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亞運特色場館特在哪 杭州亞運會場館運作主題發佈會揭秘
發佈時間 | 2023-10-03 09:33:19    

   亞運會唯一一個人與動物共賽的項目如何保障正常運作?當千年傳統成為競賽項目,如何在競賽的同時傳承文化?幾秒鐘就能決出金牌的項目,場館原先竟是採石場?10月2日,杭州亞運會場館運作主題新聞發佈會召開,第一次向大眾揭秘杭州亞運會的特色場館是如何運作的。

  馬術,亞運會所有項目中唯一一項人與動物共賽的項目,對於場館要求頗高。

  桐廬馬術中心新聞發言人陳傑表示,為保障這項特別的賽事,當地高規格建立了馬術項目的管理指揮中心,聯合海關、農業農村等專業部門共同推進馬匹“無疫區”的創建和賽事的組織運作。“我們按照‘世界級無疫區’的要求,高標準建成國內第二個‘無疫區’,獲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歐盟委員會認可,這也是保障國際馬術比賽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

  亞運場館運作,細節決定成敗。桐廬馬術中心將每一個細節做到了極致。“比如,在建設場館時,為了避免馬匹受干擾影響比賽,我們越野賽賽道周邊的植物,都是經過特別挑選的,不容易干擾馬匹,還能防止鳥類等聚集。 (下轉第六版)

  (緊接第一版)又如,馬匹比較怕熱,我們在馬房裏安裝空調、制冰機等降溫設施,同時根據天氣情況,按照國際慣例,科學有序動態調整比賽日程,確保馬匹福利得到保障。”這樣的細節,陳傑如數家珍。

  參賽運動員對場館給出一致好評。曾6次參加亞運會的馬來西亞運動員安巴克表示:“桐廬馬術中心是最好的亞運場館之一。”中國香港運動員蕭穎瑩直言:“對馬來説,這是世界級的環境,我的馬現在可能不想回去了。”

  巨大的鏤空蠶繭造型展示了絲綢文化符號,烏篷船、紹興黃酒、紡織藝術在這裡生動體現,觀眾可以移步換景。如果不是在杭州亞運會的新聞發佈會現場,誰能想到這是在描述一個攀岩場館。

  “10月3日,攀岩項目將迎來首日比賽——男女個人速度賽,將誕生兩枚金牌。根據目前男子攀岩速度賽世界紀錄4.9秒來看,這或許是亞運賽事裏最快獲得金牌的項目。”發佈會現場,紹興柯橋羊山攀岩中心新聞發言人陳月芳熱情地推介。

  不為人知的是,羊山攀岩中心所在地原本是一個古老的採石場。陳月芳告訴記者,1500多年前,越王勾踐就採羊山石築紹興城,經過千百年的開採,形成了千岩萬壑的石景奇觀。乘著亞運會的東風,廢棄的採石場華麗轉身為國際賽場,還通過框景的手法引入背後的羊山石城,天然岩壁與人工岩壁相得益彰,自然景觀與現代建築完美融合,觀眾可以在此看到大自然中舞動的岩壁芭蕾。

  賽後,綠色理念也將繼續延續。據悉,當地將以攀岩館為核心拓展規劃建設極限運動館等,同時館內增加亞運主題展示、攀岩科普等展示空間。“場館為所有人而建。”陳月芳表示,未來這裡將變成一個融頂級賽事、培訓體驗、科普研學、休閒旅遊于一體的國際化攀岩運動主題公園,人人受益。

  龍舟競渡從2000多年前的春秋吳越時期綿延至今,是杭州亞運會的特色項目之一。承辦這項賽事的溫州龍舟運動中心,是目前全世界最高規格的龍舟競賽場館,還是亞洲龍舟聯合會批准命名的“亞洲龍舟運動交流中心”。

  場館設計呈現出歷史與現代交融的特點。溫州龍舟運動中心運作團隊指揮長曾瑞華介紹,整座建築造型演化自“龍”的形象,由“龍樓”與“龍塔”組成。“龍樓”是綜合館,遠看像蛟龍出水,高低起伏、蜿蜒臥于龍舟湖畔,緊挨著“龍樓”的是賽事的終點塔“龍塔”,高約56米,從側面看它連接水中倒影,像一艘百餘米的大龍舟;從正面看像一支巨大的划槳。其56米的高度設計也象徵著中國56個民族同舟共濟。

  “看龍舟到溫州。”曾瑞華表示,這次亞運龍舟賽事,不僅是一次龍舟比賽,更是一次龍舟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近幾年來,當地每年端午期間都會組織民間龍舟活動,既是一個傳統的民間體育盛會,也是一種鍛鍊健身的方式。此外,一年一度的中國龍舟文化節、龍舟文化主題藝術展、龍舟文化博物館等,也吸引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考察,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龍舟文化的魅力。“這次運動員村裏有大量由中小學生創作的龍舟畫作和藝術作品,贈送給中外友人。讓龍舟競技與龍舟文化能夠相互融合、相得益彰,這也是中國龍舟走向世界的一種詮釋。”曾瑞華説。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朱承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