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學在中國 > 獨家策劃 新聞詳情
校外培訓“進校園”需念好“融”字訣
發佈時間 | 2023-10-16 15:18:13    

   日前,河北省教育廳、省體育局印發《河北省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學校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提出,體育類、科技類和文化藝術類等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經遴選合格,可以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參與課後服務。(10月7日 中國教育報)

  《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指出:課後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提供。河北省引入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後服務,是落實“雙減”政策、豐富拓展課後服務資源、提高課後服務品質的有力舉措。

  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後服務是一個新課題,不論是學校,還是校外培訓機構,都將面臨諸多方面的磨合融通問題。念好“融”字訣,做好“和”文章,校外培訓才能“進得來”“立得住”“教得好”,成為中小學校課後服務的有益補充。

  守住服務初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必須服從立德樹人總要求,服務於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的初衷。學校要按照取長補短原則,平衡校內校外課後服務資源,考量校外培訓特色特長,盡可能為校外培訓機構提供更多參與課後服務的機會。校外培訓機構要秉持育人為先、義利兼得理念,服從學校安排,服務育人大局,發揮自身優勢,為學生提供物有所值的課後服務,切勿走上校內廣告、校外掙錢的歪路。

  做好項目對接。依據“雙減”政策,滿足家長需求,作業輔導是課後服務的剛性項目,“學有餘力”是校外培訓“進校園”的基本前提。學校要精準評估教情學情,動態掌握“學有餘力”情況,在滿足學生作業輔導剛需的情況下,為校外培訓機構提供課後服務項目需求清單。校外培訓機構要走出“搶戲”思維,根據進駐學校課後服務需求,按照《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指南》的要求,精心研製課後服務“功能表”,與學校做好項目對接,為學生提供便利、專業的課後服務。

  促進師資融通。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開展課後服務,其教學人員將與學校教師成為“同事”,合作共贏的“校”“培”關係是課後服務高品質發生的重要保障。學校可通過見面會、交流群及業務活動等渠道推介校外培訓機構教師,促進“校”“培”師資融通。學校教師要樹立新型“同事觀”,誠心誠意為校外培訓機構教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校外培訓機構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職業定位,完成由“生意人”到“教育人”的身份轉變。要服從學校安排,適應課後服務節奏,做好課後服務銜接,確保課後服務安全規範。還要主動聽取學校教師意見建議,優化課後服務方式,不斷提高課後服務品質。

來源:蒲公英評論    | 撰稿:呂建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