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政府印發《關於高水準推進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全面部署推進浙江愛國衛生工作。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國家衛生鄉鎮比例達到90%,健康鄉鎮比例達到85%,居民健康素養總體水準保持全國領先。具體內容,隨小布一起了解——
全域打造衛生健康、美麗宜居的人居環境
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持續開展城市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重點部位環境衛生整治。加快實施城鄉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和星級建設,全面提升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品質和管理水準。
全面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回收利用,同步推進工業固體廢物、建築垃圾、危險廢物等處理。
到2025年,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進一步提升,全省城市建成區基本建成污染收集高效、處理能力匹配、建設標準先進、運作管理智慧的城鎮污水治理體系,生活垃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
全面深化廁所革命
深化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將農戶廁所和農村公廁糞污處理設施納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統一運維管理。實施城市公共廁所服務大提升行動,推進全社會、各行業廁所環境改善和管理規範化。
高標準建設(改建)學校、兒童青少年活動場所、農貿市場、客運(地鐵)站、農(漁)家樂等重點場所公共廁所。開展全省旅遊廁所“廁所碼”智慧管理,啟動標桿型旅遊廁所建設。深入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廁所專項提升行動,出臺醫療衛生機構公廁標準。
切實保障飲用水與食品安全
實施飲用水達標提質行動,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推進供水設施建設與改造,全面保障城鄉供水水質與安全,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同質飲水。加強城市二次供水規範化管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從田頭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全過程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監管體系。
嚴把食品生産經營許可關,加大對線上線下食品交易行為的規範管理和監管力度,加強小餐飲店、小作坊等食品生産經營場所環境衛生整治,推進餐飲業“明廚亮灶”。
科學防制病媒生物
實施以環境治理為主的病媒生物綜合防制策略,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開展以滅蚊、滅蠅為重點的農村除四害活動。
到2025年,所有國家衛生城市、國家衛生縣城以街道為單位四害密度控制水準100%達到C級以上,逐步開展B級街道達標工作。
全力營造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創新推進健康教育
加快推進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建設健康科普知識發佈平臺,深化“網際網路+精準健康科普”。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網路,加強專業機構隊伍建設。
落實公共場所控煙主體責任,加快無煙黨政機關、無煙家庭、無煙醫院、無煙學校等建設,率先實現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院、無煙學校全覆蓋。
到2025年,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總體水準達到40%,人群吸煙率下降到20%以下,公眾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率達到40%,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設置達到每萬人1.5台。
提升健康文明素養
強化公民個人健康責任,引導群眾養成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合理膳食、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廣正確規範洗手、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重咳嗽禮儀、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衛生習慣。
利用新技術手段開展參與式健康教育活動,推廣使用家庭健康工具包。全面開展減油、減鹽、減糖和分餐行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踐行綠色環保生活理念,積極開展生態道德宣傳教育,切實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大力開展節約型機關和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建設行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樹立愛糧節糧意識,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大力倡導綠色環保出行。推廣使用環保用品,加快推動塑膠産品替代和限制使用,全面推進塑膠污染治理,解決過度包裝問題。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擴大公共體育場館、學校運動場館等體育設施開放利用範圍,打造城鎮社區“10分鐘健身圈”,推進體育健身設施行政村全覆蓋、進公園綠地,鼓勵和規範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發展。
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掌握2項以上運動技能,有效推進學生近視防控,爭取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下降1個百分點以上。
全面推進社會健康綜合治理
完善健康浙江建設協同推進機制
發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開展愛國衛生實踐基地建設,講好愛國衛生浙江故事,打造一批“小營巷式”愛國衛生品牌。
深入推進健康浙江建設行動,健全健康浙江建設組織領導、協調推動、工作措施、考核評估和監測評價體系,完善多部門聯動的健康促進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健康影響評價評估機制,開展規劃政策、重大工程對健康影響的評價評估,發佈健康浙江建設發展報告和健康浙江發展指數。各地、各部門要圍繞影響健康的主要問題,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落實相關要素保障,及時干預、調整和消除影響健康的各種風險隱患。到2025年,健康浙江發展指數達到85分。
全面開展健康城鎮建設
完善健康城市建設管理機制,建立符合浙江實際的健康城市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把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加快建設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密集集中特點的公共衛生體系,強化源頭健康風險防控。
加快推進健康社區、家庭、學校、醫院、機關和企業等健康細胞建設,提高健康支援性環境建設智慧化水準,建設一批互動式健康文化館、體驗館。因地制宜推進健康主題公園、廣場、步道和小屋等建設。
創新愛國衛生社會動員機制
建立社會動員與群眾主動參與相結合、集中行動與常態化工作相結合的愛國衛生運動機制。
激發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積極性,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推進村(居)民委員會愛國衛生、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和社區網格化管理;以基層愛國衛生組織工作人員為主、兼職愛國衛生隊伍為輔,探索居民健康管理互助小組等形式,構建愛國衛生運動推進網路。
完善愛國衛生志願服務機制,志願服務納入個人信用積分,打造全民參與的開放式健康治理體系。
大力推進愛國衛生工作數字化轉型
加強資訊化建設頂層設計,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賦能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
建立省市縣三級貫通的愛國衛生資訊綜合監管平臺,實現愛國衛生資訊互聯互通互用。建立衛生城鎮管理資訊系統,實現衛生城鎮評審管理全過程智慧化監管、常態化檢查。
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愛國衛生工作的領導,把愛國衛生工作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績效考核。及時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對在愛國衛生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予以褒揚激勵,對措施不力、工作滑坡的進行批評並督促整改。
完善愛國衛生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愛國衛生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加大對愛國衛生運動活動開展、人才培養等的支援力度。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浙江發佈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