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這種行走的書法課。”正值暑假,紹興蘭亭景區迎來了一批批研學隊伍。學生們徜徉在茂林修竹間,體驗曲水流觴、感受書法文化的魅力,古老的書法聖地再度“出圈”。
蘭亭書法文化提升項目,有“出圈”的基因和使命,近日入選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標誌性項目培育名單。這批項目共45個,是浙江文化基因激活工程的抓手之一。
此前,浙江已于2020年啟動文化基因解碼工程,截至目前,共調查登記3萬餘個文化元素,系統保留了各類文化形態資料,初步打造了宋韻文化等多個優秀項目。不久前,浙江啟動文化基因激活工程,主要目標包括:到2026年,全面建成浙江文化基因庫,培育10個以上現象級省域文化標識、100個以上文化基因激活標誌性項目,使中華文明浙江標識更加鮮明。
浙江為何要啟動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基因激活與基因解碼有何關聯?文化基因又當如何激活?記者踏訪省內各地尋求答案。
研究近2000個重要文化基因
從基因解碼到基因激活
今年端午假期,由於疊加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比往年更為熱鬧。浙江各地紛紛亮出“絕活”:寧波鄞州區搬出“龍舟拾捌碗”美食,湖州南潯區比賽劃菱桶,台州9縣非遺手藝人齊聚黃岩賽手藝……濃濃的文化味激發深深的家鄉情。
這些文化活動其實都蘊含著文化基因。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廳長陳廣勝對此形象地解釋:“你在家鄉看到的、聽到的、品到的,都會成為你識別、記憶家鄉的符號。凡此種種,衍生出紛繁複雜的文化形態,比如文物遺存、民俗場景、古籍善本等,最終形成鮮明的地域文化標識。”
今年印發的《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實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文化基因下了定義:是指從文化形態切入,厘清其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從物質、精神、語符、規制等要素進行分析、解碼所提取的關鍵知識內核。
文化基因,決定了“何為浙江”。
遊客在良渚博物院參觀。潮新聞記者 徐彥 拍友 搖慧敏 攝
浙江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有“萬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韻、百年紅船”的厚重歷史,古跡遺存、文獻典籍、民俗技藝等文化資源更是燦若星辰。
2020年,浙江啟動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參照生物領域基因測序方式,從物質要素、精神要素、語符要素、規則要素等維度解構優秀傳統文化,探究其蘊含的人文精神、價值觀念、制度規範、技藝習俗等。“截至目前,共調查登記3萬餘個文化元素,研究解碼近2000個重要文化基因。”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策劃推廣處處長金鵬介紹,基因解碼就是探尋“為什麼這些文化標識會出現在浙江,浙江又何以成為浙江”的過程。
“如果説實施文化基因解碼工程是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那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更是不斷豐富答案並實現價值路徑轉化的實踐過程。”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副廳長李新芳解讀《實施方案》時説。
簡言之,解碼是上半篇文章,解答“何為浙江”;激活是下半篇文章,實現“浙江何為”。
上、下半篇需要相互促進。“只有準確地把握才能傳承,才能弘揚。”南京大學季子與吳文化研究院院長周群説,以劉基文化為例,劉基著作意蘊豐厚、深刻幽微,準確把握並非易事,要系統整理、分判真偽,並多維度呈現,這樣劉基文化才能真正“活起來,傳下去”。
文化基因激活對浙江而言,更是一項歷史使命。
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了“聚焦聚力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省域探索”這一重點工作,要求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繁榮發展文化體育事業,深入實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圍繞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全省各地都行動起來。
近日,湖州正式當選中國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這是一個頂級文化IP,當選城市將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文旅合作。
“‘東亞文化之都’,是加強文化國際傳播的一大抓手;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是推進文化産品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招。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都將深化人文新湖州建設。”湖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藝術與公共服務處處長薛石川表示,湖州將抓住雙重機遇,在有關國際活動中推出一批與絲瓷筆茶相關的特色精品遊線,舉辦湖筆文化節、陸羽茶文化節、吳昌碩國際論壇等重大主題文化活動,探索爆款産品。
除了文旅,傳統文化在文藝創作中也散發著日益鮮活的魅力。
杏花煙雨的江南,融入鐵馬西風的大漠;百年地方曲藝,以“浸入式”“環境式”新面貌亮相……新編越劇《新龍門客棧》從去年3月首演至今,場場爆滿,熱度不減,俘獲一大批年輕粉絲。
《新龍門客棧》“出圈”,正是近年來傳統文化升溫的一個縮影。“很多年輕人追捧傳統文化,常提到‘血脈覺醒’一詞,這就是文化基因的力量。將其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傳統文化賦能文旅産業,大有可為。”陳廣勝説。
建設十大現象級省域文化標識
從嘗試利用到深度開發
文化基因應該怎麼激活?
