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圍繞全方位培養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提出了支援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以及引導支援青年科技人才服務高品質發展的具體措施。
青年強則國家強。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援,支援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如何推動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擔任重要科研崗位?為什麼要在決策諮詢中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聲音?怎樣幫助青年科技人才真正實現“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記者進行了採訪。
對優秀苗子大膽使用,充分支援
得知即將負責産品研製任務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設計師、85後博士楊元既興奮又忐忑。
能擔綱重要技術攻關任務,是青年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機會。但這項任務採用了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難度相比以往提升了一個數量級,用戶還要求交付時間提前1年多。這對當時入所僅3年的楊元來説,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所裏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楊元全身心投入研發。為了充分支援年輕人,所裏為他配備了資深導師,組建了跨領域技術攻關團隊。僅僅1年多,産品研製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回報,我們幹事創業的勁頭非常足。”楊元説。
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為例,現有研發人員2000余人,其中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骨幹佔比達78%,40周歲及以下的青年骨幹佔比62%。據了解,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佔比達80%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齡已低於45歲。北斗導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戰略科技任務的許多項目團隊平均年齡都在30多歲。
第十四研究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想保持科技創新競爭優勢並再創新高,就必須重視對青年骨幹的育引留用工作,尤其要注重年輕人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勇於給年輕人“壓擔子”“搭梯子”,讓青年骨幹打頭陣、當先鋒,擺脫論資排輩等觀念的桎梏,對優秀苗子大膽使用、充分支援。
支援青年人才參與重大科技決策
液氧液氫是一種火箭發動機推進劑,常用於火箭末級。針對未來高軌衛星發射和深空探測的需求,火箭末級需要延長滑行時間。但延長後貯箱裏的液氧液氫會有什麼變化,一直缺少實測數據。這成為一道難題。
朱平平主動提出了一個設想。這個1989年出生的年輕人,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十一室的高級工程師。他建議利用長三甲系列火箭末級開展飛行搭載數據獲取,這引起了各方重視。朱平平説:“沒有人因為我資歷淺就忽視這個建議。在大家的鼓勵和幫助下,我提出了更詳細的方案,並努力論證可行性。”經過努力,朱平平的設計方案順利通過評審,並進行了搭載試驗,成功獲取了國內目前最長時間的液氧液氫推進劑在軌實測數據。
“工作中難啃的骨頭很多,但我從不畏懼。團隊非常尊重年輕人的意見,年輕人也能在重大關鍵決策中充分表達,誰説得對就聽誰的。”朱平平説。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思想政治工作部青年處處長幺政表示,在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年輕人和“大咖”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很多,這能夠幫助他們把握型號研製規律、提升系統思維和複雜系統掌控能力。
在幺政看來,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成長平臺和發展機會,吸納更多青年科學家群體參與科技決策諮詢,就是崇尚創新、崇尚人才的一種體現。積極傾聽青年科技人才的聲音,也有利於推動科技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是發現和培育戰略科學家後備人才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尊重和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智慧與創造力,支援他們參與重大科技決策,及時採納他們的寶貴意見,為團隊注入源源不竭的新鮮血液。”幺政説。
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價值實現的機會
3年前,青年博士衣雲鵬被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引進,從事動物用藥物的篩選和評價。“如何才能更好為經濟社會服務?怎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出臺的政策,讓衣雲鵬找到了方向、堅定了信心。
“院裏出臺了一整套完整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鼓勵青年科技人員面向市場,儘快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衣雲鵬介紹,院裏通過與行業內優勢企業共建産業技術研究院、科企創新聯合體、區域檢測實驗室和藥物研發中心等創新載體,加快了科技成果從研發到轉化的速度,也實實在在地幫企業解決了産品結構老化、科技人才缺乏、創新能力不足等難題,找到了“人才強”“科技強”與“産業強”的有機結合點。
僅僅兩年時間,衣雲鵬就研製出了動物專用化學藥物和新型中獸藥。其中“新型多靶點動物專用抗炎藥Hz—1”榮獲2022年中國·山東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現代農業與食品組第一名,也獲得了一期風投資金100萬元支援。“這些成功轉化的成果堅定了我的研究方向和創新信心,也鼓勵我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以産業需求為中心的藥物研發上。”衣雲鵬對未來充滿信心。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與推廣處處長楊英閣表示,院裏希望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深入生産一線,鼓勵他們結合實際需求凝練科學問題,開展原始創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真正實現“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梁金光介紹,為了調動青年科技人才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院裏開展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界定收益分配許可權,明確“721”成果轉化收益比例,70%的收益直接分配給團隊成員,通過成果入股、專利轉讓等形式,實現轉化收益大幅提高。同時,院裏把服務基層業績納入崗位評價體系,作為職稱評審、職務晉陞等的重要參考,明確提出科技成果轉化效益高、長期紮根鄉村振興一線等具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可直聘四級及以上研究員,有10人實現職級晉陞,其中45歲以下有6人。“我們希望為青年科技人才創造更多價值實現的機會,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投身科研,早日成長為能擔重任的棟樑之才。”梁金光説。
來源:人民日報 | 撰稿:劉詩瑤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