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學在中國 > 教育資訊 新聞詳情
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為何要填家庭收入?
發佈時間 | 2023-12-21 14:35:54    

   心理健康檔案絕不該成為“窺探”學生隱私的工具。

  上個學,還要彙報家長收入?據“時間視頻”報道,近日,有家長爆料,河北廊坊市第十七中學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表上要求填寫父母職業、家庭年收入等,該家長表示這樣會暴露隱私,很不理解。

  對此,當地教體局回應,表格是學校自己設計的,家庭收入水準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填寫收入情況方便老師給孩子更多關注。若家長不願透露年收入,可寫收入範圍,也可空著不寫。該校一工作人員則表示,一些涉及隱私的內容可填可不填,“沒必要那麼認真”。

  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是學校心理輔導服務體系的一部分,本身無可厚非。只是在表格的指標設計、語言表述上,應當儘量做到科學合理,注重資訊收集的邊界。要看到,家庭經濟狀況與孩子心理健康並無必然聯繫,不宜強行將二者掛鉤。當地教體局工作人員所謂“收入較低的家庭,父母可能經濟壓力大,對孩子會不會有影響”等説法,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刻板印象。

  對此,有太多現實案例可用來反駁。比如,只要家庭關係和諧友善,哪怕經濟收入一般,孩子的生活一樣能夠豐富充實,心理也未必會受到什麼負面影響;反之,若一些家長整日忙於應酬,無暇顧及孩子教育,即便物質條件優渥,也可能給孩子心理造成不安全感。

  説到底,用一個相關度存疑的經濟指標盲目揣測孩子心理狀況,就像是哈哈鏡版的盲人摸象,效果自然是扭曲且失真的。

  與此同時,這些經不起推敲的指標設計,又可能給家長帶來關於教育公平的擔憂,對學生産生負面心理暗示。一方面,儘管當地教體局及涉事學校工作人員表示,對涉及隱私部分可以空著不填,學校會對相關內容保密。但是一些家長的擔心並不多餘:這是不是一種對學生家境的變相“摸底”?老師會不會基於此因“財”施教?而且,如果這些內容“可填可不填”,那設置這些指標的意義又何在?另一方面,由於中學生的心智還未完全發展成熟,他們在有意了解、比較家庭經濟狀況的過程中,如果缺乏科學引導,反倒可能會産生攀比、驕矜、自卑等不良心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表格中,除了要填寫學生父母職業、家庭經濟年收入等,還有一些內容也有侵犯隱私、違背心理學常識的嫌疑。比如,“是否是單親或離異家庭”一項,可能會戳中一些敏感學生的內心“傷疤”,加重負面暗示;“家長的教育方式”一項,又顯得有些空洞,讓人無從説起。綜合看來,這些指標究竟能在何種程度上反映學生的真實心理狀況,也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心理健康檔案絕不該成為“窺探”學生隱私的工具,也不該成為“沒必要較真”的形式主義設置。如何讓心理測評更加科學化、人性化,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值得進一步思考。

  《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指出,將組織研製符合中國兒童青少年特點的心理健康測評工具,規範量表選用、監測實施和結果運用。針對目前一些學校自行設計心理檔案表格的情況,的確有必要儘快推出統一指導和規範,明確基本邊界,及時校正不盡合理、違背心理教育規律之處。

  另外,要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也不能只靠“表格傳遞”。對基層教師而言,在確保其不受過多非教學事務困擾的情況下,也不妨多通過家訪、與學生聊天等方式,更全面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確保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撰稿:任冠青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