《實施方案》聚焦浙籍名人、浙學書院、浙風古韻、浙傳典籍、浙出好戲、浙地臻品、浙派好禮、浙裏暢遊八大領域,部署了名人故里深度開發、傳統書院復興活化、戲曲詞牌整理活化、古籍古畫轉化利用、古裝演藝精品打造、歷史經典産業振興、遺産文創聯動開發、文化景區轉型提質八大行動,有指標,有舉措,有時間表。
“八大領域瞄準的是有浙江代表性,又有競爭力、有爆款潛力的方向。有些地方在解碼時已有活化利用的嘗試,不過方向過多、深度還不夠,現在相當於明確重點方向,全省全面展開。”金鵬説。
以浙傳典籍領域為例,其數字化利用頗引人關注。
登錄“浙江省文獻資訊資源共建共用網”,點擊“古籍”選項,輸入搜索關鍵詞,記者進入了一個寶庫——浙江省歷史文獻數字資源總庫。該庫收錄全省公共圖書館館藏的古籍2820種。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原本束之高閣的古籍潮起來、活起來、用起來。”浙江圖書館古籍保護研究中心主任童聖江信心滿滿。他向記者描繪了正在推進中的文瀾閣本四庫全書“書閣一體”項目:借助數字化等技術,今後,讀者可身臨其境地走進“文瀾閣”,不受時空限制地閱讀四庫全書。
相對於基因解碼工程專注于“解”,基因激活工程則強調“解用一體、價值引領”,為此,《實施方案》部署了建設良渚文化、宋韻文化、陽明文化、絲瓷茶文化等十大現象級省域文化標識等重點任務,並明確了牽頭單位。
近日,長興縣大唐貢茶院內,來自泰國、日本、烏茲別克等國的數十位友人,現場體驗茶香水、茶啤酒等創意茶産品,欣賞大唐宮廷茶禮和點茶技藝後讚嘆不已。
作為我國瓷、絲、筆、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湖州是十大現象級省域文化標識中絲瓷茶文化的牽頭方之一,最近制定出臺了該市文化基因激活工程三年行動方案。
在湖州職院旅遊管理學院副院長張麗娜看來,全民習慣養成和産品衍生是激活絲瓷茶文化的兩個要點,也是難點,“要摸清絲瓷茶文化背後蘊含的人文精神、價值觀念、制度規範和技藝習俗,結合用戶需求,圍繞國潮、國貨不斷推陳出新,讓人看得入眼、吃得進嘴、帶得回去、入得了心,並經過時間的沉澱,讓它們成為全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解碼文化基因、激活文化基因,在此過程中,浙江各地迸發出澎湃的創新力。
台州實施“千年古城復興”計劃,以“浙東唐詩之路”和“宋韻臨海”為主線打造府城文化IP,讓台州府城成為集聚人氣、帶動消費的“流量池”;
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是浙江省首座以鴉片戰爭為主題的紀念館。舟山正在系統梳理鴉片戰爭史料,做好文化闡釋和科學解碼,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推動相關文化傳播;
年輕人穿著漢服,“打卡”伯溫故里。文成縣委宣傳部供圖
溫州文成以劉基謚號為縣名,正將劉基文化當成當地第一文化品牌來打造。“伯溫家宴”“伯溫燒餅”等美食品牌,伯溫求學之路、伯溫研學之旅等精品旅遊線路,以及劉伯溫文化旅遊節等文旅活動,正悄然融入大眾生活……
為萬億産業注入新活力
文化與經濟共同“搭臺唱戲”
隨著文化基因解碼、激活,它對相關産業發展的推力也日益增強。
端午假期,杭州清河坊歷史街區,一家名曰“南宋書房”的書店人氣旺盛。宋韻茶香等體驗活動,宋韻明信片等文創産品,店內展示的挂畫、品茗、焚香、插花等宋代四雅,都讓消費者興趣濃厚。
“大家是衝著宋韻文化來的。”店長裘丹靚告訴記者,書店自2020年投運以來,每年舉辦宋韻主題文化相關活動約200場,年均吸引逾100萬人次參與。
