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2017天貓雙11 > 往期回顧 新聞詳情 A- A+
湯嘉琛:“雙11”前嚴打“炒信”正當時
發佈時間:2016-10-26 10:14:50    

   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人民銀行、商務部、質檢總局等部門簽訂《關於對電子商務及分享經濟領域“炒信”行為相關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行動計劃》,擬將炒作信用的企業列入黑名單。阿里巴巴、京東、順豐速運等8家企業簽訂《反“炒信”資訊共用協議》,承諾對“炒信”者採取遮罩或刪除賬戶等懲戒措施。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一些星級很高的網店選購商品,以為買的是廣受好評的爆款,收到的卻是以次充好的差貨。這些名不副實的網店,可能就存在“炒信”問題。媒體調查發現,從網店刷單到快遞發空包裹,一條靠“炒信”忽悠消費者的灰色産業鏈已形成。“雙11”前夕,有關方面嚴打“炒信”可謂正當時。
 
  “炒信”嚴重扭曲了電商的信用評價機制,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合法權益,也損害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可以説,“炒信”是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大毒瘤,也是電子商務領域典型的失信行為。隨著“全民網購”漸成趨勢,“炒信”已經威脅到新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有些主流網購平臺已經意識到了“炒信”的潛在危害,並採取必要的懲戒行動。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例,淘寶網路安全部門僅2013年就查獲了120萬家涉嫌虛假交易的賣家,交易額超過100億元;去年4月,又通過旗下擁有上百家物流快遞的菜鳥網路,強制下線了涉嫌“炒信”的快遞公司“城市100”等。
 
  不過,面對違規門檻低、花樣不斷翻新的“炒信”行為,全靠個別企業單兵作戰顯然不行。正因為如此,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此次牽頭,聯合幾大主流電商平臺建立資訊共用機制、實施聯合懲戒,有助於讓敗壞行業秩序的“炒信”者淪為“過街老鼠”。這種釜底抽薪之策,也有助於擠掉電商行業的數字泡沫。
 
  目前看,對“炒信”的治理以行政手段、企業自發手段為主,法律手段相對不足。在國外,亞馬遜、Yelp等網站都曾將專門提供刷評論服務的網站告上法庭,這種依法維護消費者利益、維護行業秩序、凈化市場環境的做法,值得借鑒。我們期待有關部門和幾大電商巨頭,在已發打擊“炒信”的問題上有更多的作為。
 
  一年一度的“雙11”大戰即將啟幕,隨著消費者在網購實踐中積累的經驗越來越多,人們最終會越來越青睞那些以誠信為本的平臺。這意味著,如果電商平臺不能儘早與涉嫌“炒信”的市場主體切割,最終將失去消費者信賴,失去未來。為長遠計,嚴格落實“炒信黑名單”制度和聯合懲戒機制,才是電商的正道。
 
  當然,在打擊“炒信”過程中既要“嚴字當頭”,又不能因噎廢食,限制市場活力。尤其在落實“炒信黑名單”制度時,要有暢通的異議投訴機制,對於那些被誤傷的市場主體要儘快恢復信譽。多措並舉,拿捏好分寸,才能創造健康的行業生態,讓誠信成為電商行業最主流的核心價值,進而促進電商行業有序發展。

來源: 京華時報    | 作者:湯嘉琛    | 責編:邱玉潔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