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英國的髮絲珠寶、愛德華八世時代的珍珠吊墜、1850年的貝殼浮雕筆電、1890年的貝殼望遠鏡、清朝官服上的朝珠……1月11日下午,當作者走進位於浙江諸暨山下湖鎮的天使之淚珍珠博物館時,各類珍珠藏品和産品撲面而來;蚌殼中取出珍珠後的洗珠、打孔、挑珠、串鏈、打結等多道工序也都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
山下湖鎮,有著悠久的淡水珍珠養殖歷史,四處都是蚌塘,開蚌、取蚌的小作坊遍佈全鎮,最鼎盛的時候竟有60余家。過去,走進這裡的鄉村,密密麻麻的塑膠瓶漂浮在泛綠髮黑的水面上,臭氣難聞;道路兩旁堆疊著的廢棄蚌肉、蚌殼也散發著陣陣腥味兒。
“雖然大家依靠珍珠致了富,但生活品質卻不高。”山下湖鎮鎮長楊華鳳回憶起當時鎮上的情況依舊記憶猶新。“2013年,省裏全面開展“五水共治”工作,我知道山下湖的珍珠養殖産業不得不變,也必須要變了!”
今天,作者來到諸暨山下湖鎮山下湖村,發現這裡的蚌塘裏儘是一池清水,也聞不到任何異味,與印象中的蚌塘大相徑庭。“這是自動化清水養殖,與傳統的淡水蚌養殖不一樣。”實施該項目的浙江清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鋒告訴作者,清水養殖的關鍵在於食料,傳統珍珠養殖一般使用有機肥做食料,施肥後許多有機質在水底腐爛變成淤泥,有害藻類增加,最終導致水中氧分減少。清水養殖供給的食料是食品級的蛋白原,採用這種養殖模式,水體氧分會增加,減少有機物發酵,成倍提高養殖密度。
“傳統養殖每畝水面可養殖1000隻珍珠蚌,自動化清水養殖每畝水面可養殖3000隻至6000隻珍珠蚌。”郭偉峰給作者算了一筆賬,傳統養殖每畝水面設備設施的一次性投入資金為1萬元左右,而在自動化清水養殖中,每畝需3萬元。但是,設備壽命卻要長10-15年。
變“污水養殖”為“清水養殖”,自動化清水養殖模式不僅提高了畝産,也從根本上解決了排放水的污染問題。“養殖過程中,我們通過池底曝氣增氧專利技術,能夠控制養殖排放水達到Ⅲ類水以上標準,比之傳統養殖中的Ⅴ類乃至劣Ⅴ類水有了質的飛躍。”
無獨有偶,山下湖鎮還嘗試將室外淡水珍珠養殖“搬”到室內,建立一套模擬室外養殖環境的養殖體系,在保證珍珠品質和養殖效益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節約土地和水資源。
治水倒逼産業轉型升級,讓山下湖的養蚌人不得不謀求更綠色,更高效的養殖方式。如今,山下湖的26家100畝以上水産養殖場都已完成尾水治理,全鎮所有珍珠養殖塘4800畝均實施了魚蚌混養的生態養殖法,甚至連蚌肉也變廢為寶,成了鎮上雞鴨魚豬們最可口的飼料。
“‘五水共治’不僅僅只是為了治水而治水,更應該堅持治水與轉型並舉,推動産業轉型,帶動治水成果經濟化。”山下湖鎮鎮長楊華鳳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説到。的確,既抓住“珠光寶氣”,也抓住“清池碧水”的高效養殖模式讓這個珍珠小鎮煥發出新的活力。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郭揚 | 責編:邱育梅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