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佔全國四分之一 長三角GDP一季報的變與不變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夏丹 | 發佈時間2021-04-29 07:27:06    

   雖然去年同期的低基數讓2021年的“開門紅”並無太多懸念,但作為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重要一極,長三角究竟能“紅”到什麼程度,依然為人所期待。

  自安徽率先發佈“首季紅”數據後,江蘇緊隨其後,近日,浙江和上海選在同一天發佈“首季報”。至此,長三角三省一市一季度經濟運作數據齊齊亮相。

  總體來看,長三角開局良好,且恢復性增長勢頭較猛。透過GDP數字,讓我們一起探索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復燃密碼。

  長三角首季開局良好

  一季度的紅紅火火雖在意料之中,卻也著實不易。

  回眸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三省一市GDP同比增速全部負增長。彼時,上海同比下降6.7%,安徽、浙江和江蘇則分別下降6.5%、5.6%和5%。但下降程度均低於全國水準6.8%。

  時隔一年,浙江同比增速全國排名第三、江蘇第四、安徽第五。尤其浙江、江蘇,在經濟大省中,增速分列全國第一、第二位,且均保持了19%以上的增速。——體量大、回升快,經濟活力顯著。

  此外,今年一季報有一個明顯特徵,在公佈一季度同比增速時,公佈了兩年平均增速。相較過去一年的特殊情況,兩年平均增速其實更有觀察的含金量。

  進一步比對三省一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數據,涌金君發現,三省一市2021年GDP總量紛紛超過2019年同期。

  就拿浙江來説,2019年一季度全省GDP總量為13084億元,今年同期已經恢復到16347億元,兩年凈增3200多億元。——你看,不但填補了去年少掉的,還有“凈賺”。

  梳理三年數據,2019年一季度,三省一市GDP合計5.13萬億元,2020年一季度合計為4.98萬億元,均保持全國同期GDP24.1%的佔比。

  今年一季度,長三角GDP合計6.12萬億元,佔同期全國GDP的24.6%,表明長三角經濟恢復態勢較好,且對全國的經濟貢獻有所增加。

  在長三角內部,這幾天,不少細心的安徽人還發現,安徽一季度經濟總量首次超過上海,從上海手中接棒全國第十。自去年省會合肥躋身萬億GDP俱樂部之後,這次反超又給了安徽經濟發展更多鼓舞。

  你追我趕、齊頭並進,總的來説,長三角四兄弟在2021年開局交出了一份高品質的答卷。

  長三角的“定盤星”是它

  長三角各地一季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來自哪?

  在2021年浙江省一季度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浙江省統計局總統計師王美福分析:工業經濟是一季度浙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對浙江經濟增長貢獻度達到46.7%。

  再看其他兄弟省份的情況,工業經濟在這一季度無疑發揮了“定盤星”的作用:

  上海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34.5%,兩年平均增長5.2%,高於疫情前近年來增長水準。

  再看江蘇,今年一季度,製造大省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6%。即便受去年疫情“拖累”,江蘇規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速依然高達11%,明顯快於正常年份的同期增速。

  還有安徽,剔除去年同期低基數影響,安徽規上工業兩年平均增幅為9.4%,比2019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

  疫情爆發時,工業企業曾一度陷入大面積停工停産、缺工少供應的“絕境”。如今在經濟回暖過程中,工業經濟又“絕地反擊”,做出了更大貢獻。這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這與長三角製造業底子厚實直接相關。長三角地區素來是中國先進製造業的集聚地,在各自發展過程中又形成各有韆鞦的發展格局。

  如上海的汽車製造、生物醫藥和積體電路;江蘇的裝備製造、電腦及電子資訊;浙江的數字經濟和安徽的家電、汽車和電子資訊等。

  這些主導産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相對完整的産業鏈和供應鏈,從而在疫情稍緩後能迅速反彈,甚至彈得更高。

  以浙江的數字經濟為例,即便是在疫情最嚴重的去年一季度,浙江數字經濟依然保持了正增長,一批數字經濟企業在抗疫中脫穎而出,浙江産的抗疫裝備——紅外測溫設備,走向全國甚至走出國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到今年一季度,浙江數字經濟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一季度,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7.1%,即便是與正常年份的2019年同期相比,增速也高達51.1%。

  其次,長三角地區産業結構的持續調整優化,成為支撐各地工業回穩向好的關鍵因素。

  江蘇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華認為,當前,高新技術産業已成為江蘇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力量,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等江蘇經濟壓艙石産業的健康發展,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注入了強勁信心。

  “經濟結構的優化體現了‘高技術’‘高韌性’和‘高品質’發展轉型預期的初步兌現,這是江蘇省矢志不渝抓創新集群培育和高品質發展的結果。”他説。

  再看上海,今年一季度,上海的新能源汽車、3D列印設備、伺服器和積體電路産量分別同比增長3.8倍、1.2倍、67.3%和47.0%,供給品質的持續提升,進一步強化了高端産業的引領作用。

  可以説,工業特別是先進製造業的有力支撐,成就了長三角區域經濟的迅速復燃和高品質增長。

  在前不久工信部公佈的25個先進製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中,江蘇有6個、浙江3個、上海2個,安徽1個。整個長三角區域共計12個,約佔全國的半壁江山,遠多於京津冀和粵港澳地區。

  抓住有效投資牛鼻子

  不一般的“首季報”是去年答卷的延續,更是未來考卷的開端。逐步走出疫情負面影響的長三角,下一步怎麼尋求經濟增長動力?

  抓有效投資,尤其是先進製造業的佈局,成為各地不謀而合的選擇。

  查閱2021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涌金君注意到,166項正式項目中,科技産業類項目多達59項。

  光聽聽今年計劃建成的這幾個項目名稱就“不明覺厲”——上海積體電路産業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特斯拉超級工廠一期、上海交通大學張江科學園、上汽大眾MEB工廠建設等。

  計劃新開工的8個項目也很“高大上”:民用飛機航電系統整合平臺、上海天岳碳化矽半導體材料項目、信達生物上海總部暨全球研發中心、中國生物抗體産業化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國盛生物醫藥産業園等。

  圍繞積體電路、生物醫藥兩大先導産業和新能源汽車産業,一開年,上海就上了一批強鏈穩鏈的鏈主項目。

  兄弟省份江蘇也沒歇著。今年一季度,江蘇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達76個,比去年同期增加35個,其中3月當月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就多達61個。

  已連續多年舉辦重大項目開工的浙江,今年3月正式開工了總投資達5823億元的361個重大項目。其中,高新技術與産業工程項目205個,佔比56.8%。

  安徽更是一口氣公佈了多達7800多項,投資額近1.5萬億元的2021年中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産業項目是重中之重。

  抓住有效投資這個牛鼻子,成為各地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優化産業結構、強韌産業鏈的不二法門。

  以浙江為例,205個高新技術與産業工程項目,全面覆蓋浙江十大標誌性産業鏈,鏈主項目特點鮮明。

  在江蘇,一批核心技術攻關、解決進口替代的新項目被納入清單,142個産業項目中,與當地30條優勢産業鏈直接相關的強鏈固鏈延鏈項目佔比超過50%。

  從中不難發現,“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202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兩大部署,在長三角各地紛紛落地落實。

  越是逆境中,工業尤其是先進製造業,越能爆發出超強的反彈力。——長三角三省一市的發力點,無一不圍繞這一圓心。

  製造業是長三角的底色和優勢,走向先進製造業是長三角的使命與擔當。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夏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夏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