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杭州要怎麼做,才能讓“網紅流量”內外兼修
發佈時間 | 2023-03-13 08:33:29    

   杭州這座城市的網紅基因發源於淘女郎時代,根植于浙江的塊狀經濟,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杭州網紅經濟不僅迎來爆髮式增長,同時也在不斷更疊出新的網紅經濟模式。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杭州如何才能“長紅”?始終值得我們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思量。

  杭州,為何“紅”的與眾不同

  在國家資訊中心國際資訊研究所、中房研究院ICR高級研究員、雅頌城脈創始人秦剛眼裏,杭州是一座“煙火氣”、“書卷氣”、“藝術范兒”兼具之城,也是真正的消費之城、流量之城、包容並蓄之城,“這裡將城市韻味、獨特的歷史文脈和現代生活方式很好地融合了起來,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例如良好的民營經濟基礎、完整的産業生態以及平等開放的城市文化,已經成為了中國比較理想的城市模型,浙江很多小城也是如此,在城市發展方面,走在了中國所有城市之前,到過杭州的外地人可能會感慨‘我們怎麼把生活過成了那樣?’”

  杭州,作為一座“自帶流量”的城市,從歷代文人墨客的熱捧中,便可窺得一斑——無論是蘇東坡遊湖飲酒時即興而作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還是寄託著白居易對杭州眷眷深情的“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零零總總,杭州,在歷史歲月中總被人們口口傳頌。

  也正由此,杭州孕育了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網紅城市基因,使之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融合出了別樣的金名片:它的聞名於世靠的不僅是人文底蘊,更是載入了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的超連結——大量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在此落地生根、諸多頂流網紅和MCN機構(網紅經紀機構)隨潮入駐,更讓杭州破解了流量密碼。

  秦剛認為,杭州之所以能成為“網紅”,是基於其發展模式,這值得中國其他城市思考借鑒,在吸引年輕人、吸引人才方面,杭州是成功的,能明顯感到杭州是個極具創造力的城市。

  “如今城市發展模式應該擺脫過去的網紅思維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大多數城市,不管是從城市的外在形象、城市標識、城市氣質還是城市內在競爭力上,都是‘千城一面’、缺乏個性。”秦剛表示,網紅現象是網際網路時代流量經濟的外在表現之一,利用流量經濟和流量紅利打造“網紅城市”有助於提高城市辨識度,這也是近些年“網紅城市”增多的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杭州正在擺脫單純的“網紅”標簽,延伸更多産業領域——一直以來,杭州都致力於給自己加以更多的光環,給這座城市的相關産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所以,城市的文化積澱和産業鏈的互相扶持,是促成杭城獨特走紅的原因之一。

  走紅之後,更需看到問題的B面

  看到A面,也必須看到B面。

  目前,北上廣深等四個特大城市,以及杭州等十多個人口數量在千萬上下的超大城市,正面臨轉型挑戰,“網紅城市之‘紅’的背後靠的是流量支援,它植根于流量經濟和流量思維,目的是短期內形成吸引力、關注力,但是僅有這種關注是不夠的。杭州雖然是個造就‘網紅’的城市,但‘網紅城市’不應該成為杭州的標簽。”秦剛表示,包括杭州在內的其他“網紅城市”不能一味依靠“流量紅利”吃飯,在追求“網紅城市”的名號的同時,更應該去挖掘城市傳統、城市文化特質和城市文明根脈,這才是某座城市成為千年之城的深層次基礎,“中國很多城市缺乏這種狀態,甚至陷入了一種守舊和自我滿足的境地,缺乏發展激情。”

  中國城市研究專家、智谷趨勢首席研究員黃漢城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要關注年輕人追求快錢的浮躁心態,“很多人都不太願意做冷板凳,會幻想著一夜暴富。”他認為,網紅經濟對一座城市最直接反饋就是能明顯促進當地人口和人流聚集,帶動餐飲、零售、住宿、文旅等生活服務業的發展。但盲目憧憬于“網紅”則可能導致社會發展畸形化,“最近也産生了個新詞,即‘新型乞丐’,用來形容網紅遊走街頭、扎堆直播的現象。”

  黃漢城指出,杭州需格外警惕網紅職業過度膨脹之後,有可能會帶來的拜金主義、物質主義,並産生類似于畸形房地産經濟的吞噬效應。比如年輕人對網路直播行業趨之若鶩,從而擠壓到了生産性服務業和傳統製造業的發展,讓後者難以吸引到人才流入,“所以,我們要努力保持城市産業發展的動態平衡,扶持網紅産業時,也不要忘記推動其他産業發展。”

  因此,在無法規避的問題的現實當下,依舊有著許多問題需要解答和思量。最直接的,便是如何融合,才能讓産業和城市,能相輔相成的一直走紅下去。

  “長紅”之路需從長計議

  所以,杭州該如何做?秦剛向潮新聞記者介紹了自己的觀點:“紐約、倫敦、香港都是全球文化融合的大熔爐。一座城市,如果想要成為全球城市標桿之一,打造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就必須有全球心、全球眼和全球觀,讓包容、平等、開放、進取、傳承成為城市的價值觀,全球範圍內那些跨越千年仍有時代精神的城市,就是這樣走過歷史的。”

  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會秘書長鄭經全則認為,解答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吸納和穩定中高層次人才。杭州如果想持續成為“網紅第一城”,核心就是要在人才方面下很大功夫,持續保持人才優勢,“最基礎人才複製很容易,只要高校參與,後面成長起來很快。但中高級的人才在這個行業走在最前面,具有稀缺性。所以,杭州要有完善的中高層人才供應鏈,為優秀企業提供發展人才。這需要政府引導,人才引進向中高層人才傾斜。”

  杭州“長紅”的城市價值,也不只是立足於自我價值的增長,更需要在於獨樹一幟後於外的影響力。

  “如果以杭州直播産業為基點,那麼撬動全國乃至世界電商、直播産業的發展,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可以借鑒“買全國賣全國”的思路,做強杭州直播服務産業,形成直播服務高地,用直播服務能力來輻射全國各地,培育的直播人才帶全國、全球網貨。

  並且,崔麗麗認為,除了國內直播服務外,杭州應結合義烏等浙江省跨境貿易、跨境電商的良好基礎,探索海外市場直播服務,這樣就可以打開廣闊的中國沿海製造業出口加工産業集群的直播服務市場。另外,運營人才可以梯度轉移至需要在市場端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傳統行業中小企業,“重要的是讓有能力的直播服務機構走出杭州、走出浙江、將能力賦能到中國乃至世界。”

  秦剛則建議,杭州未來發展的路徑,關鍵還在於從城市特色入手,將網紅城市的産業優勢轉化為城市的文化優勢和文化特質,建設城市的文化生態系統。因為文化生態系統是可持續、有生命力的,是由包括大劇院、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在內的公共文化體系,和包括私人美術館,私立博物館、書店、文化藝術空間和消費場所、餐飲場所、社交場所在內的市民文化系統構成的,這些系統好比身體中的主血管和毛細血管,能給城市造血。要形成這種文化生態系統,必須對“網紅城市思維”進行修正,在流量之城的基礎上,探索建設文化生態的佈局和新型文化城市的路徑,不斷縮小與世界發達城市的差距,成就新的世紀之城,“我們希望這些城市展現活力和魅力,把假日經濟轉化為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這樣,一座‘網紅流量之城’,才能‘長紅’。”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晶 吳越 許伊雯 王嘉楠 倪雁強 見習記者 趙茜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