“如數家珍”,認真閱讀,“如果我對他的作品嗤之以鼻,那好也好不到哪去,這是一句實話。”

  所以,網上熱傳的兩人“隔空喊話”或者搞笑對話,實際上有的就是為了活躍現場氣氛的一些玩笑話,莫言説,都屬於臨場發揮。

  彼此開玩笑也需要有心理承受能力,“不能説他對你嘲諷兩句,你就受不了,跟他翻臉。余華善意地調侃我、嘲笑我,揭我的老底,那我也很高興啊,又反過來揭他的老底。”他説。

  他們碰面時偶爾會討論,老是這樣互相調侃好不好,“因為經常開的一些玩笑,別人會誤以為真。多少年之後再寫我跟余華的傳記,沒準就把這個東西當成真事寫上了。”

  時間飛一般地向前走,作家們的創作仍在繼續。幾十年來,莫言對寫作始終抱有積極態度,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又寫出了《晚熟的人》和原創話劇劇本《鱷魚》。

  他也並未落後於時代。莫言了解人工智慧,也會為Sora強大的創作能力驚嘆,不過,“這不是我們躺平、不寫了的原因。越是這樣,越是要跟它挑戰。”

  那是因為,獨特的思維能力,是作家之所以成為作家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莫言也期待,以後的歲月裏,能在自己現有作品的基礎之上,再有新的創造。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撰稿:記者 上官雲    | 責編:戴翎冉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