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大學校園開放的話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這一理念對中國影響至深。今年元旦前後,多所高校開始改進入校形式,採取更加開放和靈活的管理措施,方便公眾參觀訪問。
清華大學二校門和大禮堂,承載著百年學府的智慧和榮光。這個冬天,很多遊客來到這裡,拍照打卡,感受那份沉甸甸的歷史厚重感。
遼寧省丹東市金湯小學學生 王嘉爍:我是預約進來的,西門進來一直走到清華園,我感覺這裡很有一些歷史底蘊。
參觀遊客 趙蘇芳:我跟先生是清華校友,所以帶孩子來,正好放假,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原來上學的時候那種環境,跟現在的一些變化。
據了解,自2023年暑假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就開始有序推進校園開放,在寒暑假、週末、節假日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
2024年元旦前夕,兩所高校均宣佈進一步擴大了校園開放規模,接待遊客入校時間較此前上、下午各提前一小時。清華大學還將週末、節假日社會公眾校園參觀可預約數量增加至每日1.2萬人以上,比之前增加約50%,並將探索工作日校園開放,逐步實現校園保持常態化開放狀態。
今年寒假,清華大學專門規劃了四條精品遊覽路線和6條紅色講解路線,並組織了200多名學生志願者提供免費講解服務。此外,還為中小學生來校參觀提供整建制預約服務。
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 程正雨:面向中小學的這些同學,以學校名義來提出申請,可以進行整建制的入校。現在清華我們有藝術博物館和科學博物館,也都是面向我們公眾開放,大學它實際上也是人民的大學,我們也是一個開放的大學。
在北京大學,記者看到,一些遊客邊參觀,邊通過“參觀北大”小程式裏的語音講解,去了解北大的風物故事。
參觀遊客 北京郵電大學學生 王躍婷:感覺它是每一棟樓都有自己的歷史,然後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故事的感覺,我能感受到是那種濃厚的人文環境。
為更好地服務受眾參觀需求,北京大學正在自主研發出入校服務平臺,主要服務於各類參訪人員多方式、多條件便捷入校。隨著寒假來臨,北京大學還制定了“研學遊”服務保障措施。
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綜合辦公室主任 王麗雅:充分挖掘校園在歷史、文化、科普、實踐等方面的這種教育元素,為大家呈現五彩大思政課。每一條路線可能都設計的至少有八到十個經典的點位,我們也已經組織了一批能夠講好北大故事的青年學生和輔導員來進行導覽助學。
據悉,截至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已發文表示,社會人員可通過預約、登記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證進入校園。
開放高校校園 大家怎麼看?
高校開放話題之所以受到關注,一是因為人們有親近校園、共用知識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校園開放的同時,高校管理會面臨諸多困擾。大學校園要不要開放、開放到何種程度?這幾天,總臺多路記者在各地進行了採訪,先來聽聽大家對大學校園開放的看法。
武漢大學電腦學院大四學生 陳沛然:總體上來説,我覺得還是應該要開放的,好的大學沒有圍墻,以前我也是來武大玩過,那個時候雖然我還不是這裡的學生,如果當時校園是封閉的話,我可能沒有不會有機會來武大進行遊覽,我可能也不會有機會就是種下一顆來武大求學的種子。
山東大學學生:我覺得還是開放比較好,因為學校的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各種設施、圖書館、體育館可以供大家使用。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一種積極的態度,校園開放首先有利於高校之間的這種互相的交流,尤其是學術的交流。
浙江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 張馳:高校校園適度的開放比較好。如果教學樓和辦公室院樓都隨便進的話,那就很難管理了。
廈門大學學生:我覺得高校校園部分開放是好的,但完全開放我不贊成,就引發了很多亂象,比如説食堂會被插隊,還有遊客攻擊我們的黑天鵝。
北京市民:對於年輕人經常到大學走一走,其實蠻有幫助的。像我們小時候,北大是我們一個很喜歡去的地方,我覺得既然是社會資源,就應該對社會開放。
山東濟南市民 楊迪:進去打打球啊,或者是運動運動,挺好的,畢竟住處旁邊那些基礎設施不太完善。
吉林大學教授 邴正:高校兼有引領地區文化、學術的這樣一個重要的作用,如果它脫離社會,它就發揮不了先鋒作用,它的文化資源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讓市民部分共用,在不影響學校教學科研秩序的前提下,市民的參與對學校有好處。
長春理工大學教師 趙崎策:高校也有這個責任來服務社會、回饋社會。比如説像我們的優質的教育資源,包括科研平臺,最主要的是一些成果展示,我覺得應該向社會來公佈、宣傳,同時也是對於我們管理和服務水準的一個監督。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 崔應令:校園的開放性是指它應該有一定的公共性,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要有一種精神的這樣一種包容。90年代的時候,我們大學校園裏面經常會有一些,比如説高中畢業的保姆或者家政,他們在校園裏面聽課,我覺得這是一道非常美麗的風景。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大師他不僅僅是説我在一個封閉的空間,我創造了我的地位,而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把一種知識和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有希望。
