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評“浙”70年 新聞詳情
浙江宣傳 | 再探遠古江南
發佈時間 | 2023-11-29 09:05:26    

   今年是河姆渡文化發現50週年。近段時間,一場名為“遠古江南·海陸山河”的考古成果特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324件(套)文物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了距今約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遺址。

  50年前,寧波余姚農民偶然發現了一片史前文明的沃土,考古證明先民們在這裡飯稻羹魚、划槳行舟、伐木建房。50年間,一系列圍繞河姆渡文化的考古工作持續開展,將遠古江南的美好畫卷和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呈現給世界。

  那麼,50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來探秘河姆渡,又能探出什麼?

  一

  時針撥回到50年前,1973年6月,當時的余姚縣羅江公社決定在姚江北岸擴建排灌站機房,以此解決因地勢低窪而造成的水稻種植雨多受淹、雨少枯損的困境。

  然而,就在地挖到兩三米深時,工人開始抱怨自己的腳總是被劃傷,鋤頭老硌到石塊,也像是陶片和骨頭。大家猜想:“腳底下的會不會是文物?”當時工程的負責人立刻暫停施工,彙報到公社,後又上報至縣文化站。此後,縣裏工作人員蒐集小部分出土文物,趕赴杭州。

  隨後,這片土地迎來了考古學家的接續造訪。他們分別在1973年和1977年發起兩次考古發掘工作。據統計,兩次發掘合計揭露遺址面積2600多平方米,出土了6700余件文物,發現了大片幹欄式木構件建築遺跡、豐富的稻穀遺存、夾炭陶器、骨器、象牙雕刻器以及其他動植物遺存等。

  經過對出土文物的碳十四測定,專家判斷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2021年,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入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

  今天,通過一件件文物,我們可以看見河姆渡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他們充分利用天時地利,躬耕于山林田畝之間,出沒于鯨波萬仞之中,開拓出豐富多彩的農林和海洋生活,創造出絢麗璀璨的河姆渡文化。更重要的是,河姆渡為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進程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人們常説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源於意外和偶然。而拉長時間軸則會看到,其實它更離不開廣大群眾和幹部的文化自覺,以及考古、文物、農業等領域專家學者的堅持不懈。

  二

  50年間,河姆渡文化相關遺址的發掘從未停止,並且不斷有新的發現。比如河姆渡文化新的代表性遺址——田螺山遺址中,出土了許多不同造型的木質船槳和海魚骨骸,幾公里外的井頭山遺址則將歷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河姆渡文化也有了更多新的價值。

  比如,率先把中國稻作文化歷史推進到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中最為家喻戶曉的便是其中出土的稻作農業遺存。《河姆渡文化研究》一書記載:“在主體文化堆積層中,普遍存在稻穀、谷殼、谷桿和枝葉的堆積……其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實屬罕見。”考古發掘中發現,河姆渡人種植的時候還用上了骨耜、骨鐮這樣的工具。

  進入新世紀後又有新發現。距河姆渡遺址七、八公里處,與它同時代的田螺山遺址“現世”,考古學家從中發掘出7000年前的糧倉和幾十萬顆炭化稻米,經測算,這相當於1500畝左右稻田的年産量。差不多同時,距田螺山約400米,施岙遺址也得到發掘,一片總面積近90萬平方米、擁有縱橫的田埂和灌溉排水系統的古稻田“破土而出”。

  這些都有力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的粳稻從印度傳入、秈稻從日本傳入的説法。

  比如,提供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生動印證。2003年,在河姆渡遺址發現30週年之際,田螺山遺址發掘啟動,此後出土1.2萬餘件文物,既有衣食住行用品,又有藝術創造品等。

  如今,在以浙江東部姚江河谷為核心的區域已發現80多處遺址。它們像一塊塊拼圖,共同勾勒出河姆渡文化的面貌,也串起了浙東地區從漁獵過渡到農耕的文明脈絡,成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印證,讓世人得以觀察到更完整、詳實的遠古社會生活。

  三

  今天我們再來探源河姆渡,更應讀懂它的時代意義。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作為中華文明拼圖中的一個重要切面,河姆渡文化當中蘊含的精神和價值,不僅啟迪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也激勵我們不斷深入挖掘其所蘊含的時代價值。對此,筆者有三點想法。

  知“來處”方能明“去處”。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總序》中深情地寫道:“浙江文化富於創造力的基因,早早地出現在其歷史的源頭。在浙江新石器時代最為著名的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和良渚文化中,浙江先民們都以不同凡響的作為,在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創造和進步的印記。”

  我們現在的生活離不開先民打下的基礎,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們躬耕和開拓的,他們早在數千年前就已在探尋“何以中國”的答案。當我們與文物隔空對望,能從“來處”堅定文化自信,亦能為“去處”凝結中華兒女賡續文明、團結奮鬥的不竭動力。

  為遠古找到與現代的連接點。1986年,河姆渡遺址的有序保護與博物館建設工作啟動,第一步便是遷移遺址上的43戶居民及3家企業。為保護一個古遺址而拆遷整個村莊,河姆渡開了全國先河。為遠古找到與現代的連接點,浙江仍在不斷探索。河姆渡文化正不斷為人所了解、欣賞。

  比如,當地把河姆渡古渡口、遺址博物館等多個節點串聯打造成美麗鄉村示範線,去年一年就吸引超60萬人次前來打卡;稻米、骨針等文物的意象,也被用到了發飾、咖啡杯等文創産品的設計中。

  文明探源一直在路上。在河姆渡遺址發掘之前,普遍存在的一種觀念,認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而河姆渡遺址的發現,首次有力地證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事實上,在我國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後,考古工作者用層出不窮的考古發現,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明確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相容並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徵。一處處史前重大遺址就像一個個坐標,指引人們不斷尋找文明源頭。文明探源一直在路上,我們能發現的還有很多很多。

  今年,專家已經鑽探到年代介於井頭山和河姆渡之間的文化層。河姆渡的故事,還在續寫。而我們在一次次品讀河姆渡當中,也將聽到穿越數千年而來的一聲聲耳語,觸摸到這片土地上鮮活的生命力量,看見更加多姿多彩的中華文明。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甬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