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學在中國 > 智慧教育 新聞詳情
人民日報整版闡述:推進教育數字化
發佈時間 | 2023-10-20 16:29:42    

1.jpg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推進教育數字化是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的機遇,深刻認識教育數字化的重要意義,深入研究教育數字化的方法路徑,助力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跨越,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本期觀察版圍繞這一主題進行闡述。

  ——編  者

  以數字化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人民觀察)——李永智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推進教育數字化是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推進教育數字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教育數字化的關鍵作用,為我們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的機遇、建設教育強國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深刻認識教育數字化的重大戰略意義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資訊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産、生活、學習方式,開闢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應資訊技術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是各個國家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要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教育數字化的重大意義。

  科技革命和生産力發展的時代要求。人類因教育而文明,教育因科技而發展。回顧歷史,每一輪科技革命都會給人類文明及教育形態帶來革命性影響。造紙術、印刷術將知識傳播到更廣泛的人群,工業革命促進學校教育體系建立。新一代數字技術迅猛發展和日益普及,對數字時代教育新形態和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支撐。

  建設教育強國的必然要求。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大將“建成教育強國”列入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當前,教育理念和教育體系中的一些內容與數字時代發展要求相比還有差距,教育領域的一些難點堵點有待進一步解決。推進教育數字化,以數字技術為教育賦能,有利於各級各類教育高品質發展,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提速增效。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迫切要求。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的最終目的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當前,我國教育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著我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數字化可以提供個性化、系統化學習方案,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需要。同時,數字技術可以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

  教育數字化已取得顯著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推動我國教育資訊化實現跨越式發展。隨著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實施,我國教育數字化取得積極成效,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建設,大數據賦能教育教學得到強化,教育的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增強。

  思想觀念更新升級。堅持“聯結為先、內容為本、合作為要”理念和“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簡潔高效、安全運作”原則,讓數字化全面賦能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教育治理、研究創新,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思想觀念不斷強化。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數字素養,積極探索利用數字技術破解教育教學難題。今天,以數字化賦能教育高品質發展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共識。

  基礎設施日趨完備。目前,各級各類學校網際網路接入率達到100%,超過3/4的學校實現無線網路覆蓋,99.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教育新基建逐步推進,積極佈局教育專網建設,推動5G、IPv6等網路技術落地應用。各地加快建設智慧交互教室、虛擬倣真實驗室等教學環境,加強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銜接融合,推動教育基礎設施實現迭代升級。

  優質資源實現普惠共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不斷豐富優質資源供給,積極拓展功能應用,加強教育領域重要公共服務産品供給。目前,平臺匯聚了超4.4萬條中小學資源、1300多個職教專業教學資源庫、2.7萬門優質大學慕課,上線“樹人課堂”等專題資源,為廣大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

  創新應用不斷深化。各地廣泛開展教育數字化應用實踐,推動數字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常態應用和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教育教學場景創新,探索形成了數字化教學、智慧化測評、精準化治理等應用模式,在服務“停課不停學”、“雙減”落地、家校社協同育人、大學生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國際影響力有效提升。我們加強教育數字化的國際交流合作,成功舉辦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等國際研討會,通過發佈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世界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報告》等研究成果,分享中國經驗、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準確把握推進教育數字化發展目標

  新時代新征程,要以教育數字化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必須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構建數字時代的教育新形態。這就要求我們突破傳統教育制度體系的路徑依賴,準確把握髮展目標,以數字變革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數字化通過數字技術全面賦能教育,推動“大規模的標準化教育”轉向“大規模的個性化學習”。這意味著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將高度統一,因材施教的千年夢想將變成普遍現實,大教育、終身化等教育理念也將得到真正確立。

  重塑教育體系。隨著教育數字化轉型,以學校教育為核心的現代教育體系將向家校社協同育人發展,家庭和社會共同成為教育的重要場景。對於學習者來説,可以根據個人的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設計更具彈性的個性化學習計劃。同時,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將統籌推進,産教互動、科教融匯成為普遍態勢,各類教育對産業變革和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會更加凸顯。

  變革教育模式。通過教育數字化,我們的學習將融合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數字空間,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教學場景,培育跨班級、跨年級、跨學科、跨時空的學習共同體,形成以數據驅動大規模因材施教為核心的教學新範式。

  創新教育內容。數字時代的教育內容將圍繞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等目標實現革新,以培養學習者的高階思維能力、綜合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為指向,把數字素養與技能培養擺在突出位置。在內容組織形態上,基於系統化的知識點和邏輯關係建立數字化知識圖譜,設置跨學科學習主題,改變學科間存在壁壘、學段銜接不足、知識技能不相符等情況。在內容呈現方式上,通過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元宇宙等技術形成的社會化數字空間,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到自己原本難以觸及的事物本質,讓學習成為更加美好的體驗。

