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中新能源張建高:光伏茶園實現現代茶園和光伏的融合
發佈時間 | 2024-01-22 16:41:49    

農業發展是國之根本,而光伏農業是將太陽能發電與農業種植、養殖融合成一體,形成一種生態、高效和綠色的現代化農業--電力複合生産系統。光伏農業,不僅有利於種植、養殖環境的改善和保護,還可為種植、養殖生産提供能源,生産零碳農産品,增加農民收入,對於我國的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於雙碳目標的實現。

成立於1994年的浙江中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新能源)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光伏與農業融合系統的先行者。在董事長張建高的帶領下,公司開發的賽谷光伏農業園(SEIGC Photovoltaic Agriculture Park)技術,遵循“以農為本、農光共贏”理念,在保證土地生態安全、有利於農業生産的前提下,將土地上農業生産、光伏發電、現代農業設施優化組合成一個高效益的複合生産系統,達到充分利用陽光資源、節約與改善土地資源、提高農地産能、提升農産品品質和促進農業數字化的目標,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農民和政府的增收,促進農業現代化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而“光伏茶園”作為其中的系列技術之一,已經取得良好成效。

光伏茶園助力茶業發展

在光伏板作為遮陽和發電兩用設施支援的光伏茶園,一排排光伏板下,一片片茶樹生機盎然。眾所週知,春茶最怕的就是倒春寒。倒春寒可使茶樹白白地消耗掉秋冬季節儲存的營養,如果管理不善,還會造成茶葉樹勢減弱。

2018年和2020年,杭州茶園均出現了嚴重倒春寒危害,而就在不少茶園一片受災景象下,光伏茶園安然無恙。不僅是抗寒能力增強,光伏茶園還做到了抗高溫乾旱。2022年夏天,許多露地茶園受到嚴重的旱害熱害,而光伏茶園中的茶樹生長完全不受影響。

張建高表示,光伏茶園是根據茶園所在地經緯度合理佈置光伏組件,利用茶樹光合作用富餘光照發電,同時改善茶樹生長環境,有效抵禦了自然災害,並實現産量提升、品質改善。

不僅如此,光伏茶園還可以同步低成本建設茶園數字化系統和蟲害預報系統等設施,進一步提高傳統茶園的綜合效益,為智慧茶園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對於茶園所有者來説,光伏茶園的建設還可獲得茶園空間資源的出租收益;對於當地政府來説,在不需增加光伏佔地的條件下建立綠色能源工廠,生産綠色能源,全面提升土地綜合收益、增加財政稅收收入和就業崗位,社會、生態和經濟的綜合效益顯著。

以農為本、農光共贏,張建高帶領下的中新能源實現了光伏茶園的技術突破,為光伏和茶園的共同發展提供優解方案。

專家專利護航

由浙江大學茶學教授梁月榮、副教授鄭新強,農業環境工程副教授鄭榮進、傅莉霞,中新能源董事長、可再生能源系統整合專家張建高組成的強大專家團隊,為光伏茶園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援,讓我國光伏茶園建設得以有序推進。

目前,中新能源的光伏茶園已取得多項科研成果及專利,其中包括浙江省科學技術成果登記證書“茶光互補高新栽培設施研究與應用”,專利包括茶園的基於光伏板發電的大面積遮光裝置,茶園光伏系統之基於空格佈局的光伏板陣列結構,基於柔性光伏支架的茶園遮陽系統,茶園遮陽模組,光伏茶園的遮陽保溫裝置等。

實力專家,專利護航,光伏與茶葉正在碰撞出新的火花。

鄭新強,梁月榮,鄭榮進,張建高(左起)

從光伏茶園到賽谷光伏農業園

如果説光伏茶園技術惠及的是茶園與茶農,那麼賽谷光伏農業園則是以生態、高效和綠色的現代化農業-電力複合生産項目為核心,以農産品加工、儲存、銷售和農旅融合等項目為配套,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顯著的綜合性農業産業園。

賽谷光伏農業園規劃設計遵從5個融合原則:依據農業生物特性,將光伏板作為遮陽和發電兩用設施,通過合理佈置並採用必要的溫光調控手段,營造有利於生物生長髮育的環境並保障生産需要的空間,同時利用富餘陽光發電--光伏與農業融合。對光伏發電系統與生物生長、生産、管理的農業數字化系統、設施與裝備、電力供應進行一體化設計,實現現代農業生産方式--現代化農業技術融合。農業園區引入特色農産品加工、儲存、新型銷售模式等,延伸産業鏈,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可信(品牌)銷售,使農産品價值獲得提升--農業三産融合。光伏發電系統外觀、特色農産品生産加工過程同周圍環境結合、景觀協調進行設計,與當地旅遊資源連接做農旅項目設計,成為鄉村農旅、研學基地--景觀旅遊融合。採用先進合理的公司+標準化基地+農戶的農業生産模式,保障各方利益--經營模式融合。

目前,賽谷光伏農業園包含了特色農産品種植系統、光伏發電系統、農光數字化系統、智慧設施系統、特色農産品加工儲存系統、特色農産品銷售配送系統等,按照植物品類分為賽谷光伏茶園、賽谷光伏藥園、 賽谷光伏果園、賽谷光伏菜園、賽谷光伏菌園、賽谷光伏牧場等。 

談及賽谷光伏農業園帶來的利好,張建高表示,在賽谷光伏農業園的建設過程中,同步建設農業數字化系統,使特色農産品生産走向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數字化的現代農業。與此同時,賽谷農業園區內還建設有特色農産品加工廠和儲存庫,直接使用光伏電力,有效降低加工、儲存成本。

在我國全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今天,賽谷光伏農業園利用土地空間作光伏發電的安裝場所,在不增加使用土地的前提下,促進當地光伏發展,可以獲得大量的碳匯指標。 

由於綠電不計入當地用電指標,因此綠電可以大量增加當地工業企業用電量,促進當地工業發展。賽谷光伏農業園還將特色産業的生産、加工、體驗融合為旅遊內容,並借此增加旅遊觀光內容、延長旅客滯留時間和增加特色農産品銷售;將光伏板面與周圍環境做協調設計加上彩帶燈等,形成景觀,讓特色旅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光伏+農業,一個代表著綠色轉型發展之未來,一個代表著國計民生之根基。在張建高的帶領下,光伏正在使最傳統的農業,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推廣)

來源:信陽日報    | 撰稿:中新能源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