長春理工大學學生 王詩淇:高校的話它有很多資源,適當的開放可以去提高一個資源的利用率。也可以去吸引一些優質生源來報考我們學校。
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大二學生 倪妍:校園開放利大於弊,我們經常可以在校園花田那邊看到有大人帶小孩子放風箏,在田徑場看到有居民他們會來散步跑步運動,讓我們的學校更加有生活氣息。
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大二學生 溫家輝:完全開放校園,如果遊客數量比較多,可能會造成我們校內交通擁擠,影響我們正常的教學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壞處可能就是增加一些安全隱患,很多同學有抱怨説外賣丟了,然後自行車被偷了這種情況。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李剛:在校園沒有開放的情況下,那麼它的資源使用效率來看,它還是沒有達到最優的,高校可以做出一些福利的讓渡,接納一部分的遊客。圖書館的話,可以開放幾個位置,近距離地感受到武漢大學學生在圖書館學習的場景非常認真的,我覺得這對一些小朋友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健全機制 平衡大學校園開放和內部管理
大學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符號,開放大學參觀,能夠發揮大學的教育育人功能,但也需在校園承受能力範圍之內,有序科學地開放,不斷提高管理水準、開放水準。1月2日,教育部也就大學校園開放問題進行了答覆。
1月2日,教育部官網在《關於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4329號(教育事業類428號)提案答覆的函》中,就《關於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過校園開放服務城市和區域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提案》進行了答覆。
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大學校園更好向社會公眾開放具有積極意義,有利於大學更好融入社會、服務社會。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風險防控機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權益。同時,指導高校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在不影響學校正常秩序和師生學習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園開放和內部管理達到平衡。
部分高校開放公共空間 服務社會發展
大學校園向社會公眾開放具有積極意義,為此,高校需要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實現大學校園更好對外開放。接下來我一起到幾所大學去看看,他們有的有圍墻,有的沒有圍墻,主動或被動的校園開放對他們有什麼影響,他們又是怎樣應對的,來看報道。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航太館最近迎來遊客高峰,日接待量超過1000人次。來自廣西的小朋友顧卓禹,學習著有關航空航太的知識,十分入迷。
小學生 顧卓禹:到大學裏面來,可能會讓我感興趣,比如説當天文學家,我想去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
顧卓禹的媽媽黃琴説,此次帶孩子來黑龍江旅遊,還希望能在遊玩中長見識,了解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參觀來訪不用預約、不限名額,就帶孩子來了一次研學遊。
從去年8月28日起,哈爾濱工業大學就開啟了無需預約模式,將哈工大航太館、博物館等核心展館免費向遊人開放,國慶黃金週游客“壓力測試”時,學校日均接待遊客人數為2000人左右,完全在校園環境資源承載範圍內。
當前,面對校園內遊客的增加,校方明確,參觀校園須在規定區域內進行,教學樓、辦公樓、宿舍等場所為非開放區域;參觀人員禁止在校園內非法經營、跳廣場舞等干擾校園秩序的行為。最近,校方又將校園開放做了進一步升級,發佈了參觀攻略。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 范峰:我們服務航太,我們在這些相關的領域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如何能讓這些廣大的青少年,培養他們科技報國的這種理想和目標,我們進行開放。
位於湘江西岸的湖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因地處岳麓山與湘江之間的狹長交通要道而無法圍墻辦學,由此成為少數不設圍墻的高校。記者在岳麓山大學城走訪發現,東方紅廣場、登高路、岳麓書院、麓山南路等地標性建築附近遊客如織,面對節假日前來參觀遊玩的大量人群,部分在校大學生坦言這會對他們的正常學習生活帶來一定影響。
大學生 廖同學:一到假期或者節假日會特別擁堵,我覺得應該設置那種預約系統,保持人數是在一個可控範圍內的。
據了解,目前遊客進入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不需要預約,但學校各教學樓、圖書館以及宿舍區等場所都設有門禁,遊客無法進入。岳麓書院則需要預約購票,方可入內。對此不少遊客也表示理解。
遊客 程先生:你可以報名,可以進岳麓書院裏面去聽講座,我覺得這個是很好的。但不是説純開放,那就可能太魚龍混雜了。像以前雙行道的話可能交通擁堵一點,現在單行道還好一點。
