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杭州市房地産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一共6條。
從內容看,新的“杭六條”從土地市場、住房貸款、稅收政策、限購政策、無房家庭認定等方面內容作了進一步明確規定,更多地是為遏制投機炒房,給老政策的漏洞打“補丁”。
同時,“杭六條”更傾向於“剛需”購房者,更利於無房家庭安家杭州。
杭州在給熱火朝天的樓市降溫時,採取“大禹治水”的思路:面對購買力的滔滔洪水,不以“一刀切”式的激烈限購來一味抑制需求,走上“越調越漲、越漲越調”的怪迴圈;而是以疏導的手段,將房源更傾向於對房子有居住實際需求的無房家庭,精準釋放購買力的涓涓細流;再一步步將炒房客驅逐出市場,實現“房住不炒”的目標。
今天我們來逐條讀讀這個《通知》。
01
加強土地市場調控。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優化供應結構,繼續推行住宅用地“限房價、競地價”出讓方式。定期公開土地出讓計劃和已出讓土地開工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今年1-8月,杭州全市共成交涉宅用地113宗,成交金額1840億元,在全國遙遙領先。“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説明未來杭州涉宅土地供應量,只多不少。
這幾條,對開發企業和購房者,都是穩定市場預期的“定心丸”。
02
加強住房貸款審慎管理。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強化借款人資格審查。嚴格執行收入認定標準和月供收入比要求,準確核定借款人真實收入。嚴格審查購房首付資金來源,嚴防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等違規挪用於購房。
你是不是經常接到銀行貸款的騷擾電話?這些電話主要推銷的就是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
而這些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已是“不宣之秘”,此前我們曾做過新聞調查:(詳見《“套貸”買房套路多 記者親歷杭州房抵經營貸買房一路“神操作”》)。嚴格審查購房首付資金來源,掐斷資金來源,是遏制投機炒房的重要手段。
03
進一步統一稅收政策。本市範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在辦理房屋不動産證時方可繳納契稅。
二手房的納稅支出是很高的,一般需要等到二手房滿了兩年之後才會慢慢降低。
理論上,契稅是應該在辦理不動産證的時候繳納,但多年來杭州一直鼓勵納稅人提前繳納,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區在簽完商品房合同之後就可以繳契稅。
通常購買商品房,從簽完合同到真正交付,都要兩年左右,提早繳掉契稅,或許等到交付辦不動産證時,就已經“滿2年”了。滿2年後,在二次交易時就能免征5.6%的高額增值稅了。
新政要求在收房後的不動産登記時才能繳納契稅,無形中延長了二手房的交易週期,對自住影響不大,但對炒房客來説,無疑增加了不少時間成本。
04
完善住房限購政策。以父母投靠成年子女方式落戶本市的,須滿3年方可作為獨立購房家庭在本市限購範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這是老政策的一大漏洞。有人以投靠成年子女方式,讓父母落戶杭州限購範圍內,家裏立刻多出兩張“老人房票”。新政基本堵住了這個做法,遏制了投機炒房的行為。
05
調整無房家庭認定標準。30周歲以上未婚單身且在本市限購範圍內無自有住房記錄的購房人和離異單身滿3年且在本市限購範圍內無自有住房記錄滿3年的購房人,可認定為無房家庭。
這一條對“無房家庭”的認定標準進行了調整,新增了二種類型的無房家庭。
此前無房家庭認定標準裏, 單身不包括在內,這個認定標準社會爭議很大,被認為是“調控催婚”,對“單身狗”充滿惡意。
這次,大齡單身青年終於可以挺直腰桿,當真正的“單身貴族”了,政策更顯人性化。
但要注意,30周歲以上未婚單身,還要滿足“且在本市限購範圍內無自有住房記錄”,也就是説,必須是在杭州從來沒有過住房的,才能被認為是無房家庭;有過住房的,就不能算。這也是遏制單身炒房,保護“真·大齡單身”的利益。
同時,那些為買房而假離婚的人,也可以洗洗睡了。
06
加強熱點商品住房項目銷售管理。對熱點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産開發企業應按照優先滿足無房家庭購房需求的原則制定銷售方案,加大無房家庭房源傾斜比例;房源傾斜比例達到80%的商品住房項目,無房家庭以優先購買方式取得的住房,自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之日起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
熱點商品住房,將大幅度向無房家庭傾斜,對無房家庭是大利好。
但對以優先購買方式買到房子的無房家庭,也有了硬性約束:即當樓盤向無房家庭傾斜比例達到80%後,無房家庭優先購房後也要5年限售了,優先的權益不能用來炒房。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 作者:方臻子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