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
印發湖北省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計劃
(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湖北省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計劃(2023-2025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3年8月2日
湖北省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計劃(2023-2025年)
教育數字化是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為認真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總體部署,加快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賦能教育強省建設,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關於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戰略部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為王、創新驅動、安全發展,推進教育數字轉型和智慧升級,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創新教育服務供給,加快數字時代的教育變革,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省建設,以教育高品質發展助推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到2025年,校園數字環境、教育數據中心、數字教育資源、教育數字應用、教育網路安全等教育數字化體系基本健全,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廣泛共用,教育教學水準明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明顯增強,數字化人才培養能力明顯提高,契合數字時代的教育新模式基本形成,將教育數字化打造成湖北教育的品牌,發展水準走在全國前列,為全國教育數字化轉型發揮引領作用。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升級數字化基礎設施。將數字化環境納入學校辦學條件建設標準,加快構建快速穩定、綠色安全的校園數字化環境。到2025年,學校網路接入頻寬滿足使用需求,教育應用IPv6支援率明顯提升,校園5G、無線局域網全覆蓋,教室多媒體設備、電腦教室和教師終端按需配備,校園物聯網廣泛應用。推進高等學校和有條件的中小學建設人機融合、虛實結合的綜合立體教學空間。(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縣人民政府,各高校)
建設智慧教育基礎支撐平臺。依託省政務雲和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體系湖北中心,搭建教育應用超市、教育資源共用體系、教育大數據中心和應用平臺統一入口,推進用戶互認、應用匯聚、資源共用、數據互通。持續優化湖北智慧教育門戶及中小學、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和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功能。在部分市、縣試點推行學生“一卡通”。到2025年,形成教育數字化應用部署和大數據匯聚應用支撐能力,賦能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治理、教育創新和交流合作的水準不斷提升。(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政務辦、省財政廳)
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全覆蓋。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教育管理、教育評價、生活服務數字化轉型,推進高等學校“一站式”數字社區建設,實現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優化教育數字化産品和服務的採購流程。開展數字校園建設評估,到2025年,評估通過率達到95%以上。(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市、州、縣人民政府,各高校)
(二)推進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
支撐教聯體建設。建設教聯體服務平臺,為教聯體課堂教學、教學研究、教育管理、教師支教和品質評價等提供支撐,對農村學校辦學、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發展水準開展常態化監測評估,助力教聯體整體提升辦學水準。(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變革教學模式。依託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推進中小學廣泛開展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課堂和情景化、個性化、遊戲化等教學模式變革。搭建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平臺,構建一體化課程保障體系。推進基於人工智慧的智慧助教、智慧學伴等教學應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推進資訊技術(資訊科技)教育與人工智慧、創客教育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到2025年,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課堂的應用比例達到30%,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率達到80%。(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衛健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推廣電子排課、智慧作業、校園視頻監控、課後服務等系統,加強對學校辦學行為的監管。到2025年,形成智慧化的“發現—解決—反饋”學生學業負擔能力,適時動態監管學生學業負擔。推廣數字化運動器材、視力測試、課桌椅等設施設備,動態匯聚學生身心發展數據,實時監測學生身心發展情況。(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三)推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
推進産教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人力資源供需資訊平臺,推進高校人才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精準對接。建設産教融合共同體支撐平臺,服務校企合作,提高産教融合水準。建設高校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和科技人員個性化資源庫,推進平台資源與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科惠網等平臺數據共用,推動高校科技資源精準服務企業需求。到2025年,數字化平臺形成對高校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精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圍繞我省優勢産業、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佈局建設50個數字化産教融合實踐中心、卓越工程師和湖北工匠培養基地。(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經信廳)