  優化教育治理。教育數字化將全面梳理物理空間傳統業務流程,抽象建立業務的完整數據流程,運用人工智慧技術,統籌數據的處理、流轉、存儲,以數據治理簡化業務流程,最終在數字空間建立新的業務邏輯閉環,完成業務流程再造。教育將以數據治理為核心、數智技術為驅動,提升管理精細化、服務精準化、決策科學化水準,真正實現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的系統性躍遷。

  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教育數字化發展道路

  面向未來,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需要持續優化教育頂層設計,從國家戰略高度進行系統規劃和整體佈局,不斷完善與數字教育相適應的制度設置和發展生態,整體推動教育教學模式變革,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教育數字化發展道路。

  全面提升師生數字素養。建設系統完備的數字教育人才培養機制,著力打造教師數字素養培育的多元平臺和重點項目,持續深入實施教師資訊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不斷提升教師開展數字教育的意識和水準。此外,要建設覆蓋全學段的數字教育課程體系,將提升數字素養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課程改革、教材編寫、實習實訓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增強全民數字化適應力、勝任力、創造力,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深入推進教學範式變革。推動數字技術驅動的教育教學場景創新,豐富適應學習、學情智慧診斷、智慧課堂評價等場景應用,推動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深層次課堂變革,創新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加強智慧教學系統、智慧教學助手、智慧學伴等的普及應用。增加覆蓋城鄉的泛在終身學習公共服務供給,推動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社區教育等有機融合,探索靈活彈性的教學組織方式,支援學習者隨時隨地因需學習,形成高品質、個性化終身學習體系。

  整體推動數字教育生態建設。加強政策支援,加大對農村、邊遠和民族地區的傾斜力度,促進教育數字化協調發展。拓寬教育服務供給路徑,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教育數字化建設,健全政産學研一體化的協同創新機制,確保數字基座搭建、教育應用開發、基礎設施運維等教育服務持續健康發展。加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提升數字教育標準規範制定的國際話語權,打造全球數字教育發展共同體。

  (作者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充分發揮教育數字化的重要突破口作用(觀察者説)——李 奕

  數字教育既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支撐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新時代新征程,充分發揮教育數字化的重要突破口作用,必須緊密聯繫我國發展面臨的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把建設教育強國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結合起來,立足全局看教育數字化,努力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

  更好加強有組織的育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必須在政治覺悟、思想水準、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精神狀態等方面同新時代要求相符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教育數字化大有可為。數字技術具有跨領域、跨時空、跨層級、跨系統等特徵,可以在育人體系縱向打通、橫向協同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北京為例,在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中,可以通過打造一體化教學市級資源庫,既讓市、區、學校等各級縱向統籌推進,實現系統化體系化建設各學段的思政教育教學資源;又能橫向聯合不同系統、不同部門協同推進,融合各類特色主題資源,共同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思政教育資源體系。這樣就可以有組織地推進市、區、學校、學科組和年級組、班級等育人單元的統一聯動,充分發揮學區集團、教育聯盟以及教育共同體等新型育人載體的突出優勢,不斷增強育人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更好支撐五育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五育並舉,既是育人目標,旨在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讓黨的事業後繼有人;也是推進過程,促進五育之間相互融通、相互促進;還是重要方法,通過融合的方式做到一舉多得、觸類旁通,實現高品質育人。在數字技術幫助下,我們能夠在教育實踐中更好構建立體化融合環境。一方面,可以發揮數字技術易於創設情景、交流協作的優勢,依託跨學科、主題化、項目式等綜合學習活動以及特色課程,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發展相輔相成。另一方面,可以發揮數字技術在多維數據採集、分析工具研製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德智體美勞全要素、立體化評價,更加綜合全面地支撐學生健康成長。

  更好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發展教育,不能靠一味投入資源搞“大水漫灌”,還要講求資源利用效率。特別是在資源環境的剛性約束背景下,要突破“一畝三分地”傳統思維,在轉型升級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合作共贏。從宏觀上講,要改變以往以要空間、要投入、要編制、要指標為主要特徵的資源聚集模式,通過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方式、調結構,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率。從微觀上講,要減少低效的課堂、重復的作業、過多的考試,努力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學習需求。用這些“減量發展”的手段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是當前加快形成教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路徑。數字技術具有促進要素流動、共用共用數據的優勢,可以更好把握“減”的力度,提高“加”的品質。要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構建全方位、更具韌性的教育服務快速響應機制,切實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此外,還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方式,利用數字技術助力資源要素在更大範圍內、更加多元的合作組織和共同體內共用共用。