杭州的德壽宮,紹興的宋六陵、沈園,台州的府城,衢州的“宋詩之河”……自2021年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以來,宋韻,已成為浙江一張文旅金名片。
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增長,人們的文旅消費能力和意願不斷增長。通過文化體驗和文化産品創造新的文化供給,也可以創造新的消費需求。
“很多産品能成為爆款,就是因為靠文化觸動了人的內心,産生了很強的情緒價值,從而帶來消費。”陳廣勝進一步“解碼”。
即使是不少人眼中“冷門”的古籍,也可以激活、出圈,靠文化觸動人們的內心。
《黃宗羲全集》《國榷》《兩浙金石志》……在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這麼一群讀書博主,以浙江歷代文獻典籍為主,編纂成“浙江文叢”,將其搬進直播間,搬到B站、抖音等社交平臺。今年5月,他們又策劃推出“挑戰帶你讀完一千冊‘浙江文叢’”等系列短視頻。
“文化的內核不變,呈現形式、傳播渠道等創新,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浙江古籍出版社主播“小八”揭秘,視頻團隊走進作者故居、保存底本的圖書館等現場,讓古籍中的文字化作優美的畫面和動人的故事,幫助更多讀者以短視頻的方式“打開”古籍。
目前,該系列已播出6集。有網友評價:“高品質,期待!”還有不少催著“上架”“更新”。
現在的浙江,大到一個市、一個縣,小到一個村、一家企業,“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模式悄然升級,文化與經濟共同“搭臺唱戲”的新劇本正在上演。
衢州推動“兩子文化”(孔子文化、棋子文化)創造性轉化,打造“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今年“五一”期間,衢州共接待全域遊客人數149.3萬人次,同比增長17.94%,實現旅遊總收入13.73億元;
“越劇之鄉”嵊州,如今全市註冊有117個民營越劇團,從業人員8000余人,相關産業年産值約3億元;
浙産美粧頭部企業毛戈平化粧品公司打造宋韻美粧系列産品,剛開始時,1小時直播就售出11.8萬餘件,銷售額破4000萬元……
儘管勢頭喜人,但採訪中記者發現,剛起步的文化基因激活工程也面臨一些問題。
解碼的深度和準確性還有待加強。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為此將進一步整合高校資源,引入專家團隊、科研院所等力量,為進一步做好文化基因解碼做好指導。
地區間不平衡也值得關注。文化資源的分佈和地區經濟發展水準並非總是正相關,一些傳統文化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準不一定高。多位專家建議,要加強省市縣和各區域間的政策協調與資源共用,合理引導資源、資金投入,補強部分地區力量。
文化基因激活,最終離不開市場化。“但文化産品差異性很大,價值很難像工業産品那樣進行標準化衡量。”浙大城市學院考古學系主任杜正賢建議,要構築好市場環境、創新文化産品價值衡量體系,同時加強人才培養。
“文化産業是浙江八大萬億産業之一,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將為整個浙江文化産業注入新的活力,這是努力的方向。”採訪中,很多專家信心滿滿。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金春華 陳黎明 陶韜 葉小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