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十分鐘,本應是學生們休息和放鬆的時間,但近年來卻逐漸成為“消失”的十分鐘。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可能帶來的影響又會是怎樣?課間十分鐘,如何讓學生玩得好?如何讓家長更安心?《新聞1+1》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共同關注:課間十分鐘,怎樣還給孩子?
“消失不見”的課間十分鐘
除了喝水、上廁所,不能隨意活動,部分中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為何被約束?實際上,課間十分鐘正在“消失”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2019年就有調查顯示,75.2%的家長認為身邊中小學“安靜的小課間”現象普遍,且在小學最為突出。課間十分鐘消失了,家長有哪些反應?可能帶來的影響又會是怎樣?
校園因何靜悄悄?
過去我們認為“消失的課間十分鐘”是個別現象,但目前看來似乎變成一個普遍現象,為什麼課間十分鐘得不到保障?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支振鋒:課間十分鐘的確不長,但是對孩子特別寶貴。這些年我們國家一直在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特別強調兒童友好校園建設。一個友好的校園,一定是能夠讓孩子們玩起來、樂起來、運動起來、健康起來的校園。之所以現在課間十分鐘給不到孩子,我想這裡可能有學校對孩子安全的過度保護,也有一些老師、家長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規律的環境建設科學認識還不夠的情況。當然也有一些社會環境的原因,比如孩子一旦出了一些安全事故,有個別家長到學校去非理性的情況。這樣的案例可能不多,但是會影響到學校對孩子的管理,導致很多學校課間十分鐘不敢讓孩子在校園裏打鬧,在走廊上嬉戲,去奔跑,擔心出問題。這從某種意義上講,為了不讓孩子出事兒,為了不惹麻煩,“一刀切”,讓孩子都別動,靜默下來,這其實也算是一種懶政。
好成績需要會學習
更需要會休息
“求成績”和“保安全”之間有一種傾向是“求成績”,一天四五個課間十分鐘加起來就是多了一堂課,所以在時間上的爭分奪秒也可能是在分數上的分分必爭,“消失的課間十分鐘”是因為學習上的壓力導致的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支振鋒:俗話説學習時光“一寸光陰一寸金”,但要知道,課間十分鐘和好成績,兩者之間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並不矛盾。如果我們研究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就會知道,兒童不像成年人,孩子的專注力、身心抗壓能力,不像成人這麼堅韌。對於他們來講,認真學習45分鐘,眼睛疲勞了,身體也疲勞了,大腦也疲勞了,是需要走出課堂,走出教室,去走一走、動一動、聊一聊,甚至是奔跑嬉戲,見見陽光、吹吹風。這樣他的整個身心可以得到一個很大程度舒展,大腦也得到很好的休息,實際學習效率也會因此更高,孩子心理上、身體上更健康了,成績也會更好。
不該“消失的課間十分鐘”
應該如何重視?
實際上在保障“課間十分鐘”的問題上,現在也有不少做得好的學校,好在哪,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地方?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支振鋒:①在觀念上,對孩子身心發育、健康成長的科學規律一定要重視,要有很好的認知。②在政策上,不僅要有很好的引導,而且要有督促,真正把教育部門的政策落到實處。③學校要承擔好主體責任,因為學校是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孩子交給學校,除了成績好,其實同樣重要的,甚至更多是要讓孩子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所以學校承擔主體責任是非常關鍵的。
課間十分鐘應該是這樣
11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四川省成都高新區公園小學,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在課間休息時都在操場上活動。除了課間休息時間,成都市教育局的通知還提到“學校要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規定了12點到14點為學生午餐、午休時間;同時鼓勵學校創設午間“平躺睡”等條件。
來源:央視新聞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