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種好果農“致富果”
發佈時間 | 2024-01-03 15:38:31    

長江之濱,太陽從西陵峽的兩邊青山升起,照著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滿山滿樹的臍橙。

王猛和妻子早早起床,把小院收拾妥當,開始準備流水席的食材。中午,水田壩鄉永吉村四五百位親朋鄉鄰都要來他家“過客”,慶祝王猛一家搬進蓋好的三層小樓。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我種的十畝多臍橙賺了近20萬元。這幾年種臍橙攢下了錢,去年動工,花了40多萬元建起這棟小樓。”王猛笑了笑,眼神裏是滿足與自豪。臍橙如今是秭歸縣的“拳頭産業”,全縣發展種植面積40萬畝,社會産量達到100萬噸,綜合産值接近200億元。

“我們這兒種臍橙可是有自己的巧法子嘞!”王猛説。

臍橙大豐收,王猛在果園準備採摘

臍橙種植要建檔,摸清家底有信心

種橙子要建個檔案。有十多年臍橙種植經驗的王猛聽説後,很是不解。不光是他,很多種了一輩子臍橙的老師傅得知後也是一臉疑惑。“咱們秭歸山好水好,只要肯賣力,沒特殊情況,産量低不了。我當時就想看看,這個建檔案到底有什麼門道。”

2022年春,辰頤農服的技術員王愛斌接待了王猛。看著眼前這位有幾分“踢館”味道的中年人,王愛斌的幾個問題讓王猛有些招架不住。“果園土壤的PH值是多少?樹葉葉綠素含量的相對值有多高?一年施肥用藥多少次?遇見病蟲害如何科學防治?”王愛斌告訴王猛,建檔案最關鍵的目的就是摸清家底,知道科學種植的方向。只有種出好橙子,才能賣出好價錢。

“建檔後,果農的基本資訊就會錄入追溯管理系統,我們會根據每家每戶的不同情況制訂相應的種植方案;果農每一次的施肥用藥、田間農事管理,甚至所用的農資産品的廠家資訊都會記錄在冊。每年農事回訪後,結合果農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我們都會與農技專家商量,進行種植方案調整。”王愛斌耐心地解釋,王猛認真地聽。

2023年的臍橙豐收季,王猛專程找到王愛斌,給他帶來了自己果園的橙子。“建檔科學管理後,有你們和農技專家的幫助,我們家的橙子從畝産6000斤漲到7000斤。我這心裏更踏實,也更有信心了。今年的橙子可是又大又甜!”

王愛斌看著王猛,心裏甜滋滋的。

農技專家時時在,農資産品有集採

臨近中午,王猛的小院逐漸熱鬧起來。在開席前,王猛還為十里八鄉來“過客”的親朋鄉鄰準備了“節目”。王猛通過辰頤農服的工作人員特意邀請了農藝師張海州和高級農技師鞠文濤來給大家講課。

農藝師張海州在為村民講解農藝知識

嚴坪村的胡學鋒聽説後,開車半個多小時來見兩位專家。“老王加入辰頤農服的産銷聯合體以後,有專家指導,家裏橙子的收成更好了,我也想來學習一下,順便過來‘蹭個飯’。”

“我們在每個村鎮都建了農技幫扶群,配備相應的農技人員。平日裏果農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直接拍照、拍視頻發到群裏,由我們進行線上解答。上了歲數的果農拍不清楚,或者碰上複雜的情況,我們就直奔田間地頭,一對一、面對面地解決問題。”講課間隙,鞠文濤對前來諮詢的胡學鋒説,“遇到病蟲害的多發月份,我們會提前通知大家做好預防。這些事兒,你們都不用操心,從種到收,全流程的農事服務我們都在。”

胡學鋒一拍大腿,有些激動:“這可太好了!”張海州拍拍胡學鋒的肩膀説:“我們定期還會舉行技術講座,有的果農要是忙,沒空過來也別擔心,我們都有PPT,培訓結束後會發在群裏,供大家隨時查看學習。”

“除了農技服務培訓,我們還整合了不少農資廠家的資源,對農資農具進行規模化集採,像有機肥、修枝剪等都比以前便宜了。我們還會測土配方,根據每家每戶不同的土壤情況,跟廠家密切溝通,個性化定制有機肥。”張海州話音未落,王猛就道:“農資集採確實實惠,像一把好的修枝剪原本要50元,集採後不到26。我和兒子算了筆賬,有了農資集採,我們家的種植成本降低了30%,收益提高了20%。”

“老王,今天這頓飯你可得好好做了!”“沒問題,今天每桌都是16個菜!”

産銷聯合“攥成拳”,種好賣好吃好果

辰頤農服的負責人熊宜得知王猛“過客”,驅車兩小時專程為王猛道賀。看著歡騰的農家小院,聽著此起彼伏的笑聲,熊宜説:“我們當時成立産銷産業化聯合體,就是為了把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技農藝專家、果農種植戶組合起來,搭好平臺,把資源需求方和供給方結合在一起。”

在這個聯合體中,農技農藝專家為果農提供無償植保服務;農資廠家通過測土配方,建檔反饋及數據分析,反向定制價低質優的植保産品;銷售工作人員則做好果子的優質優收、優儲服務,連結平臺渠道做好銷售工作。

聯合體分佈在秭歸縣的各個鄉鎮、村,已帶動臍橙等農産品的規模種植面積2000畝以上,聯合體成員生産總成本降低30%,産值比分散經營的農戶高12%,帶動農戶增收高於傳統農戶20%以上。“我們就是要努力做到讓農戶種好果、平臺賣好果、消費者吃好果。”熊宜説。

秭歸:産銷聯合同發力,以橙為媒助振興

“目前,秭歸臍橙品牌價值已超過60億元,全縣90%鄉鎮、80%行政村、70%農戶從事臍橙産業,秭歸臍橙成為助農增收的‘致富果’‘黃金果’。”秭歸縣副縣長張妮娜介紹,2019年以來,秭歸縣連續每年執行特色産業發展獎補等政策,支援高標準果園建設提檔升級。秭歸縣金融部門專門出臺“柑橘貸”助力市場主體融資,科技經信部門支援電商創業創新不斷開拓銷售渠道,多方面支援秭歸臍橙産業發展。

“我們正加快推進秭歸臍橙産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寫好復民、興民這篇大文章。”張妮娜説。

每天,太陽都會從西陵峽的兩邊青山緩緩升起,連同升起的還有秭歸縣辛勤勞作的果農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天朗氣清,日光正好,王猛家的臍橙都是金燦燦的。

(推廣)

來源:信陽日報    | 撰稿:周學津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