  更好打造教育新場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這啟示我們,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需要打造教育新場景。在傳統教育場景中,一方是供給方,一方是需求方,但彼此的聯動不夠緊密。未來利用數字技術助力打造教育新場景,要堅持有效供給、消費需求圍繞育人轉,用終端需求拉動有組織的優質高效教育供給,更好助力提升人才培養品質。要構建連續培養、靈活彈性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方式集納大中小學、校外教育、科研院所的優質資源,為某個領域、某個方向上真正有特殊潛質的學生提供成長新賽道。要精準對接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等重大戰略任務,不斷打造有特色、有亮點、有規模的數字教育空間,推動形成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多元化發展環境。

  更好服務高品質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服務高品質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教育服務高品質發展,要加強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統籌推進,推動教育鏈、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揮高校基礎研究在區域高精尖産業佈局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教育對高品質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面向未來,要把握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方向,加快推進高教園區生態整體建設,促進園區內高校各類要素合理流動,暢通園區內外的各種迴圈,讓高教園區真正成為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的創新載體。同時,還須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在高校基礎研究中發揮更大作用,助力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構建高精尖産業關鍵核心技術有組織攻關機制,切實解決一批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重大科學問題。

  (作者為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

  賦能自主學習 推動全民學習 服務終身學習  以教育數字化助力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勢所必然)——佟 宇 劉鵬飛

  縱觀人類歷史,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教育始終是強國建設的關鍵因素。建設教育強國,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章進行佈局,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就“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重要部署時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當今時代,教育數字化成為我國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帶來了新機遇,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已成為可能。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全面把握教育數字化的重要要求,更新教育理念、轉變育人思維,打造數字教育的中國方案,切實以數字化推動新時代教育高品質發展、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全要素數字素養賦能自主學習。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和數字社會的發展,數字素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一般意義上看,數字素養是指人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製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等一系列能力與修養的集合,主要包括數字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數字社會責任等。具體來看,數字意識重在主動發現和利用真實、準確、有效的數據,主動維護數據安全;計算思維體現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主動搜尋問題、分解問題,構造解決問題的範式;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強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積極利用數字資源、數字工具和數字平臺開展探索和創新;數字社會責任主要是指遵循數字倫理規範,在數字環境中保持對國家的熱愛、對法律的敬畏、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對科學的追求,能夠主動維護國家安全,堅持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等。對於個體而言,數字素養已經成為個人能力的重要內容;對於社會而言,提升數字素養是數字時代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重要基礎。可以預見,隨著社會大眾數字素養不斷提升,將會有更多人搭乘資訊時代的快車、共用數字技術發展成果,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進而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提供有力支撐。

  全流程數字技術推動全民學習。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數字化形態,離不開數字技術的驅動,同時也對數字技術的全流程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需要我們準確識變,認清教育數字化發展新趨勢;科學應變,找準教育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主動求變,開拓教育數字化發展新局面,塑造教育數字化新優勢。面向未來,我們要把全流程數字技術融入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國民教育全過程。一要探索數字技術在教育數字化中的應用,增強教育發展新動能,在前沿技術研發、數據開放共用、隱私安全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數字技術發展的前瞻性佈局。二要運用數字技術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現數字資源、優秀師資、教育數據、資訊紅利的有效共用,開展聯校網教、數字學校建設,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努力提高教育品質,用數字技術搭建網路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的平臺。三要運用數字技術加快人才培養,把數字技術運用到各級各類教育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各環節,運用到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中,覆蓋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網路教育多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全場景數字媒體服務終身學習。數字媒體是先進資訊技術應用的前沿領域,可以為教育數字化高品質發展提供重要助力。在教育數字化領域,全場景數字媒體平臺的搭建將使終身學習更加便捷、高效。以全場景數字媒體平臺服務終身學習,就是要構建數字化教育資源服務體系,推動我國終身學習體系向更高層次、更高品質方向發展。隨著媒體形態日新月異的升級,數字媒體産品的特性與優勢更加突出,以打造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為目標的全場景數字媒體平臺上各種資源的再開發利用能夠將終身學習模式推上新臺階。面向未來,要錨定教育數字化目標構建全場景數字媒體。一是進一步優化終身學習的頂層設計,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構造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為著力點,構建覆蓋各類人群、方式靈活的終身學習服務體系,搭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互溝通銜接的機制。二是堅持需求導向,根據不同學習需求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同步推進終身學習數字媒體體系建設,推動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終身學習需求。三是堅持內容為本,拓展數字媒體資源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習者可以持續進行更有價值的深度學習,為以高品質的教育數字化發展促進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長春師範大學)

來源:人民日報    | 撰稿: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