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之變”讓“流動的中國”充滿溫馨美好
信陽日報 2024-03-07 09:23:24

為期40天的春運昨天(3月5日)結束,國鐵集團今天發佈的數據顯示,春運期間,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84億人次,同比增長39%。

綠皮車、泡麵味、蛇皮袋是春運,復興號、網路訂餐、刷臉進站也是春運。它們一同勾連出時間的印記,也折射著國家發展的歷程。回家的心情沒有變,路途的終點沒變,但從買票開始一直到推開家的大門,很多細節都已天壤之別。購票,更便捷了;歸途,更舒適了;家,更近了。

返程的路更“便”捷了。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運營里程超過15.8萬公里,其中高鐵4.45萬公里。綿延的鐵路線,織密了旅客回家的幸福,也為“流動中國”注入了強大動能。一條條新鮮的開通,大大提升春運速度和效率,讓返崗返程之路更近更便捷。

科技讓春運“變”的更舒適。人們驚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的科技應用正滲透到春運的每個細節,給人們出行帶來更多安全、舒適、便捷的體驗。網上購票讓購票從“排長隊”到“舞動手指”;“掃臉進站”、“VR導航”“微信小程式”等高科技候車服務提高了進站候車速度;“高鐵網上訂餐”、“自主選票”、“接續換乘”、“順手寄”等服務讓旅途更多了份從容和自主;正在悄然進行的“廁所革命”也極大改善了旅行環境,彰顯了出行文明……線上線下的便民舉措,不僅提高了服務效率和品質,同時也提升了旅客出行的獲得感,讓旅客體驗更美好。

文明出行之“變”讓旅途更溫馨。隨著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們發現售票廳裏購票、取票的旅客自覺排隊的更多了,在候車室裏隨地吐痰、隨地亂扔瓜子皮雜物、隨處抽煙的少了。沒錯,當社會的文明程度跟上高鐵動車的運作速度後,誠信、文明、和諧也將成為春運的新常態。

春運變遷,見證了時代巨變,也沉澱出各種形態的春運符號。而今,“刷臉進站”、“網路訂餐”只是智慧春運中的一個逗號,一段插曲。只要肯下功夫,春運在便民利民方面還有很多大可作為的空間,交通運輸部門應加速服務升級,打造好樣本,讓春運旅途更美好、更溫馨。(張建雨)

(會員投稿)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