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論壇旨在深入發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思想文化內涵,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推進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德國等13個國家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2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
“中國的大學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的重要載體,要努力成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人類文明繁榮進步的重要力量。”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介紹,近年來,學校通過成立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培養高水準研究人才、積極推動古文字跨學科研究等,取得一批重要學術成果。清華古文字研究會將秉承“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賡續歷史文脈。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主任洪大用指出,要著力提升古文字學科群整體發展水準,形成與數字時代相適應的古文字研究的新方法、新範式;著力推出代表國家水準的原創性標誌性成果,為推進文化復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更大的學術力量;著力推動建立德才兼備、學術精湛的人才隊伍,為不斷推進學術創新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著力加強國際學術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中華民族的元素、智慧和力量。
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表示,2020年啟動的“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全面系統開展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揭示了古文字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她強調,要進一步深化相關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古代文明比較研究,推動海外古文字資料調查、研究成果外譯等,立足世界角度闡釋中華文化精神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她倡議海內外專家學者作為融通中外的使者,攜手共進,為溝通中外文化、增進理解友誼合作作出更加積極的努力,以語言文化為紐帶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論壇上,芝加哥大學教授夏含夷,牛津大學教授麥笛,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名譽教授張光裕分別作主旨演講。
據悉,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古文字工程秘書處承辦。論壇共設立“中國早期國家與社會”“清華簡專題研究”“商周文字研究”“戰國秦漢文字研究”四個分會場,百餘位學者圍繞主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
來源:人民網 | 撰稿:孫競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