賦能創新人才培養。依託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建設數字化教育教學支撐服務體系,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圍繞湖北優勢産業人才需求,組建一批以專業為基本單元的“楚課聯盟”。打造一批“精品楚課”、優秀數字教材、虛擬倣真實驗實習實訓基地,支援學生開展個性化自主性泛在學習。緊貼産業數字化變革,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與專業人才培養深度融合,培養學生數字化職業能力。鼓勵有條件的高校組成數字教育聯合體。(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高校)
建設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整合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社區老年教育等各類教育機構資訊,為學習者提供學分認定、積累和轉換服務。打通各類教育培訓平臺,匯聚各類學習資源,為學習者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助力學習型社會建設。到2025年,形成對學習成果存儲及認證等服務能力。(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各市、州、縣人民政府,湖北開放大學)
(四)推進教師隊伍數字化轉型。
建設教師管理服務平臺。全過程伴隨式記錄教師入職、交流輪崗、培養培訓、教育教學、學術研究、教學業績、獎勵懲罰等情況,為教師成長各環節提供精準服務。到2025年,依託平臺實現教師常規管理、交流轉崗智慧監控、職稱評定智慧輔助。(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
建設教師發展共同體。依託網路教研平臺,由省級教科研部門和高校教指委主任學校牽頭,分學科、分專業建設教師發展共同體,組織教師開展常態化網路教研活動。大力推進名師、名校長線上工作室建設,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師範院校課程體系數字化重構,培養數字時代的新型教師。到2025年,完成基礎教育各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課程教師發展共同體建設,建設100個名師、名校長線上工作室。(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市、州、縣人民政府,各高校)
提升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各地和高校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實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工程,不斷提升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和校長駕馭教育數字化轉型能力。遴選部分地區和學校開展教師和校長數字素養測評試點,構建“評價—分析—反饋”機制,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和校長數字素養。(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市、州、縣人民政府,各高校)
(五)提升教育治理數字化水準。
建設教育綜合管理資訊服務平臺。建設覆蓋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的高清視頻會議、公文傳輸和應急指揮系統,逐步推進全省校園視頻監控、明廚亮灶、考試管理等系統互聯互通,提升教育綜合管理服務水準。(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政務辦、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各市、州、縣人民政府,各高校)
建設教育大數據中心。統籌推進各類教育業務及決策資訊系統建設,健全教育數據標準規範體系,建設教育大數據池,建立教育數據一數一源、動態更新、資源共用機制,加強數據資産管理。推進教育數據的動態匯聚和有效流轉,加快教育管理核心業務數字化,提高教育決策、政務服務和教育治理水準。到2025年,基本建成面向各級教育管理者的數字駕駛艙,為教育決策分析、動態監測、趨勢研判、風險防控等提供數字化支撐。(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政務辦,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建設現代教育評價體系。建設各類教育評價數字化支撐系統,為教育督導評估、教育發展常態化監測、教育主體自我診斷和糾偏提供平臺支撐。推廣學生生涯規劃和學情分析系統,為學校教育和學生成長提供個性化精準服務。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數字化試點,建設過程化、數據化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支援學生各學段全過程縱向評價和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開展區域和學校教育數字化發展水準評價。穩步推進英語聽説等各類科目在大學和中學規模化機考。(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統計局,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三、強化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統籌力度,建立協調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將教育數字化轉型納入各級政府數字城市建設和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內容,推進各級政府落實教育數字化轉型責任。省級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抓好工作落實。
(二)落實經費保障。各市、州、縣人民政府要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和新增投入,強化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購買優質教育資源服務等經費保障。要統籌利用市場融資等多種渠道,引導社會資本支援教育數字化發展。
(三)加強試點示範。大力推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整省試點、資訊技術支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省級試點,積極爭取教育部有關教育數字化轉型試點在我省佈局。開展湖北省智慧教育試點區(校)、教師數字素養測評、中小學生智慧作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楚課聯盟等試點,充分發揮各類試點的示範引領作用。到2025年,建設10個左右智慧教育試點區、200個左右智慧教育試點校。
(四)加強科研和網路安全支撐。支援各類教育數字化科研平臺開展教育數字化發展模式、推進策略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立湖北教育數字化研究院,為制定教育數字化政策、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實施提供專業支撐。強化網路安全責任,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提升網路安全監測預警能力和應急管理水準。加強教育數據和個人資訊保護,完善數據管理制度,制定教育數據分級分類目錄,規範教育數據的採集、存儲、傳輸及應用。
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 | 撰稿: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