遊客 李女士:個人認為辦公樓、學生上課的地方、食堂這些不要開放,因為到時候遊客過去會打擾到學生。在節假日的時候專門限制一下進出的人數,就不會造成路段擁擠。
如何通過合理適度地開放校園,讓大學更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教育學者建議,要加強高校的自身管理,並做好社會引導和宣傳。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 劉鐵芳:一方面大學要向社會開放,因為大學代表著知識的高地,代表著創新的高地,也代表著精神的高地。但反過來社會也要保護大學,要保證教學等方面有序進行。
校園“被景點化” 高校加強管理應對客流
大學校園如何開放、開放到什麼程度,高校需要綜合考慮學校資源供給能力、校園面積等多方面因素。近年來,一些知名高校在應對遊客參觀方面,經歷了一個管理不斷調整提高的過程,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櫻花是武漢大學的一張名片。陽春三月,打卡武大櫻花,多年來一直是網路上春日旅遊的熱門項目。
2016年,武漢大學發佈公告,取消賞櫻季的收費門票制,實行網上預約、免費賞櫻。預約入校賞櫻人數也進行動態管理,實施預約制的第一年(2016年),武大賞櫻預約人數為工作日限1萬人,週末限2萬人;到2023年,賞櫻預約人數已經增加到工作日限1.5萬人,週末限3萬人。
然而,浪漫的櫻花也給武大校園帶來“煩惱”。每年三月到四月,上下課的路上,櫻花大道的遊人如織;遊客進教學地點參觀,也會干擾師生。最令人反感的是不文明賞花行為。
2018年開始,武漢大學增設了“人臉識別”系統,官方微網志同時開通“不文明行為曝光臺”,公佈不文明行為的抓拍。櫻花開放期間,武大規定在指定地點提供飲料售賣服務,並設置移動廁所。同時,校內教學、科研、辦公樓(館、室、所)和學生宿舍等場所,謝絕公眾參觀;學生食堂不提供公眾就餐服務。
同樣有著美景如畫美譽的廈門大學,也面臨過“校園遊”的困擾。早在2012年,廈門大學實施“限遊令”,不允許旅遊團進入校園,大部分食堂不接待遊客,不再接受現金消費。普通遊客需在校門口登記,方可入校。
2018年10月起,廈門大學啟用訪客預約系統,校外人員需要提前預約入校參觀,經過身份證件、人臉識別通過後方可入校。 廈門大學還明確,預約參觀時間為工作日中午12:30至14:00,每天不超過1000人;寒暑假及雙休日每天不超過5000人;國家法定節假日每天不超過10000人。
學者表示,大學“被景點化”,面對這一社會治理問題,如何尋找各方價值共識,需要全社會共同作答。
北京工商大學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鄭姚閩:從具有旅遊屬性的這種高校來看,幾方面要有思考,一個是環境的承載量,還有一個就是對學校的服務供給是不是能跟得上,第三個可能就是對正常的一些教學影響,如果客流量超過那個閾值,教室外會不會産生一些噪聲,或者是一些管理成本會不會增加,也是校方會考慮的因素。
如何平衡社會責任和管理壓力
大學校園開放到什麼程度考驗校方管理水準,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公眾的文明素養水準。那麼,參觀高校應該注意些什麼?高校又該以怎樣的形式更好地對外開放? 我們一起來看大家的建議。
武漢大學藥學院大二學生 黃心熠:肯定是希望學校採取措施,放一些警示牌,告訴大家哪些地方可以打卡,哪些地方儘量不要拍照打卡。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要輸入身份證資訊等等,這樣的話實現一個可追溯,如果説以後出了什麼問題,可能能找到校園裏面都有誰進來過。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研究生 胡書立:其他公共場所我們怎麼管理的,學校參照就好了,我們可以開放課堂的預約,遵守公共制度就可以。
浙江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研三學生 俸楷文:可以增加一些信用制度,比如説如果有人來,他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被舉報證實了之後,用身份證預約可以直接給他拉黑一段時間,有個懲罰的機制。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研三學生 李伊凡:跟大家講好哪些區域是可以進的,然後哪些活動是可以參觀的,或者會有一些告示,有一些學生志願者或者保安去維持一下秩序。
浙江杭州市民 朱丹萍:週末可以考慮説有一定的時間段開放給大家,比如説校慶或者是説一些大的節點可以開放給大家。
山東大學學生:公共的體育設施,其實我覺得開放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尤其是週末日或者是那個下班時間。
長春理工大學安全保衛部 劉鵬:也有一定的指定的路線和時間要求,就是説不能做到完全的無序開放。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研究員 翟晗:需要我們學校也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準,選擇在開放和秩序、開放和安全之間有一個比較平衡的出路。比如説校友可以直接刷卡進校園,過來公幹的話,就直接是改預約為備案,這些都是很好的嘗試。
讓大學校園在良性互動中更好地開放
理性、開放與包容,是現代大學的重要理念。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高校正在通過精細化管理,優化校園的開放性,實現大學社會服務功能與教學科研工作的和諧平衡。而大學要實現更好開放,也需要公眾的“雙向奔赴”,入校參觀要講文明,遵守學校規定維護校內秩序。相信在這樣的良性互動中,大學校園可以更好地滿足校外人士正當的入校學習、參觀需求,又保證校內教學活動不受影響。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撰稿:高晨源 魏幫軍 姚傑楊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