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成為疫情源頭,冷鏈防疫需要AI賦能
冷鏈之所以成為疫情防控難點,除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的大背景,也與冷鏈本身的特點有關:低溫環節病毒存活時間長;冷鏈貨品數量多;管理環節冗長,接手人員複雜。
我國十分重視冷鏈防疫,多省市都建立了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制度。港口碼頭是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監管的首站,從2021年12月1日起,進口商在廣東的港口碼頭提櫃前,要在“冷庫通”系統預約集中監管倉或填寫流向,憑系統生成的電子憑證才可提櫃出境,而相關數據會共用至全省的集中監管倉。
其中,廣東大灣區採用亞略特提供的網際網路+冷鏈監管解決方案,實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從提櫃到進入集中監管倉的全程大數據監控,紮緊冷鏈物流口袋。
該方案以大觀視界為數據中臺,通過分佈式的AI邊緣計算單元,將生物識別演算法、行為分析能力與雲端大數據平臺相結合為大灣區冷鏈監管賦能。AI邊緣計算單元可將算力分佈至場景前端,進而實時對場景事件做出反應和處理,無需等待中心端的巡檢算力,不會遺漏。據工作人員介紹,集中監管倉納入平臺後,一旦發現不規範的行為,AI系統會智慧抓拍,作為督促他們改正的證據。
亞略特智慧冷鏈監管解決方案有效提升監管效能
據悉,不止在大灣區,亞略特早在2020年12月就為江西省提供了智慧冷鏈監管解決方案。整套方案通過完善冷鏈系統人員、車輛監管漏洞,降低人為傳播病毒的風險。
人員監管上,通過部署在冷庫中各環節的AI邊緣計算感知單元,智慧分析管理範圍內的人員行為。非授權人員闖入、授權人員行為違規,系統會通過行為分析自動做出判別、記錄、標誌和預警,保障作業人員行為規範。
車輛監管上,通過AI邊緣計算單元的全時段監測,系統能快速識別車輛所屬公司、貨櫃號編碼、車牌號等資訊,並快速分析判斷,發現不合規情況自動預警。此外,系統會精準記錄車輛資訊,做到“來源可追,去向可查”,不放過任何一輛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車輛。
與傳統冷庫監管手段相比,亞略特冷庫智慧監管及風險管控方案大幅提高了監管效能。通過AI智慧設備,系統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檢查,每天視頻識別和智慧分析超過8萬次,是人工巡查效能的3000倍,為監管部門賦能。
冷鏈防疫不能掉以輕心,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監管和風險防控很有必要。除了政策層面的重視傾斜,引入AI也勢在必行,人力有時窮,人力監管難免會出現疏忽。諸如亞略特智慧冷鏈系統之類的AI監控可以實時發現冷鏈人員作業隨意、不規範的行為,加以督導,進而發揮科技防疫的效能。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東方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