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率先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
新華網 · 林光耀 | 發佈時間2020-09-27 08:46:10    

   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高端研討會26日在杭州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浙江省正率先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預計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

  社會用電負荷高、峰谷差值大、清潔能源與外來電調峰難,是電力供應環節中的一大痛點,也是電力系統運營中的一大不穩定因素。為解決這一痛點,激活處於沉睡狀態的電力資源,浙江省率先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全力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和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在電網企業落地實踐。

  2020年夏天,浙江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達9628萬千瓦,已超過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規模,即將進入“億千瓦時代”。浙江省內擁有13類電源,2019年底清潔能源裝機達1690萬千瓦,是2015年的5倍。但是,市場配置、需求側聯動手段匱乏,海量資源仍處於沉睡狀態,且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外來電基本不參與省內調峰,造成系統調節能力下降並將持續下降。

  另一方面,當前電力系統在規劃、設計、運作、用電等多個環節存在以冗余保障電網安全的現實狀況。電網暫態平衡的特點,為了滿足少數尖峰時刻用電,在傳統的粗獷發展模式下,電源側、電網側不得不“追隨”最高負荷,以剛性投入提高最大供電能力,實現用能保障。

  2019年,浙江最大峰谷差達3436萬千瓦,統調尖峰負荷95%以上累計時間為27小時,為了一年中的27小時尖峰用電,需要數臺百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和相關配套設施給予保障。通過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國網浙江電力把負荷側資源喚醒,把尖峰時刻的用電需求“騰挪”到“低谷”時段,拉平負荷曲線,降負荷而不少用電,大大提高了電網的利用效率。

  湖州星星商業廣場在今年8月12日第一次參與了需求響應。從需求側實時管理平臺接收到負荷調節指令,系統遠端調整,實現廣場的中央空調的運作功率與冷卻水溫柔性調節,1小時“降低”負荷520千瓦,廣場運營方得到了2080元補貼。

  在蕭山,中國電信杭州分公司數據中心完成了全省首家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響應,1小時“讓”出的10500千瓦負荷,可以提供給5000戶居民生活用電,而數據中心則因此獲得補貼65600元。

  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國網浙江電力匯聚了577萬千瓦削峰負荷、322萬千瓦填谷負荷的“負荷資源池”,折算成經濟價值,相當於少建一座五百萬千瓦級的大型電站,為國家節省投資180億元以上。在今夏實施的35次需求響應中,累計調控負荷144.69萬千瓦,有效響應電量達173.51萬千瓦時。

  2020年夏天,浙江電網用電負荷七創新高,國網浙江電力組織實施“百萬用戶、百萬千瓦”專項行動,以削峰填谷提升局部電網彈性,同時充分挖掘現有電網設備載流能力,以動態增容改造釋放電網潛能,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作;面對颱風,國網浙江電力設立全球首個專業電網颱風監測預警機構——國家電網颱風預警中心,同時開發“災害數據指南針”和“災害恢復指數”,進一步加強電網的抗擾與自愈能力……

  據了解,國網浙江電力已初步完成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的概念設計和框架體系構建,制定了彈性指數、效能指數、互聯指數三大維度指數構成的高彈性電網發展指標體系。形成了“四梁八柱”支撐體系,即圍繞源網荷儲四個電力系統核心環節,通過靈活規劃網架堅強、電網引導多能互聯、安全承載耐受抗擾、設備挖潛運作高效、各側資源喚醒集聚、源網荷儲彈性平衡、改革機制配套、科創引領數智賦能等八個方面,推進“多元融合”具體落地。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3年,移峰填谷能力達到千萬千瓦級別,推動浙江電能終端能源消費佔比達到40%,支撐4000萬千瓦外來電受入,確保47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全消納,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小于3.6小時。”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尹積軍説。

  尹積軍表示,計劃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支撐浙江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達50%,電能佔終端用能比例率先超過45%,單位GDP能耗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來源:新華網    | 撰稿:林光耀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新華網    | 撰稿:林光耀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